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子勋 近日,全球刺激经济措施何时退出成为市场的热点话题。在日前的“2010亚洲金融论坛”记者会上,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泼出冷水:“全球银行家的所谓刺激政策退出,并不会如他们所言的那样顺利。”他指出,目前,美国、欧洲及亚洲各国刺激经济政策退出比经济刺激措施进行得更缓慢,这种缓慢退出的策略是错的。这是罗奇继针对美联储在承认金融市场状况健康却继续保持历史性低利率的宽松政策提出尽早退出之后,在中国经济迅速回升态势下抛出的又一次退出言论。 更有意思的是,罗奇认为中国不存在泡沫,虽然系统有很多流动性,但政府已经表示出对房地产业和大量借贷的担忧。罗奇表示,中国去年第三季GDP平均增长率为10.7%,但其中90%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带动。“政府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专注于投资环节,在2009年上半年看到明显成效,但这些措施并不具可持续性。”罗奇认为,中国要成为全球增长真正的火车头一定要改变模式,重新取得平衡,最主要是提升民间消费。这或许就是他极力抛出“退出说”最重要的一点吧。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曾经分析过罗奇的观点指出,利用消费贷款鼓动消费潮,以此代替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实现政策的退出,应该说理论上的确是一个好主意。因为中国从2008年开始,中国首次在消费环节放宽了政策限制,允许并且鼓励银行在这个领域,主要是汽车和住房领域,提供远比过去规模大很多的金融消费支持。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成效是非常明显的。中国迅速从金融风暴的阴影中走出来,表面看是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但实际上金融消费贷款的大量供应才是立下了头功。但问题是要用这个来代替4万亿,让政策退出,也是难以上加难。因为这是两码事,虽然都是银行的钱,但一种钱是给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另一种钱是给老百姓的,根本不是一回事,罗奇恐怕是不熟悉中国的国情。 我们在这里谈退出,其实不过是跟着西方学舌。政策退出?往哪里退,根本退不出,进去容易出来难!在西方而言,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央行在美联储的鼓动下,全面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以挽救限于困境的金融体系。这些政策的出台确实给市场的恢复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支持,同时西方国家财政支持的资产流动性大,要退就能退,本来持有的就是股票。但中国的问题截然不同,中国政府财政当时投入的是真金白银,但退出时拿回来的却可能是碎砖烂瓦。 对此,刺激政策的退出基本只是一种表态,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甚至可以说是不切实际。大家设想一下,项目进行了一半,不做了?不做下去就是烂尾工程和烂尾楼;银行贷出去的款,要看你贷给谁了,历史经验表明,如果你贷给了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那是肯定要不回来的,银行只能用新增贷款在名义上要回属于自己的钱。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中国金融界的贷款余额总是能抵偿到期贷款之外,还能再有点余额。从历年银行余额数据的增长来看,实际国有企业系统从来就没还过钱。 在我们看来,经济学家应该是勇于创造奇迹的,刺激政策是他们提出的,刺激政策的退出也是他们提出的,但给钱容易要钱很难,如何退出?这还真是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的4万亿刺激计划实施以来,投资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2009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受惠于4万亿投资计划,国有企业及政府融资平台获得了2009年新增贷款中的90%。 在现有体制下,银行信贷资金大量流向央企等国有企业及政府融资平台的局面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因此要想收回来短期内是不可能的。相反的是,要维持经济的发展,只能继续以新增贷款的方式来冲洗,并且规模更大、更惊人。以内蒙古新安盟为例,这是自治区欠发达地区,2008年的财政收入仅为15亿元,地方可支配收入为10亿元,2009年计划固定资产投入为126亿。还有宁夏石嘴山市,2008年可支配财政收入为19.98亿元,但该市2009年确定了110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居然达到了466亿元。 这些政府的宏图伟业,均是以政府资产作为抵押,财政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向银行贷款获取建设资金办法。但这种办法给地方的后续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力,尤其是西部经济起发达地区的这种不顾实际的跨越,其实是建设在财政连年透支的基础之上,同时又令金融机构再次成为了政府的钱袋子,将上届国务院在这方面的改革努力完全付之东流。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经济刺激政策才不会轻易退出的,但不是不想退,而是根本退不出去,牵扯的问题很多、很复杂,有关方面正在后悔呢! 美国侨报2010年1月26日 http://epaper.usqiaobao.com:81/qiaobao/html/2010-01/26/content_261852.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6879-305282.html
上一篇:
转嫁物业管理责任也是政策选项下一篇:
统计方式改革亟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