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大剧院中心建筑为独特的壳体造型,高46.68米,地下最深32.50米,周长达600余米。壳体表面由18398块钛金属板和 1226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壳体周围是面积达3.5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及由大片绿植组成的文化休闲广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1938年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冈戴昂,毕业于法国高等工科学校(1961年)、法国道桥学院(1963)和巴黎美术学院(1968年)。1967年,他设计了圆形的巴黎戴高乐机场候机楼。从此,作为巴黎机场公司的首席建筑师,他设计了尼斯、雅加达、开罗、上海等国际机场,日本关西国际机场的基本概念也出自安德鲁之手。他参与过许多大型项目的建设,像巴黎德方斯地区的大拱门、英法跨海隧道的法方终点站等。1999年,安德鲁领导的巴黎机场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经过两轮竞赛三次修改,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中36个设计单位的69个方案中夺标。1999年7月,获选为最终的建设方案。安德鲁曾说“我想打破中国的传统,当你要去剧院,你就是想进入一块梦想之地”。安德鲁这样形容他的作品――巨大的半球仿佛一颗生命的种子。“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就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鸡蛋壳’,里面孕育着生命。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 不仅美化了大剧院外部景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 共融的理念 . 在国家大剧院这个世人瞩目的项目建设上,安德鲁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对此倾注了巨大的心力。他们不仅在建筑方案上几易其稿,而且对壳体钢结构从制作到安装,从结构的整体稳定到节点的细部处理,作了详细的考虑和详尽的计算。当我们揣摸着洋洋万言的技术要领书和厚达数寸的结构验算资料,深感到法国同行们对这一精品工程的厚望。或许,其中还包含着对中国建筑施工能力的一丝疑虑。
这种疑虑,并非毫无道理,因为这毕竟是中国国内所仅有,乃至世界上亦屈指可数的巨型钢结构壳体。其长达 212米,宽为143米,高至45米,由一组顶环梁、148榀弧形梁架和内外各42道环杆组成,重逾6000吨。巨大的穹顶内部没有一根立柱,却包含着歌剧院、戏剧院和音乐厅三幢混凝土建筑,结构形式及施工环境之特殊,确实给施工建造出奇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