||
注:由于账号问题,博客一直处于待激活状态,这一晃都好几年过去了。
本文勾勒出了我从高考到大学,再到研究生,以及博士、博士后和目前工作的历程。这其中有很多具体的学术经历和往事,限于篇幅,以后继续“学术漫谈”,欢迎关注公众号。
在求学、科研和工作的路上,我已经奔走了将近20年,人生已经切换了无数个画面,但每一个重要的画面都依然历历在目。这20年的经历犹如一场长途旅行,从中国,到意大利,再到德国,再到新西兰,再到美国;贯穿这旅行的,是努力、机遇和选择,这三者紧紧交织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就像一片学术汪洋上面的扁舟,漂了这么多年也漂过了这么多地方,到了美国这个岸边暂时停靠了下来。
这些经历承载了太多的记忆,有很多切身经历和真实故事,至今回想起来还是令人激动和振奋,现在终于有勇气有时间也有情怀把这些记录下来并分享,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 希望我的学术人生经历能够拓宽青年学者的视野,也能够激励他们成长并且享受学术;
2. 在人生的某一阶段,你可能会像我一样觉得在学术的路上“施比受更好”(It i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3. 此外,我很感恩在学术发展上有这么一段独特的经历, 这段不算短的经历让我胜任现在的工作,并且享受当前工作的乐趣。
1. 高考、大学本科和研究生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生命科学和电信工程是很多人最向往的专业,我却选择了一个很不起眼的专业:能源科学与工程。这里面也有不少故事,打算专门在一篇文章里面详谈。当时我选这个专业最主要的原因是高中物理课上的能量守恒让我着迷,小球的动能,势能,甚至各种电磁场能交织在一起感觉很有意思。
就这样我如愿以偿来到了一个老大学的老专业,西安交通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俗称锅炉专业,听起来像是土的掉渣的专业,但没想到这专业当时在全国专业排名里面排到了第一,超过了清华,不知如今排名如何,我已经很多年不关注了。我当时是以本硕连读提前批的身份录入进来的,来了才发现这个提前批从各省招到了不少高考分数特别高的学生,尤其是我那些河南山东的同学,分数高得吓人。
本科四年我没有闲着,一边读本专业还一边辅修英语,所以周末还常常上课。记得我们这个本硕连读班是淘汰制,忘了是一学期还是一年之内,如果有一门课不及格或者三门课同时低于70分就会被淘汰,结果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有三名同学竟然因为体育不及格被淘汰了。所以班上大家压力都不小,期末考试前更是人心惶惶。
图片来源 https://edufair.fsi.com
这样子过了四年,得到的回报就是直接保研,所以在大四第二学期,其他班级的同学都考研找工作的时候,我可以抛开这些,轻轻松松的提早上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了。当其他研究生要三年毕业的时候,我两年就出炉了。
2. 博士求学于欧洲
我当时是打算继续读博士的,但实在不想在同一个地方继续待下去了,我对国外的科研充满了兴奋和期盼,所以就顺理成章的申请了国外的博士,当时还挺顺利的拿到了几个offer,具体细节还是以后专门用一篇文章来啰嗦吧。最终选择了欧盟玛丽居里项目的一个位置,当时这个项目全球只招大概15名博士生,我是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我选择这个offer的原因至少有三个:1 这个位置要做的研究偏实验,但同时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我更喜欢可以动手操作的实验研究;2 这个offer给的奖金特别丰厚,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补助,非常鼓励到处去开会参加培训;3 这个博士的培训一半时间是在意大利,另外一半时间是在德国,咱出国的目的就是让经历更加丰富啊。
图片来源 https://www.thestudentpocketguide.com/
我的博士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开始,而且拿的不是学生签证而是工作签证,在欧洲很多国家读博士相当于全职的科研工作。我去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建立于1088年,大学的建筑分散在城市的各个部分,整个城市就是大学校园,城市里面的建筑物让我这个从古都西安来的都感觉是如此古老。意大利人非常热情,我很快跟实验室的人打成了一片,经常下班后一起去外面吃饭喝酒,过得很快乐。
图片来源 https://www.innoenergy.com
之后来到德国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在那里设计并搭建了一个更复杂的微通道换热器实验装置。这里很多与科研相关的东西都让我惊叹,尤其是他们的严谨态度和井井有条的科研管理,细节到让我相信实验室的每一个螺丝钉都有一个ID用于追踪管理。读博三年半,成果还不错,在我们这个领域还算不错的期刊上发了好几篇文章,毕业得也很顺利。但我当时觉得这几年博士读的挺轻松,是在欧洲一边游玩一边读下来的,比起我在国内和美国的同学来说,也许少了一种厚重感。
图片来源 https://studyabroad.ku.edu/
3. 博士之后
博士毕业之后我没有打算在欧洲继续待着,直奔我在新西兰读博的爱人所在的城市奥克兰来了,因为我们已经这样子异地将近4年了,赞一下爱情的力量👍。我以为在这里可以开始岁月静好的生活,但是现实很快给了我一棒:我的工程背景很难在这个小而可爱的国家派上用场。于是继续申请其他地方的科研位置,包括教职和博后。
就这样我来到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实验室开始博后,我是怀着满腔热情打算博士后期间全面为申请教职做准备,期间还主动承担了一门课程的教学,以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但不久发现美国的教职跟欧洲的完全不一样,了解了不少关于这边的教职的工作和生活之后,我静下心来思考,发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虽然我对学术和科研还是很感兴趣。
图片来源 https://www.ucdavis.edu
4. 目前的工作
在两年多的博士后期间,我反复给自己下一步的职业定位,也跟不同职业领域的人深入探讨。从博士后一开始我就意识到这个职位只是一个过渡,必须尽快找到比较稳定但也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最终我来到了加州州政府,负责能源领域的研究项目的规划、立项和管理。这个工作使得我能够接触很多非常前沿的技术和研究,也能够经常跟大学研究所和各种技术公司的人打交道,我很感兴趣也很享受,此外这职位也像教职一样是永久职位。现在的我依然在深入接触科研,但与以前相比,岁月视乎更加静好一些,我这曾经漂泊的扁舟终于靠岸了。
图片来源 https://thearcca.org
以上粗线条的记录跨越了将近二十年,勾勒出来了一个大画面,但是很多故事很多细节的经历无法在一篇文章里面详述。先这样搭建出一幢大楼的框架,以后再慢慢带领大家游览大楼里面的每一个房间。
后记:愿我这些真实的经历给在学术路上的同行带来鼓励和启发,我会继续在这个公众号上记录学术人生的经历和感悟,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欢迎添加我的微信 EditingU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