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O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UOLONG 蒲公英的世界

博文

一位女博士生的血泪史

已有 8097 次阅读 2016-6-8 20: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位女博士生的血泪史

许培扬老师连续发了好几篇博文谈到美国合成人类基因组的话题,在《中国美女科学家杨璐菡站在国际科研最前沿》一文中还专门提到:美国科学院及工程学院双料院士丘奇教授的指导下,杨璐菡和同事第一个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技术修改细胞基因组,她还和丘奇创立了一家叫eGenesis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推动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应用。说到底,这个计划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人类健康服务,能否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我感兴趣的是许老师对于我没有行医资格证的前提下,疑难杂症患者在自愿的前提下来我所在的课题组通过参与我的研究达到改善的病情的目的,除了治疗青春痘,有关其它,许老师都是建议我不要碰的。当然,我明白许老师是善意,是善良的美意。

不过,我觉得争论无益,还是用客观事实说话、用疗效为王说话最直接。实验科学嘛,无论外在看起来多么高大上,无论理论多么高深玄妙,最终落不到实处,在我看来就离开了追求真相二字,基本上就是扯淡。我不喜欢扯淡,也不会扯淡,所以我还是写写实际的研究案例。下面是国家某重点科研单位的一位已婚在读博士的血泪史(引号内容):

“2014年上半年,只是痛经,量大,周期还可以,去北医三院看中医,给我结论是肝郁,给我开了一堆龙血竭,逍遥颗粒,安坤颗粒啥的。我吃了很多,发现不管用,我就没有继续吃。

2014年下半年我去游泳了几次,之后痛经加剧,就已经非常痛了,我想起来我有北医三院中医给开的药,就吃了,吃了当然也没有用。这时候生理周期还基本正常,但是很痛,我当时觉得没什么,每次都选择了忍,月经期间我就不做实验了,在宿舍卧床,但是每个月只有四周,其中固定一周时间用来痛经了,就这样忍了一年多。后来发展到周期不正常了,每次量很大,我去中关村医院做了B超,然而并没有什么硬件上的问题。

后来再痛,我就吃乌鸡白凤丸,事实证明,坚持每天吃乌鸡白凤丸是有点效果的,就不会那么地痛了。然后,2015年8月份的时候,我已经是每次痛得受不了了,恨不得啥都不要了想撒手西去。然后,我去了北京有名的宽街医院,感觉确实是比较专业,但是得让我回来每天早上放嘴里一根温度计量体温并记录一个月,为了寻找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月经,我没有照做,所以就没有再去。

2015年下半年,去了国医堂门诊,医生也十分专业。我服用了24包药之后,痛经的症状没有了,完全不痛了,量也正常了,月经前的浑身痛,肿都没有了。我特别高兴,但是,2016年春节一过,我就一朝回到解放前了。又开始了周期紊乱,快到2个月才来一次月经,并且量大,每次这种量大都让我脸色苍白,头发晕,浑身无力。并且月经之前两三天会便秘,肚子胀,月经第一天会拉肚子,恶心。每次月经都会感觉到肛门坠胀很厉害,坐都坐不住,后腰很酸,小腹又痛又凉,膝盖很酸软,坐在那里啥都不干就难受地流眼泪。

这就是一个血泪史,太痛苦了。我是五一开始服用您的研究材料(4月16号面相的),服用几天就发现自己肠胃改善很多,以前我动不动就便秘,肚子胀得不行,现在则不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了。5月6号我就来了例假,今天是5月8号,例假第三天。这次例假比上次改善了很多,首先不再疼痛,仅仅感受到小腹部凉凉的,肛门轻度坠胀,经量也是正常的量。没有出现头晕,也没有在经前出现乳房胀痛什么的,相比上一次,有很明显的改善。”

6月5号晚上9:27分,她给我发来如下微信:“老师,我今天来事了,真准,今天晚上,6月5号,太准了。”虽然她这次的生理周期还没有完全结束,但作为研究者,看到这样的结果,不高兴肯定不是真科学家,是为记!  

补充:刚刚的微信交流告知我,此次生理周期完全没有了肛门坠胀的感受了,小腹部发凉也只出现在昨天,也就是说这次的例假比上次又有进一步的改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5582-983319.html

上一篇:令人烦扰不安的头发异常掉落现象
下一篇:一位曾经的清华博士后的痛
收藏 IP: 221.11.67.*| 热度|

33 陈南晖 许培扬 蔡小宁 吕洪波 陈永金 郑小康 杨正瓴 姬扬 徐令予 陈桂华 庄世宇 田云川 曾泳春 汤伯杞 李颖业 刘学武 宁利中 王春艳 李天成 武夷山 李土荣 孟庆仁 刘钢 王有基 朱晓刚 李莉 biofans tm66jjbj qzw zhj71626 xiyouxiyou nm2 pppoe20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