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生活的5个“一点”
童亨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快乐生活(happylife)是每个人的追求,也是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快乐生活?”是人类一直研究的课题和学习内容,已有很多研究成果,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和史丹福大学开设了“快乐生活”相关的专门课程。快乐存在多方面的控制和影响因素,人们对快乐生活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己的经历、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快乐生活的5个“一点”:①物质的欲望低一点;②精神的追求高一点;③对别人的期望低一点;④胸怀宽广一点;⑤童心有一点。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1、物质的欲望低一点基本的物质需求(如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是人生活的基础,是必需的。没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人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快乐生活。因此,快乐生活是建立在物质基本需求满足的基础上的,没有基本的物质条件,快乐生活就成为无本之源和空中楼阁。这是本文“物质欲望低一点”的前提条件。
然而,在科技和生产力高度发达、大部分人的物质生活能基本满足的现代社会,按照笔者的观察和分析,对物质的贪求(或奢求)是人产生不幸的重要根源。包括1)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而无法实现产生的痛苦;2)在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而忽略身体而导致对健康的伤害产生的痛苦;3)对物质的贪求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反过来给自己造成的痛苦;4)不择手段(如触犯法律)地追求物质而受到惩罚产生的痛苦等。
从科学上理解,人对物质的需求是必须的,但实质的需求又是有限的。过度的占有有时不仅无益而且有害。食物(如蛋白质)是人体的基本需求,但过度摄入(超过人体的需要)是有害的。观察发现,人们对物质的贪欲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按照笔者的理解,人们对物质的贪欲来自内心,有现实、历史、人性本身和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原因。现实的原因主要来自对比,特别是由身边和关系密切人群(如同学、同事、朋友、邻居挣大钱、住大房子、穿戴奢侈品等)带来的强大刺激,如俗话说:“人比人,比死人”,现实中,对比产生的影响是最强烈的。历史的原因是我们国家的大部分人群经历了数千年的贫穷历史,贫穷带来的不良感觉已在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且可以说已经写入基因。即使已十分富裕,但还是不放心,还要拼命地追求物质(挣钱)。不仅要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还要让子辈、孙辈等也衣食无忧。就像沙漠中快渴死的人,水已经喝得足够了,但还想喝水。贪欲是人的本性,如不加以限制,就会产生“欲壑难填”的结果。“人之初、性本善”,千百年来,国人受之熏陶,不愿或不能直面“人本性是自私的和有贪欲的”这一科学认识。另外,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还与不够完善的保障制度有关,导致国人对物质存在普遍的忧患心理,恨不得短期挣的钱够一辈子或八辈子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对物质的贪求虽然有客观因素,但主观因素是主导的,主要来自内心。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比如达到小康生活)的前提下,通过内心对物质需求的科学理解,降低物质需求的欲望,可以提高快乐程度。“知足常乐”就是先知对这一方面的简洁和精辟的诠释。
2、精神的追求高一点快乐(或幸福,happiness,本文这两个词基本同义)是内心的一种体验或感受,属于主观精神的范畴。按照笔者的理解,快乐存在3个层次:“需求满足型”——基础层次(物质层面);“社会认同型”——第2层次(客观精神层面);“自省式”(成长和成就带来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第3层次(主观精神层面)。
物质需求的基本满足是快乐的基础。研究表明,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以后,幸福感并不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增长,而与物质财富的增长无关。《读者》曾经报道过美国的一个研究成果,4万个美国人的样本调查统计表明,人的幸福感与物质财富的拥有程度无关,拥有不同物质财富人群的平均幸福程度大体是一致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
“社会认同型”快乐是人的作为(言或行)被社会认同后产生的幸福感。如学生学习取得好成绩受到表扬、体育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受到嘉奖、做了好人好事受到好评、高尚的人格或人品收到美誉、学者论文的发表、职务或职位得到晋升等等。社会认同型幸福是人的作为(言行)完成后在社会上带来良好反响后作用于个人的结果,属于客观精神的范畴,是幸福的重要源泉。
