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年一直从事有机光功能材料与光电化学的研究工作,涉及化学、材料学、光学和电子学等多个领域。
在姚建年眼中,学科交叉不是盲目地进行知识技术上的合作,而是要以本专业的认识水平和研究基础为根本,通过理念和思想上的交流,发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角度,这样的学科交叉才能够利用已有的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发挥出学科交叉注入的新活力,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如今,面对众多交叉学科研究者在研究领域归属、项目申请和奖项申请方面面临的尴尬与无奈,长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且卓有成效的姚建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科学新闻》:您如何看待交叉学科今后的发展?
姚建年:当今世界,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以及和平安全等的问题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也给人类提出了一系列单一学科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
这些课题的研究要求科研人员必须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学科之间必须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
另一方面,学科交叉也被视作对当前学科过度专业化所产生的惰性的一种纠正。
学科交叉是根须之间的交错和缠绕,使得不同的学科分支都能更加强韧,深入到那些未被探索的肥沃土壤,产生更具生命力的学科分支。我相信,各学科之间相互促进必将使科学之树更加茁壮,绽放出更灿烂更多样的科学之花。
《科学新闻》:重点发展交叉学科,有着怎样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姚建年:首先,我认为,学科发展总体来说是一个伴随科学发展史自然演化的过程。
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学科间交叉综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这是学科发展内在逻辑使然,也与大科学时代科研的新特征有关。
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看,传统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出现“天花板”效应,迫使科学家将眼光放大到其他学科,借鉴其有益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从而找到学术方向延伸的新的突破口。
目前,大家的困惑可能不在于要不要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而是如何进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怎样把握交叉的范围和程度。
需要认识到,学科交叉绝不意味着平地起高楼,而是要在坚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科交叉不是学术上求新求快的万能药,而是在大量的专业积累中提高水平的有效手段。
往往学术交流的效果好不好、作用大不大,都是取决于对各个学科的认识水平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既有据点,又有视野,踏踏实实地进行本学科的研究和积极主动地开展学科交流,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
《科学新闻》:像院士增选等评选,大跨度的学科交叉申请者,是否在评价方面会遇到一些困难?
姚建年:申请者的研究领域如果是大跨度学科交叉,可能会面临学科壁垒等问题。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知识体系。相对传统学科而言,具有大跨度学科交叉研究背景的专家相对较少,可能导致学科交叉申请面临“外行评内行”的困境,使相关人员的学术成就得不到评审专家的应有的客观评价。
至于学科交叉会不会影响研究人员的项目申请和奖项申请,我认为这可能部分与该研究者从事的学科交叉目的性强不强有关。
如果缺乏目的性,会让研究人员搞不清楚自己的领域。相反,一旦明确了学科交叉的目标,确定要解决哪个学科中的问题更多一点,这样的困难就不复存在了。
《科学新闻》:除院士评选外,目前很多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人员都面临着评价体制不完善的问题,您认为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姚建年:一方面,学科交叉研究要明确交叉点和科学目标,不要将学科交叉泛化,为交叉而交叉,最有价值的交叉应是学术思想的融会贯通。
另一方面,我国的科技评价体制确实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比如,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物轻人等问题。国家正在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努力完善科技项目评审评价机制。
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包括交叉学科在内的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类评价。
《科学新闻》:对于交叉学科,是否需要国家层面的学科整合?
姚建年:相邻学科不断向纵深拓展,最终在不同层面出现研究共域,也导致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新的学科生长点不断孕育产生。
总体上看,一些学科交叉融合汇聚与学科分化是并行发展的,似存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发展趋势,当然,这种分与合的过程会呈螺旋式的上升与递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必有国家层面的“学科整合”。当然,国家可以采取宏观引导的方式,尊重学科自身规律,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这种引导机制是可行的。比如,自然科学基金通过宏观引导,加大对基础学科、传统学科、薄弱学科、濒危学科的支持力度,使一些后继乏人的学科领域得到及时支持,防止出现学科“短板效应”。再比如,科技部的973计划中,可以通过国家战略需求的引导,促进科学家开展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交叉学科问题创新研究。■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3年第6期 封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