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写在第10篇SCI论文录用之际

已有 8176 次阅读 2019-6-19 08:4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论文, 心境, 科研, SCI

         今天打开邮件收到一篇SCI论文的录用通知,这也是我到目前为止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发表的第10SCI论文。记得第一篇SCI论文是发表于2013年,花了6年的时间使自己SCI论文的数量达到10篇。从数量上来说算是低产了,因为我有个同事一年发表及录用的文章就达到30篇;从质量上来说,也是很平庸,没有CCF推荐的A类期刊论文,只有4B类期刊论文,3C类期刊论文;不过唯一值得让我自豪地就是发表这些论文没有花费一分钱。

         提起SCI论文,我是属于后知后觉型,因为别人大谈特谈时,我却对它一无所知;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博士毕业只要求发两篇EI期刊就行。等到后来自己能够发SCI期刊时,发现自己又落伍了,因为这时流行的是SCI期刊的分区以及影响因子。等到自己好不容易意识到这个问题,结果又落伍,这时又开始流行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尽管自己永远赶不上SCI论文的变化趋势,但从科研工作写作SCI论文的过程中可以反映自己的心境。这个心境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忧无虑。这一阶段时间大概在2012-2015年,当时自己正在读博,导师也比较好,从不会让我们做一些与科研无关的杂事,更不会把我们当作苦力为自己谋利;给了我们充分的自由。在自己写了几篇EI文章,达到毕业要求之后,没有任何压力而言。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发现SCI,认识了SCI,然后就开始努力做一些更有意义的科研工作,争取将这些成果发表到SCI期刊上。经过几年的努力,确实做了一些工作。由于当时对SCI期刊并不了解,就将自己的论文随便投了自己研究方向的主流期刊上,没有想到这些论文最后都录用发表了,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期刊在业内还算比较认可,我的四篇CCF推荐的B类论文有三篇都是在这期间完成的。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由的追求,自由的探索,反而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第二阶段:急功近利。这一阶段时间大概在2016年到2018年底,也就是自己入职高校工作后。工作之后,发现收入很低,维持基本的生活,还算勉强,买房变成为一种奢望。与此同时无论是评职称,还是申请项目,抑或是完成考核任务以及聘期合同都离不开论文;此外,发表论文学校还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迫于生存压力,这时候就开始追求短平快的工作,只要能够发论文,能够完成考核任务,能够获得论文奖励就行。所以在投稿过程中,也变得急功近利,文章写完之后,没有经过认真地检查与校对就匆匆忙忙地投出去,以至于很多次审稿人返回的意见都提到文章存在写作问题,存在多处语法错误。如果没有急功近利,这些低级错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尽管这期间过于急功近利,在自己的努力下还是发表了及录用了6SCI论文。

         第三阶级:从容淡定。这一阶段从2019年初开始。尽管生存压力依然存在,穷、矮、挫的形象依然没有改变,房子依然是奢望。但不知怎的,感觉变了一个人似的,突然不那么急功近利了,突然对追求SCI没有那么的感兴趣了。因为我的那点工作发表不发表,都无关紧要,更不要谈什么价值,当然读者也是寥寥无几,还不如我写篇博文带来的成就感强。不过话说回来,在高校工作,那还得继续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论文事业当中去,不然你的饭碗不保。随着心态的改变,对科研工作也变得没有那么急功近利,论文写完之后,再也没有着急投出去,而是不断地修改,改到自己满意之后才投稿。

         总之,不管你喜欢SCI论文也好,不喜欢也罢;想要在高校混好或者保住自己的饭碗,抑或追求进步评职称,你就不得不努力的发表SCI论文,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因为在高校SCI论文是硬通货,只有手里握有硬通货,才能不被潮流所淹没,才能不被淘汰,才能有说不的权利。

 

相关博文  写在第20篇论文录用之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185756.html

上一篇:一枚高校青椒的日常生活
下一篇:一枚高校青椒的日常生活
收藏 IP: 58.23.8.*| 热度|

24 郑永军 谢力 李毅伟 王从彦 蔡宁 吕秀齐 朱晓刚 尤明庆 吴斌 赵美娣 李学宽 杨正瓴 孙允东 鲍博 梁庆华 罗汉江 李学友 李东风 李建国 熊建华 杨绪洪 姬扬 徐树良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