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了不少感恩科学网的帖子,有些感触。我是去年11月25日来到科学网的,原因是在媒体上看到程代展老师那篇著名博文。感恩的话我不想多说,我倒是很想给大家聊聊在这里认识的一些人和分享我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说的是蒋继平老师。现在他因为一些原因不怎么在这里发博文了,我记得科学网上还有老师发帖请蒋老回来喝茶,可惜蒋老回来几天又不见,估计是请喝的茶不好,别处有更好的茶喝。没见蒋老师的博文,我还是觉得有些遗憾。不管怎么说,我刚上科学网的时候,看的最多的就是蒋老师的博文,蒋老师最大的优点就是每个评论必回,让你觉得很被重视的感觉。我记得有一次出差在外地宾馆里,夜里睡不着,2,3点都还在看蒋老师的博文,看到自己喜欢的都会评论,每次评论后几分钟他的回复就过来了,让我当时觉得很诧异,蒋老精力这么好?夜里两三点也不睡觉?后来才反应过来,我这里是夜里两三点,蒋老那边可是美国,是早上!在科学网上看到有博友说蒋老啰嗦,我觉得罗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在他的博文里找到我想要的东西,我喜欢就好了。可惜,蒋老不在这里发博文,一声叹息。
然后我想说的是李维音老师。记不得是怎么认识李老师的,一般我关注某人,首先是关注他/她的文章,然后也会顺便了解他/她的身份,喜欢他的文章才愿意去了解这个人,如果不喜欢,就把这一页迅速的翻过,再去寻找感兴趣的人。最让我惊讶的是李维音老师是李健吾先生的女儿,我们中学课文“雨中登泰山”的作者,名人之后固然让人肃然起敬,最让我佩服的还是李老师身上那股精神气,那种老一辈知识分子严格自律,忧国忧民的情怀。一个快80岁的老人,还会登陆科学网,把自己人生的经历与我们这些青年后辈分享,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深深的热爱和思考,怎能不让人动容?我有一篇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3906-638072.html),很大程度是为李老师而作,虽然没有被加精,但是得到她老人家的认同,我感到非常满足。
李老在科学网上最后一篇博文是4月6日发的,有一个月没更新了,李老,您还好吗?
我还要说说李明阳老师。李老师是去年11月来科学网的,比我稍微早几天。现在他是科学网的名博主了,嬉笑怒骂皆文章,处处能在他的博文里读到对生活的思考,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我曾经开玩笑问他:“你是一个理工科的知识分子,怎么什么你都懂?”我从未在生活中见过李老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对他很信任的感觉。我曾经在给他的短消息里谈过我具体的生活现状,我对所处环境的一种感慨。李老师这样回复我:“韩老师,感谢你的一直支持和信任,祝新年好!我一直认为,在个人命运的诸因素,自己至少能够把握一半。做好自己能够把控的,适应不能改变的,就能够问心无愧了。”这段话,我一直保存在信箱里没删,不因为别的,只因为这样一个素昧平生的朋友,对你关于生活的疑问给出了真诚的回应。
李老师,期待您更精彩的文章。
有一个人我必须要提,而且我敢保证科学网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他的名字出现的频率实在太高,那就是喻海良博士,我称之为海良兄。海良兄是一个有争议,有才气的人物,这点不需要我多言,对我而言,海良兄是渴望在生活中能结交的朋友。我有一个习惯,如果关注一个人,一定会把他发在科学网上所有的文章都找来读一遍,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大概了解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否是我愿意关注的对象。许多的人只看到海良兄在文字里表达出的一个个思考,而我,在他的文字背后,我还看到一个敢爱敢恨,有血有肉,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形象,我不想说出为什么愿意这样评价的原因,因为这是我在他文字里感受到的。海良兄的坚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曾经让我在看到他博文的时候潸然泪下,我从未告诉过他我曾经被他感动过,我只是告诉我老婆,我说:“有一个朋友我很佩服,很优秀,很坚强。”我写出这段文字,绝对不是想要海良兄要给我什么回馈,我只是问自己的内心,这是不是我感受到的?这是不是我想要表达的?
海良兄,相信你会更幸福,另外,关心你一句:有对象了吗?要不要哥们给你介绍?
大彬是我的兄弟,是我很欣赏的一个人。我对他的熟悉,是看到他的博文:“曾想一刀捅了室友。(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57244&do=blog&id=680729)”我给他留言,他给我回复,了解日益加深起来。最近总是听到很多媒体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正能量”,在我眼里,大彬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正能量的人,在他的身上,有着火一般的生活激情,那种藐视困难,直面生活的坚强勇气。曾经有博友在我的博文下留言,说怀疑博主是不是一个理想化的人,其实不用怀疑,我本来就是。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复杂的生活过滤了,那些在冥冥之中上天安排我会认识的人,我都在等待他们的出现,大彬,就是其中的一位。
还有许多给过我感动,吸引我停留的博友,这不是一篇表扬文章,所以我无法一一列举。但是我还是想多说几句,长久以来一直关注我的曹聪老师,总是支持我的博文置顶,尽管很多我都是仓促草就,纯属自我娱乐的作品。严谨认真的刘庆生教授,您的博文让我收获良多,您的学者风范也让我折服。刚加为好友几天的张海霞教授,做一个独立自由的教授是您一身追求的目标,教授我可能做不成,做一个独立自由的人,这是我内化的自我要求,尽管我为了现实的生存,也需要戴上面具伪装,可是我的心里,知道这个世界该怎么样,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北大,不仅是您的精神殿堂,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有孔庆东(他是有一个争议的人,但绝对不是“*左”两字就能概括的),也有贺卫方,有钱理群,有摩罗,余杰,还有被国人千夫所指的范跑跑,我曾经还和他一起喝过茶呐。
搞哲学的李侠老师,“民科”陈楷翰老师,美女陆雅莉老师,赵美娣老师……
打住打住,实在不能再提名字,再提就变成CCTV的感谢晚会了。
科学网实在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往来的皆是鸿儒,也混杂着一些像我这样的白丁,但这些都没有关系,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你的身份,而是在意你说了什么。所以我热爱这个地方,甚至超过我时常去的关天茶社,学术批评网等文科知识分子居多的地方,说句实话,身为一个文科人,尽管我对有些理工科知识分子开出诊治这个社会的良方不敢苟同,对他们就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我还是觉得,实业救国,踏实科研可能在目前的环境下能起更大的作用。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被阉割了的太监是无法发出正常男人声音的,当我们每个人的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的时候,我们所做的,除了噤声就只有符合。所以,我对当下大学的文科教育,文科知识分子,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尽管,也还有那么一些敢于直言,勇于思考的知识分子,但是,当我们连最简单的对错都不敢去面对的时候,一切的课题,论文,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高华,青年早逝学者张晖的文章,有几人能读到?当我们中的多数人不能自由阅读的时候,全民的愚昧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怜我微薄的薪水,在给孩子买奶粉以后,连香港,台湾出版的书都买不起几本(那边的书确实比较贵,动不动一本书就几百块)。
因此,科学网的多数博友们,你们是幸运的,因为你们研究的是理工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