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husiasm73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nthusiasm730

博文

年轻硕导招不到研究生的苦恼 精选

已有 15685 次阅读 2014-4-17 13: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有两哥们,30出头的年纪,刚评上副教授,新科硕导。这两个家伙在我眼里都是牛逼人,国内一路名牌高校,本科到博士、博士后都是做的同一个专业,也有海外交流经历,导师在国内同学科圈子也颇有影响力,两人年轻肯干,来校才几年时间,在科研方面成绩也着实优秀。其中一个从事基础研究,拿了几百万的国家纵向项目;另一人从事应用研究,拿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几个横向项目,几个发明专利,还搭建了两个实验室……。

总之,不管是从朋友的角度,还是客观来看,这两个人在科研方面绝对都是大有潜力可挖的后起之秀,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相关学科领域方面的翘楚。可是,即便这样,这两个家伙在今年的研究生招生环节中都惨遭滑铁卢,两人一共只招到一名研究生,还是别人挑了剩下不要的。前几天分别跟这两个家伙吃饭,大倒苦水,共同的感受就是郁闷:有钱,有项目,有实验室,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干活和培养,一个人精力实在有限,实在不行自己花钱请人干活都愿意……

我不是搞科学研究的,对于研究生招生这一块确实不太了解,但是好歹自己也读过几天书,跟这两个哥们聊了以后,简单想了想,年轻硕导招不到研究生也许有这样一些原因。

一、     太年轻,学生不了解

   现在读研究生成本也高,学生读研也比较慎重,一般都想找个大老板跟着,大树下头好乘凉。年轻硕导刚上路,知名度有限,很多学生根本就不了解老师的情况,没有接触,当然谈不上了解,自然而然更不可能选择年轻硕导做导师。像我两个朋友这种情况,摸着良心讲,如果有学生慧眼识“师”,跟着他们,将来收获的东西肯定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料。你想,这两人都还处在科研的爬坡阶段,许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招到研究生,简直比亲生儿子还觉得亲,只要研究生想学,有能力学,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手把手的带着上路。可惜,这个情况只有我知道,那些年轻的本科生都不知道。

二、     外校过来,没有历史积淀

这两个朋友有个共同的特点,从本科到博士后一天都没有在目前工作的学校待过,老师和同学都不在自己工作的圈子,让别人了解还需要漫长的过程。其实,站在我的角度来说,我们学校要发展,就是要多引进点这样的人才,这样才能降低近亲繁殖的概率,促进学术的交流。但是,道理虽然是这样,对于具体的当事人而言,个中的艰辛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我是十分清楚他们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付出了多少的代价。真正从事科研的人都很清楚,一般做科研很出色的人,在交际上并不一定是他的特长,因为他很多时间都用来做实验,算数据,或者在思考,肯定不可能花多少心思在人际关系上,如果他没有改换环境,比如博士毕业就留在学校做科研,那还可以借助原来的关系开展研究,不用他费心,但是如果他换了环境,那他肯定需要用一段时间做出成绩,让别人了解。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这两个哥们在研究生招生中都比较吃亏。

三、     学生具体情况制约+自我推销不够

其实这两人也不是没有自我推销。他们都在上本科生的课,也注意在上课之余多跟学生交流,希望能发现点可造之材去培养一下。可是,比较尴尬的是,如果真的是可造之材,一般都想更上一个台阶,读研究生都考虑去国内更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或者申请国外名校。比如其中一个家伙指导本科生就发了SCI论文,跟学生也很聊得来,结果学生本科毕业保送去了国内这个专业更好的学校,虽然学生自己也觉得有点舍不得老师,但是为了前程,也不得不忍痛分离。还有一个情况就是,现在学风也比较浮躁,认真学习,有志于科研的学生越来越少,尤其是那个从事基础研究的哥们,简直为发现不了人才而苦恼,因为多数学生压根就不想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所以,虽然我题目写了自我推销不够,事实上也没办法自我推销,手上一大摊事情,千里马又难觅,所以才会出现研究生招生不理想这样的尴尬的事情。

这三点就是我简单想到的,我相信科学网上的朋友还有更多的看法和观点,大家都可以分享一下。如果有年轻的朋友,尤其是有志报考研究生的本科生同学有机缘看到我的这篇文章,我真心希望你们在报考研究生时候,多分析,多思考,多了解,不要害怕报考这些“小导师”,不要去忽略年轻的硕导,很多时候,你们跟着这些年轻硕导学到的东西远远比大牛们多的多。

牺牲午休时间仓促草就,没审阅过,欢迎大家指出文中表述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错别字。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3906-785813.html

上一篇:培养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下一篇:堂堂市长,跪地拉票!?这种官不当也罢!
收藏 IP: 125.71.200.*| 热度|

41 王善勇 徐大彬 魏武 杨正瓴 文克玲 陈沐 李天成 张忆文 张能立 喻海良 彭真明 唐凌峰 程智 汪晓军 王康建 邓伟胤 马国明 肖振亚 关法春 蔡庆华 王永林 高绪仁 郭胜锋 赵美娣 聂广 蒋继平 唐常杰 蔡小宁 强文丽 李平康 李侠 李斌 罗帆 张海霞 郑小康 李庆祥 徐长庆 zhouguanghui xiangyu123 Majorite liangz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