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News 服务职业科学家的传媒

博文

德班一小步

已有 2865 次阅读 2012-2-9 16:03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德班


当地时间20111211日凌晨,德班气候大会的最后时刻。

一位女性代表站在自己的椅子上,拿起面前的桌牌不停地敲击桌面,试图引起大会主席和其他参会者的注意,来赢得最后的发言机会。她手中的那块桌牌告诉大家她是来自委内瑞拉的代表。

这是德班气候大会最后一次全体会议。由于意见不一产生的争论,原计划于9日落幕的大会被迫延期。这位委内瑞拉妇女的举止让正在发言的大会主席愣了几秒钟。

这一幕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谋留下了深刻印象。全世界194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大会谈判,焦灼的气氛绷紧了每个国家代表的神经。

德班气候大会是《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前的最后一次大会,谈判的结果关乎未来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故有着特殊意义。

谈判得以延续

20111211日,延期了一天半的德班气候大会终于落下帷幕。参加谈判的各方最终签订了一份决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发布的消息称,此次在德班达成的决议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相关安排、长期合作行动计划、启动2010年坎昆会议确定的绿色气候基金以及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负责2020年之后的减排安排。

各方显示了相当的政治诚意去推动气候谈判进程,致力于拯救未来于当下,会议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德班气候大会主席、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部长Maite Nkoana-Mashabane女士在大会闭幕式上这样表示。但她指出,这些决议虽然并不完美,但却是里程碑式的。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建立2020年以后的减排框架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敏俊这样表示。这也就是说所有国家在2020年以后都将会被纳入强制减排的行列。在他看来,德班气候大会的最大成果在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框架得以维持下去,这意味着今后的谈判可以继续谈下去。

此外,在有关2020年之后减排的安排中,各国都同意在2015年制定一个到2020年的行动框架。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变化科学与政策领域教授Corinne Le Quéré告诉《科学新闻》,虽然到2020年才开始强制减排有点晚,但是谈判仍然存在这一点是最好的。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大会的成果屡屡存在很多争议,许多人对于德班气候大会的成果并不报过高期望。因此,不仅《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期会得以延续,而且还将对2020年后的谈判进行安排,这样的会议成果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京都议定书》和气候公约一样,是国际气候谈判的重要法律基础,现在较好地解决了《京都议定书》前途问题,对于推进国际气候谈判,避免出现国际规则的真空甚至混乱的政治意义是重大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迎表示。

加拿大退出

在许多人因为《京都议定书》得以延续而松一口气的时候,有的国家已经要离开《京都议定书》的缔约队伍。加拿大这个冰雪和白熊数量较多的国家于当地时间1212日宣布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引起舆论大哗。这是德班气候大会闭幕之后第一个正式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也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又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

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是因为他们无法完成第一承诺期的减排量,为了逃避惩罚而逃离。石敏俊认为。

宣布这一决定的加拿大环境部长Peter Kent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退出议定书后可以使加拿大免遭议定书规定的大约140亿加元的惩罚,这对在当前困难经济形势下的保守党政府来说,没有其他选择。

在德班气候大会召开前期,国际能源机构公布了世界各国因使用化石燃料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该数据显示,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转轨国家)2009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了6.4%。但是除转轨国家外,发达国家不但没有实现减排,反而增长4.4%。其中,日本增长2.7%,美国增长6.7%,加拿大增长20.4%,澳大利亚增长高达 51.8%多数发达国家根本无望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内的减排目标。陈迎认为。

事实上,态度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加拿大一国。日本、俄罗斯似乎都心生离意、无心恋战。

作为《京都议定书》的东道国,日本曾经也是《京都议定书》积极的支持者,而现在虽然日本并未立即退出《京都议定书》,但是他们表示将不再参加第二承诺期,理由之一是认为《京都议定书》对于全球减排没有实际意义。

石敏俊认为日本之所以出现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国内执政党的交迭,另一方面则是受2011年大地震的影响。事实上,因地震海啸造成核电站泄露事故的影响很大。目前日本供电都面临困难,更不要提减排了。

