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绝大多数导师而言,一半都会定期通过组会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探讨项目的进展或者学位论文的进度。组会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者帮助学生把握方向,避免学生走弯路,及时纠正错误。对于学生而言通过组会的汇报不仅可以提升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了解到课题组其它同学的最近进展,这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帮助。
组会的频率过高,让学生疲于应付,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浪费大多数学生的时间;然而,组会的频率过低,这不利于导师把握学生的研究进度,更重要的是,如果学生的研究方法错误或方向性错误,就无法及时纠正,导致时间的浪费。那么组会的应该多久开一次?
这个问题是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因为不同的课题组人数不同、课题组的项目不同、导师的风格也不同。所以,组会的频率应该根据团队的需求和项目的进展来确定。
以我个人的经历,组会应该兼具固定性与灵活性。
固定性是指定期的组会,一般以两周的时间为宜。由于科研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周的可能时间太短,学生可能基本上没有做出什么,让其在组会汇报,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如果以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开一次组会,这样把时间线拉得太长,学位可能遇到一些方向性或方法性的问题,但其自身又不能解决,可能导致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造成的后果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很可能打击自信心。
灵活性就是根据项目或者学生科研的需求进行调整。组会的频率也可以根据当前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如果遇到重要的决策、问题或进展需要团队讨论和解决,可以随时召开额外的组会。同样,如果某个时间段没有太多需要讨论的内容,可以适当减少组会的频率。
不过,组会仅仅是导师与课题组成员通过的一种重要方式,仅仅依靠组会来沟通,往往是不够的。不同的学生因性格,能力等存在差异,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指定计划,通过私下单独沟通的方式,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
总之,合适的组会频率应该是根据团队的需求、项目进展和成员时间安排来决定的。灵活性是关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