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伊始,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对教学环节进行规范化的文件。围绕教师如何调课,我所在的学院教师QQ群展开了一场小小的大学教育本源的讨论:大学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考试应该考什么?争论的实质在高等教育的定位:与社会同流合污还是孤芳自赏?
一、与社会同流合污型
针对高等教育重心过高、内容与社会脱节严重的弊端,很多专家指出,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实践环节上与社会紧密结合。简单地说,就是社会需要什么,大学就办什么专业,传授什么内容。自然,不少学校将这种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富人喜欢高尔夫运动,于是就开设高尔夫球童专业;有钱人老了,需要美女的尽心护理,高级合理专业在很多医学院校大行其道;权贵虽然朝三暮四,但骨子里还保留着封建社会三从四德遗毒,于是培养淑女的女德班开始粉面登场;当今社会权、钱盛行,于是各种职场厚黑学、投资理财课程风靡校园。 本学期初,大学女生失联现象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于是女子防身术开始在校园出现。更有甚者,很多大学周围商贩云集,大学校园广告遍地,香车美女满街跑,富豪权贵到处招摇,大学俨然成了市场、商场、官场。
二、孤立于社会的灯塔
欧美的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教会,本是修身养性、培养灵性的地方。后来,才逐渐地加入现代自然科学的内容。在现代大学举办之初,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距离,就像俗世与尘世的分界线一样泾渭分明。即使在现代,独立办学、远离意识形态与政治干预,仍然作为很多西方大学的办学方针。
民国时期,即使在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国情背景下,很多教育家也秉承“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办学理念,刻意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这种办学理念下,民国的高等教育在极其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仍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取得一批让世界瞩目的成果。
三、当今高等教育的困境
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方面必须具有公益性、前瞻性、向导性,而且必须考虑对人的心灵属性进行正面熏陶的重任。因此,与社会水乳交融、沆瀣一气的做法并不足取。然而,中国学生的读书目的、中国家长的功利动机,决定了大学教育也不能与社会完全隔绝。
目前的现状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试内容这些“知”的方面,大学教育与社会“两张皮”现象严重,然而,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这些“行”方面,大学与社会又是同流合污。高等教育的很多乱象,归根到底是知与行的严重背离、思想教育与实际行动的南辕北辙。如何做到大学教育与社会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大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