多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位于领导地位的欧盟此次表现出的积极性大不如前。他们在谈判中提出有条件地参加《京都议定书》,如果一些碳排放大国不参加2020年之后的强制减排,他们将会退出《京都议定书》。

也许没有欧债危机,欧盟在谈判中会更积极更强硬。对于欧盟在德班的表现,石敏俊认为,欧盟一方面要应对欧债危机,一方面又要坚持自己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领导地位,许多时候欧盟自顾不暇,这就是欧盟改变的原因。

最终,欧盟提议被采纳,成功地建立了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推动了2020年后减排温室气体的具体安排。在石敏俊看来,欧盟无疑是德班气候大会上最大赢家。

中国得失

一些国家,不是看你说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做出承诺的国家并没有落实和兑现承诺,更没有采取真正的行动。1211日凌晨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一位代表在发言中争锋相对。而说这话的人正是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

解振华语带数落,讲大幅度率先减排,减了吗?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你提供了吗?讲了20年到现在并没有兑现。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我们要消除贫困,我们要保护环境,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已经做的,你们还没有做到,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讲这些道理给我?

在陈迎看来,解振华在会议上的发言可谓是气候变化领域南北阵营的一次激烈交锋,反映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公平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等问题上立场的根本分歧。

公平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是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促进国际合作和构建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的重要基石。气候公约为附件一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规定了不同的义务,明确了发达国家有率先减排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的义务。

之前我们总是在强调和坚持这一点,但是,这一点正是发达国家最想要否定的。将来还能走多远还真是一个难题。石敏俊告诉《科学新闻》。

在石敏俊看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此次大会上有得有失。得,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得以落实;失,是2020年之后要开始加入到强制减排的行列。此次谈判中国最大的作用是作出了让步。他说。中国希望在减排的问题上有一个缓冲的时间。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碳排放量迅速增长,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

与此同时,石敏俊还指出,2020年强制减排对中国影响有多大目前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在他看来,目前中国需要考虑的是,新形势下如何减排。他和团队的研究表明,从整体形势来看,2020年减排目标的70%要靠相应的技术进步实现,30%有赖于政府采取进一步的减排政策。到2020年之后,技术的作用将更加突出。2020年之前主要靠提高能效技术,2020年后就期望非化石能源能够得到突破、取得飞跃才可能完成减排。

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环境政策教授Nathan E. Hultman告诉《科学新闻》,在他看来,德班气候大会在减排的问题上只是取得了一些小的成绩。而中国最大的作用是做出了减排承诺。此外,他希望中国能够在国际谈判中积极地发挥并帮助推动其他国家做出减排承诺。

下一站卡塔尔

德班气候大会所取得的成果,与大家的期望值仍然还有一定的距离。

解振华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此次会议未能全部完成巴厘路线图的谈判,成果的落实有待时日。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在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及技术转让的政治意愿不足,这是影响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最主要因素。

对于技术的谈判一直是比较困难的。石敏俊说。由于体制问题,发达国家的技术更多地被掌控在企业手中;同时由于在发展中国家中,除中国外大部分国家缺乏接受这些技术的能力。故导致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大家对技术的关注度不足。2020年以后,技术对于中国而言很重要。但是2020年以后的框架将会在以后提出,这其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与此同时,许多专家对于气候变化大会的速度表示不满。 联合国环境署规划署专家Christian Nellemann告诉《科学新闻》,他认为目前对于碳减排的谈判进程过于缓慢。今后应该将更多的努力放在对绿色领域的投资上,其中包括对于热带雨林、红树林、湿地以及海洋碳汇的保护。

所有期待的目光都投向了下一站位于亚洲的卡塔尔。20121126日到127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在这里举行。届时《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有望得到正式批准,并于201311日起实施。

本刊记者 闫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876-535723.html

上一篇:论文与课题的匿名评审
下一篇:经济危机下的碳减排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