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垃圾论文的价值——大学生毕业论文环节的存废之争 精选

已有 19618 次阅读 2019-5-16 14:3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垃圾论文有什么价值?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幼稚:论文的核心是创新,质量低劣论文、虚假论文、重复论文、剽窃论文等垃圾论文又有什么价值呢?然而,把垃圾论文的适用范围局限于本科生、大专生等大学生身上,好像有没有那么简单。

      按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生产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导教师、毕业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多多少少付出了一定的体力、脑力劳动,实验耗材、论文打印、书籍购买、水电供应的消耗,也可以用具体的货币衡量。因此,普通院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虽然大部分质量不高,或者说可以用垃圾论文来衡量,怎么能说论文没有价值呢?然而,用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原真性来衡量,这些论文的适用价值很低,甚至大部分为零。这些打印出来的论文消耗不少林木,造成资源浪费;储存在电脑和网络空间的论文占用了虚拟空间,造成电子空间污染。没有使用价值的论文,与垃圾又有何本质区别呢?

      凭心而论,如果绝大部分普通院校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有价值的话,那就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多多少少得到了第一次也是大学唯一的一次文献阅读、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的综合训练,零基础的科研能力有所提升。但这点唯一的收获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弄虚作假、买卖论文、假冒伪劣,这种道德的代价是难以用货币测度的。

       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的原因在于,在以就业为求学目标的社会氛围制约下,大学扩招导致生源质量急剧下降,科研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模式引发教师轻视毕业设计,最终导致大学生的素质与规范性学术论文要求存在的巨大差异。说白了就是,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素质,难以完成一篇规范的毕业论文。

       规范的学术论文其实对写作者的要求是极高的,文献阅读与分析、数据采集与实验、图表的制作、论文的撰写、英文摘要的翻译,缺一不可。而反观大学生的课程设置,所学的课程虽多,但大多浅尝辄止;课程体系散乱,宛如支离破碎的一盘散沙;实习、实验、实践停留于走马观花,距离真正的生产实践十万八千里;英语学习N年,却基本没有阅读过一篇外文原著;数学学过多门,却很少用之去解决一个行业实际问题;语文学习了多年,但写的东西大多拷贝、粘贴、复制的拼凑制作。不言而喻,以这样的知识水准,去从事毕业论文,实在是困难重重。

       以低劣的水准去完成高大上的论文,唯一的途径是当且仅当指导教师愿意付出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去补齐学生所缺的N多短板,并且毕业生愿意以极大的主动性、大量的时间投入去从事毕业论文。然而,以目前的大学考核机制、就业为导向的国民求学目标,愿意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付出大量心血的教师是小概率事件,除了少数保研、推免生外,愿意放弃考研、求职、实习、考碗而专心致志从事毕业论文的学生也是小概率事件。两个小概率事件一相乘,就可以知道毕业论文水漫金山的比例有多大了。既然在现实语境下,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达不到要求,在有关主管部门的毕业论文要求如此之高、检查监督抽查力度又是如此强悍背景下,大部分学生毕路论文都能顺利通过,其中的秘密只能说是大家都不愿意戳破的皇帝的新衣了。

       记得从小学起,每年都有政治课,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似乎是政治课反复灌输的真理。然而从教数十年,在科教领域,看见多的是简单粗暴的文件、脱离实际的口号,很少看到这两个原则被深入贯彻至落地生根的实例。例如,大学扩招已经将近20年了,在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走向普及前提下,大学生毕业水准是否还能维持精英的水平?在以就业为求学目标的社会文化很难短期扭转前提下,毕业求职季节强迫学生全身心投入毕业设计是否具有可行性?不分学校档次,专业性质,一刀切地强化毕业论文质量是否实事求是?

      一个不成熟的建议,与其玩这种浪费资源、降低大学生道德水准、制造垃圾论文的游戏,还不如实事求是,分门别类地制定大学生毕业环节要求:对于一流大学,以毕业论文为学生毕业的主要测度标准;对于一流学科院校,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通过者授予荣誉学士,其他学生毕业环节可以大作业代替;其他院校,包括三本、职业院校,不提倡学生提交毕业论文,主要以实习报告、兼职体会替代。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1179401.html

上一篇:国基面上项目评审印象三四则
下一篇:从论文看质量:面临崩盘风险的本科教学
收藏 IP: 180.102.204.*| 热度|

34 王从彦 王世通 郑永军 罗娜 梁洪泽 李毅伟 张国宏 吴嗣泽 李东风 杨正瓴 张江敏 张成岗 周春雷 杨顺楷 谢力 黄永义 王卫 张骥 叶建军 王林平 江克柱 张拥军 周忠浩 秦伟平 程强 余钧 彭美勋 侯雄坡 孙志鸿 姚伟 胡新露 万仁甫 霍天满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0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