“自省式”幸福指的是人在成长和成就过程中产生的幸福感。根据笔者的观察和理解,人的成长和成就均能产生幸福感。人通过学习而成长,成长能产生快乐笔者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笔者有一个几个月大的女儿,她每学会做一件事情(如能翻身、学会发一个音、能控制着伸手掌和握拳头、能自己扶着站起来等动作)就无比兴奋。这种快乐完全发自内心,没有受外界的支配和影响,笔者称之为“成长的快乐”。“成就”这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完成任何一件有积极意义的事都被称为成就,如投篮入框、钓鱼上钩、打了一个好球、做出一道题,完成5km步行、锄完一片地、收获一片庄稼、画完一幅画、写完一篇文章、推导出一个公式、完成一个发明、有新的科学发现等等。根据笔者的体会和理解,完成任何上述这些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内心都能产生快乐的感觉,快乐程度与成就大小的自我认知程度有关,完全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与物质世界无直接关联。
成长和成就产生的快乐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与外界(社会)无直接关联,笔者为此称之为“自省式”快乐。“自省式”幸福和马斯洛的“自我价值实现”产生的幸福具有相似之处,但内涵更为丰富。
“自省式”和“社会认同型”快乐经常是相伴相随的,但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方面,并非必然连在一起。现实生活中经常有很大的成就不被认可或迟到认可的实例,也有很多没有很大成就但被社会高度认可的案例(通过非正常手段或社会评价不公正造成)。与“社会认同型”相比相比,“自省式”幸福一方面与外界无直接关联,受控于自己,属于主观精神的范畴,另一方面也比较持久。基于这两个方面,笔者把“自省式”快乐(幸福)置于快乐的最高层次。
“自省式”快乐和“社会认同型”快乐的源头属于精神的范畴,是没有穷尽的,上不封顶(图1);而“需求满足型”快乐的源头属于物质的范畴,而且很容易封顶(图1)。这是“精神的追求高一点”获取快乐生活的理论基础。
图1 幸福指数与物质和精神财富关系示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可以是相伴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如人合法、合理地挣钱、做企业、经商成功后,既获得了物质财富,又获得了精神财富。但也有很多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相矛盾的实例,这里不再赘述。
3、对别人的期望低一点对别人(特别是关系密切的人,如家人、同事、朋友、亲戚)的期望和要求过高而得不到满足和实现而产生不快乐(不高兴)的现象十分普遍。如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而导致的失望情绪、向亲朋好友借钱或求助没有到达自己的要求而不满、同事间合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抱怨对方贡献少和(或)回报多)。这里有一个很鲜活的实例,我认识一个人,交友很广,亲朋好友中有钱的很多。他们家的孩子结婚时,收到了很多大红包。结果有一个关系很近的有钱人给了个6000元的贺礼红包。按常理说,这贺礼红包已非常大了,但他们却很不满意,并由此产生了隔阂,原因是他们期待能拿到20000元左右的红包。类似这样的例子估计大家都碰到过,让人很是感慨。
与人相处、合作和交往过程中,面对同样的结果,期望高了,伴随的是失望和不满;期望降低以后,则能带来满意甚至惊喜。这个逻辑很简单,很实用,但很多人却不容易想到和做到。“对别人的期望低一点”是快乐生活的源泉之一。
4、胸怀宽广一点被人误解和受委屈、作出成绩不被认同、受到不公正待遇等,每个人都难免碰到。如果处理不当,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感觉不快乐。这时,人胸怀的宽广程度,直接影响不良情绪产生是否成熟及其强烈程度。
人的胸怀的拓展是人内心不断修行的过程。按照笔者的理解,人随着视野的不断拓展,阅历的不断增加、精神追求的不断提升,胸怀就会得到不断的拓展。“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古人对宽广胸怀目标的最好诠释。
太看重眼前的利益,斤斤计较,是胸怀拓展的大敌。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当时很看重的一件事(感觉受到委屈、不公正待遇),随着人生视野的不断扩大、内心修养的不断提升,会觉得当时是多么幼稚。按照笔者的理解,多考换位思考、多与别人沟通和交流、多增加人生阅历、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等均有助于拓展胸怀。
受到委屈、不公正待遇等,本身是一件不幸的事。如果自己再产生不良情绪,等于雪上加霜。拓展胸怀就是尽量做到“不要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5、童心有一点“童心有一点”是指“内心对世界具有好奇心”。婴幼儿-儿童时代,人类普遍对世界充满好奇。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以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好奇心不断减小。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成年人的好奇心甚至有“幼稚”和“无知”之嫌。殊不知,好奇心是人类学习(成长)的重要动力,是快乐的重要源泉。
按笔者前面的论述,成长能带给人快乐(“自省式”快乐中的“成长型”快乐)。人类的成长按笔者的理解可以划分为“主动型”(内心需求驱使下的成长)和“被动型”(外界压力驱下使的成长)两种。“被动型”成长往往具有双面性:既有快乐的一面,又有痛苦的一面。而好奇心驱使的成长是典型的“主动型”成长,快乐占主导。这是好奇心是快乐源泉的立论基础,也是快乐生活中“童心有一点”的立论依据。
由于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局限性和其它各种世俗(如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好奇心并非总能得到满足。与任何事情不能走极端一样,“好奇”也得有个度,不能太钻牛角尖,否则会导致“好奇心,害死人”的结果。
上述5个一点是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5个方面,是乐观人生的重要组成和具体体现。实现快乐生活是人生智慧的重要体现,是一不断修行的过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