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科技想要什么(一)

已有 3600 次阅读 2015-10-16 18:40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技, 书单, 读书笔记

科技想要什么》由凯文・凯利所著。1952年,凯文·凯利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71年在罗得岛大学念书一年后即辍学,后成为自由摄影师。 20岁至27岁间,凯文·凯利远足亚洲,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菲律宾、泰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伊朗等地游历。27岁在耶路撒冷,凯文·凯利经历了一次神奇的体验,他觉得自己的寿命只有6个月,于是孝顺父母,广为布施,看望亲友,然后在万圣节之夜「死」去。 回到美国后,这个在精神上经历过一次「死亡」的人,骑自行车跋涉5 000英里,横穿整个美国,体验生命的光辉。 在接下来的30年里,他用自己的方式热烈拥抱着这个飞速发展、眼花缭乱、日益技术化的世界,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智慧,在思想光辉的尽头、在人迹罕至的边疆,发掘着暗藏在强大技术力量背后的生命之音。

1.对科技产品的赞叹和恐惧,交织在一起,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理情结。长期的大众传播和科学教育,在面对这种两难困境时,往往表现得束手无策。或者把批判的目光指向操纵科技背后的「利益之手」,或者将空泛的进步理念寄托在未来更高、更快、更强的科技发明。

2.科技是外在于人而存在的,科技只是人的产物,是工具;人可以,并且应当驾驭它。

3.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批判理论,以德国哲学特有的思辨精神,指认出科技背后「异化」自然、异化人的力量,认为这个世界充满悖谬:科技显示着人的智慧,同时也放大着人的贪婪;科技在逼索自然呈现、展示更多的内在元素的同时,也在将人逼进一个冷峻的「座架」。

4.凯文·凯利看来,「技术元素向共生性的发展推动我们去追逐一个古老的梦想:在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自主性的同时,使集体的能力最大化」。

5.科技想要拥抱生命,它想要进化、想要秩序、想要充满神奇、充满活力的未来。

6.凯文·凯利的思想精髓在于:用生命特有的眼光,注视那些外在于个体的一切事物,不把它们看成是「死寂」的、无生命的,而是按照生命特有的脉动,与这个世界一同呼吸,积极投身于这个世界无穷的博弈中,拥抱生命,感受生命。

7.人类不是科技轨迹的终点,而是中点,恰好在生命和制造品中间。

8.1802年,德国哥廷根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贝克曼(Johann Beckmann)为这股新兴力量命名。贝克曼认为,「有用的艺术」迅速传播,重要性日益增加,因此需要按照「系统的结构」来教学。他谈到建筑艺术、化学工艺、金属工艺、砖石工程和制造工艺,并首次宣称这些知识领域相互交叉。他把这些知识统一整理为综合课程,撰写了题为《技术指南》(Guide to Technology,德语为Technologie)的教材,重新使用了那个被遗忘的古希腊词汇。贝克曼希望他的纲要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门课程,事实的确如此,并且不止于此。这本教材给科技命名,就像我们今天所做的那样。科技有了名称,就不再是隐形的。

9.技术元素不仅指硬件,而且包括文化、艺术、社会制度以及各类思想。它包含无形的事物,例如软件、法律和哲学概念。最重要的是,它包括人类发明所具有的「繁殖」动力,这种动力促进新工具的制作和新的科技发明,鼓励不同技术进行沟通以实现自我改进。

10.技术元素还追求所有生命系统所追求的:使自己永存,永不停息。随着它发展壮大,这些内部需求的复杂度和力度将加强。

11.语言与工具(技术)的这种伴生关系,一直伴随着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从非洲、美洲、澳洲的原始部落大迁徙中,千挑万选的植物种子、驯养的家禽、粗糙但越来越合手的工具,是文明演进的活化石。

12.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用简练的语言赞美道:「在思维的进化历程中,语言的发明是所有步骤中最令人振奋、最重要的。当智人从这项发明中受益时,人类进入一个跳跃式发展阶段,将地球上的其他物种远远甩在身后。」语言的创造是人类的第一个拐点,改变了一切。有了语言的生活对那些没有语言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13.一些气候学家相信,8000年前开始的早期人为取暖阻止了新的冰川期的到来。农耕技术的广泛采用干扰了自然的气候循环,这种循环原本会使现在地球最北端的大部分地区重新冰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928642.html

上一篇:此乃何花?
下一篇:科技想要什么(二)
收藏 IP: 210.72.128.*| 热度|

8 朱晓刚 王小平 代恒伟 徐传胜 李颖业 陈冬生 dulizhi95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