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nyqli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ohnnyqliu 马年吉祥!

博文

中国科学技术博物馆的诞生与发展 ——记中国科技馆首任馆长刘东生院士 精选

已有 8758 次阅读 2020-8-4 10:02 |个人分类:人物事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科技馆、刘东生、

中国科技馆事业的推动者及理论体系的奠基人

记中国科技馆首任馆长刘东生院士

刘东生院士作为国际知名的地质学家及黄土科学研究世界一流学者,改革开放后有一段“从政”的经历,他从1982-1986年担任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是迄今担任这一职务完成四年任期的唯一一位院士科学家。在此期间他出任筹备建设中的中国科技馆首任馆长,并完成了十三年的任期(1982-1995),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我国开展国际交流,改变科技落后局面和提高社会大众科学文化认知度方面做出了默默的奉献,这段客串科技干部后来成为公众人物的重要经历在他丰富多彩的后半生众多事件中几乎被人们忘记。

中国科协在文革十年中遭到彻底破坏,已经是解散状态,科协原地址是天文馆旁边的一栋楼,现今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文革时代的末期,古脊椎所从北郊祁家豁子办到原科协的大楼办公,因我母亲在古脊椎所工作,我们孩子也常到所里面玩,记得大楼里面一片狼藉,到处是办公的信封和文件散落在楼道中。1976年底四人帮"倒台,文革宣告结束。197711月,裴丽生先生被任命为中国科协副主席,主持中国科协的工作,以后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协党组书记。裴丽生先生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大家尊称为裴老。当时的中国科协主席是周培源先生(第二届主席,第一届主席为李四光先生)。八十年代我清楚记得裴老亲自到中关村父母家中与父亲谈科协的工作,裴老非常平易近人,在中国科学院时曾负责过生物地学部,特别是综合科学考察的工作,因此对父亲的学术贡献与组织能力等情况比较清楚。1975年以周培源先生为团长的中国科学代表团第一次访问美国,父亲是其中十几位科学家之一,父亲虽然没有长期留学经历,但是鉴于南开中学和西南联大的求学功底英文非常流利而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国际科学发展也比较了解,在为期一个月的出访中受到周先生的赞赏。另外,八十年代初,老科学家们对文革还是多少心有余悸,这种背景下,选择一位年富力强、在国际国内学术界有良好的声誉而且熟练掌握英文的科学家来兼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是一个特定时期裴老和周老独特的用人选择。多年以后在父亲学术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1991年当选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2002年获得国际环境科学最高奖泰勒成就奖及2003年荣获国家科技最高奖,所谓功成名就以后,我曾经好奇的问过他,在中国科协那段时间做了什么?他淡淡地说,那段时间正好在整党运动,没做出什么具体有成绩的工作。

今年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二十周年纪念,也是先父刘东生院士冥寿103周年纪念,在他任职过的中国科技馆和国家奖励办要在科技馆做一些纪念活动,在当年他的老同事和现在中国科协与中国科技馆的工作人员协助下,从当年的报刊、讲话稿、署名文章及会议记录中,我们比较全面的收集到刘东生院士在中国科协任书记处书记时期的工作,他为改革开放中的祖国开展国际科学交流做出了大量开创性的贡献。特别是他为中国科技馆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根据历史资料与文献这里简单论述刘东生院士出任中国科技馆首任馆长的主要工作及默默奉献的主要业绩:

1、中国科技馆立项与建设的主要推动者

以原中国科协副主席茅以升先生为主任的中国科学馆建设筹备委员会在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难,社会上的反对意见很多,主要是因为在七五规划期间,要求上马的项目很多,而当时国家经济条件非常有限。中国科技馆于198411月奠基开工,但由于未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和材料严重不足,建设速度缓慢,工程面临极大困难。刘东生院士作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委员于1985325日向全国人大提案《加速中国科技馆建设并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同时作为中国科技馆馆长他组织整理了长篇论文《蓬勃发展的世界科技馆事业》等材料作为提案依据。刘东生院士在提案中强调:中国科技馆从1958年开始筹建已经有27年了,从1979年再次筹建也已经过了6年…;我们紧急建议将中国科技馆建设并列为七五计划国家重点项目,并于1990年前建成完工,向人民大众开放…。刘东生院士的人大提案得到中央政治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在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聂荣臻、姚依林和方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批示下,中国科技馆正式列为七五计划国家重点项目,并于1988年提前完工正式开馆。邓小平同志亲笔为中国科技馆题名。经过四十年的筹建,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终于有了第一个国家级的科技馆,作为首任馆长的协调推动作用,特别是作为人大代表的提案,其贡献不言而喻。

2、为我国科技馆事业奠定理论基础与框架

刘东生院士具有丰富的科学博物馆知识与经验,早在1945年他加入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开始就是负责整理和保管当时的地质古生物古人类陈列馆(现在的南京地质博物馆和北京地质博物馆前身),当时的陈列馆主要作为内部研究使用,也对公众开放。 在此期间他得到我国地学界和自然博物馆界的前辈杨钟健、侯德封及裴文中等老先生们的提携,并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改革开放后从1973年起,特别是八十年代,刘东生院士利用频繁参加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出访发达国家的机会,每到一处必定要安排时间去参观当地的著名自然博物馆与科技馆。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影像照片。刘东生院士于1993916日在中国科协报署名发表题为:《科技馆的形成与发展》。文中详细分析了世界科技馆发展的历史,系统的将科技馆发展分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从而根据中国发展国情,为我国科技馆事业的萌芽期定位:中国科技馆将是反映人类探索未来和发掘人类再创造能力的基地,因此,我国科技馆展览的内容不仅有古代科技成果,也有更多的近代科学技术原理的形象表现,方式是鼓励参观者自己动手参加展出的科学实验以加深认识。

3、培养科技博物馆事业的人才

中国科技馆建馆初期,工作人员多数是从其他科研单位调入的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在刘东生院士关于中国科技馆建馆定位与思想的影响下,利用当时有限的国际科技博物馆资料,开展了很多适合我们科技馆事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以科学论文的形式在相关期刊或报刊发表。许多科技馆骨干人员在这种环境下,在研究职称方面得到了比原来单位更顺利的发展,带动了科技馆事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2020年是中国科技馆建馆四十二周年,也是刘东生院士逝世十二周年的纪念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为刘东生院士学术思想举行了纪念活动,参加纪念会的领导与三十多位两院院士及刘东生院士生前的同事与学生近二百人参加了纪念活动。当大家对刘东生院士学术成绩缅怀、发扬与继承的同时,很多人并不知道刘东生院士作为中国科技协会的主要领导之一及中国科技馆首任馆长对国家科技事业的卓越贡献。中国科技馆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在我国科技强国的战略方针下,已经多次扩建,向国际一流科技博物馆发展。饮水思源,当年刘东生院士在其学术研究工作以外所做的在科学普及方面的默默奉献,也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热爱科学和从事科学事业。特撰此文。

感谢:欧阳自远院士向我提议写一下这方面的文章,特别感谢科技馆和中国科协相关人员在资料和档案文件材料方面的大力支持。

刘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liuqiang@ouc.edu.cn1358321596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79112-1244927.html

上一篇:怀念著名地球化学家-高雅谦逊的江博明院士
下一篇:中国水利界的人物辈分及他们的学经历和主要成果与贡献
收藏 IP: 211.87.129.*| 热度|

8 史晓雷 周忠浩 张晓良 刘立 杨正瓴 高敏 孙颉 陈昌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