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亨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摘要:智商是衡量人智力水平的重要参数,其变化特征和规律长期受学术界和普通民众的关注。按照目前的主流观点,遗传是个人智商的决定性因素,是相对固定的。笔者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推测人的智商在后天可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智商”的概念和数学模型,阐述了智商后天会发生变化的原理,并提出提高智商的建议方法,供有关人士参考。
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即IQ)是智力商数的简称,是衡量人在同年龄段人群中智力相对水平的定量参数(人的智力测验成绩与同年龄人群测试平均成绩相关的参数)。
谁是智商概念的提出者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lfred Binet)被公认为第一个智商测量方法(智力量表)的创立者。根据他在二十世纪初创立的这套智力量表,将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根据这套测验,大多在85到115之间。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 Wechsler)的观点,智商是个人在同一年龄人群中智力水平的相对值,并呈现正态分布(周和岭,1999)。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智力水平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但智力水平只要在同年龄人群中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智商值就保持不变。
按照韦克斯勒的观点,并按最高智商150(最低智商为50)、世界上同一年龄的人为一亿来计算,本文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智力水平进入世界同龄人中 ①前1/101.55 (约前3%)的行列,智商不低于110;②前1/103.1 (约前1‰),智商不低于120;③前1/104.65 (约前十万分之三),智商不低于130;④前1/106.2 (约前百万分之一),智商不低于140。按照这个模型,可以估算出目前全世界智商高于120、130和140的人数分别约为7,500,000、250,000和7,500人。若认可我国目前的高考是衡量智力水平的可靠标准,那么根据高考成绩的排名就可以估测得到每个考生的智商值(如一个省的考生为1,000,000人,则省状元、进入前约30和1000名的考生智商分别不低于140、130和120)。
按照目前的主流观点,人的智商主要与遗传相关(与生俱来的);另外,饮食、体重、环境、药物等因素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王新良和侯红艳,2008)。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智商是相对确定的(智商是一个相对静态的参数)。而笔者通过观察和分析,推测一个人的智商是可以不断变化的,并进一步提出了“动态智商”的理念。下面从现象和原理两方面来说明。
遗传是智商的重要因素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现象说明并非是决定性因素。
中国实施计划生育以前,很多家庭都有很多兄弟姐妹,他们的遗传基因应该是大体类似的。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受教育的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很多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女性甚至不识字),结果在数十年后,兄弟姐妹间智力水平呈现出根本的差异(特别是兄弟和姐妹之间)。
据报道,有一个婴儿被狼抚养成人(狼孩),被发现时已有十几岁,但智力水平还相当于婴儿(不会说话,更谈不上计算和逻辑思考)。
“伤仲永”是一个智力退化的经典历史故事:儿时的高智商退化为成人时的平庸。
还有很多大器晚成的故事,这里讲一个笔者亲闻的案例。笔者2014年从旧金山回国的飞机上碰到了一个比较传奇的少年(22岁),她出生于一个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父母都是成都工商系统的干部),小学和初中时贪玩,成绩很差(她本人自述),没有考上普通高中,之后她父母把她送到一所外国语学校。期间她开始努力学习。但毕竟由于基础太差,毕业时只好申请去了美国加州的一所教会学校。再经过两年的发奋,竟然以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被伯克利加州大学录取。笔者碰见她时,她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已上学一年有半,从她飞扬的神采、谈话的内容、自信的表情等方面,充分体会到她是一个高智商的人才(笔者可以想象她这六七年努力的程度),很有发展前途,很难把她与小时候的差生联系起来。当时笔者就对此事件很有感触,认为是“动态智商”的良好案例。
上述均是智商可以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典型案例,实际上这样的实例是不胜枚举的,相信善于观察和喜欢思考的读者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考虑到这种情况不是偶然出现的,表明人的智商在后天可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动态智商)。
根据笔者先前的认识(童亨茂,2018),“自适应性”是人类个体的基本特性(另一个基本特性是惰性)。
人类的思维活动表现为对世界(物质世界和客观精神世界 )的感觉、认知、实践和感悟,笔者将其概括为“感”、“知”、“为”、“悟”4个字。“感”、“知”、“为”、“悟”的能力越强,智力水平(智商)也就越高。
随着人类个体观察世界的广度不断拓展、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加、思考的深度不断加深、实践的数量和质量的不断增加,大脑在不断实现自适应的过程中实现高位平衡(童亨茂,2018),其机能就会不断增强(如沟回数量的不断增加、结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脑部血管更加通畅等),智力水平也就不断提高;反之,不爱观察、不愿学习、懒于思考、不去实践,大脑在不断实现自适应的过程中机能不断退化,直至能维持基本的代谢,智力水平也就不断下降,甚至到达一般哺乳动物的水平。由于惰性是人的天性(也包括大脑等各种器官),在没有客观压力和主观追求的情况下,智力退化是自然的趋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人智力的相对水平(智商)是可以发生变化的,由先天(遗传因素,用G表示,即遗传智商)和后天因素(用A表示,后天智商因子)联合决定,而且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都是独立发生作用的,可以用下式表达:
IQ=f(G,A),比如IQ=(G×A)0.5 (1)
其中遗传智商G和后天智商因子A取值范围都是50~150。
对于一个确定的个人而言,遗传智商G是固定的,而后天智商因子A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公式(1)可以称之为动态智商的数学表达式。
按照公式(1),一个遗传智商最高的人(G=150),经过极端的退化(A=50),智商会变成86.6;反之一个遗传智商最普通的人(G=100),经过极端的进化(A=150),智商则可以变成122.5。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饮食、体重、环境、药物等因素均会影响智商(王新良和侯红艳,2008),均是后天智商因子A的影响因素。而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因素外,大脑使用情况则是另一大重要的影响因素。
按照笔者身体机能进化的“磨养之道”思想(童亨茂,2017),大脑机能进化的影响因素也可以概括为“磨”和“养”两大方面,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饮食、体重、环境、药物等因素可以纳入到“养”的范畴,除此之外,“养”的因素笔者认为还包括体育运动、心肺功能、供脑血管机能、睡眠等方面。从本质上讲,“养”的因素可以概括为大脑的后勤保障(大脑活动所需的养分和氧气)、环境以及大脑的休息等三大方面。考虑到饮食、体重、环境、药物等因素对智力的影响已有较为系统的研究(王新良和侯红艳,2008),本文重点阐述体育运动、心肺功能、供脑血管机能等方面的影响。
体育爱好者或多或少由这样的体会:适量的体育活动后,人感到特别轻松。究其原因是,体育运动后,血液循环加快。加快了的血液循环,对大脑同时也是一种滋养(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氧气),尤其是停止体育活动后到心率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期间。心肺功能强、供脑血管通畅也可以为大脑的思维活动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包括饮食、体重、药物等因素都属于后勤保障的范畴。
睡眠和环境的影响比较显见,本文不再赘述。
“磨”的因素可以简单地用脑的积极程度,即表现为“感”、“知”、“为”、“悟”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积累的程度。其中,“感”、“知”、“为”、“悟”是大脑精密关联的思维活动,其中“知”是核心和关键。
“知”是大脑“思维桥梁”(童亨茂,2010)构架、加固和链接的过程,是通过学-习-研有机融合的途径来实现的(童亨茂,2019)。随着“思维桥梁”构架、加固和链接过程的不断持续和“思维桥梁”体系的不断完善,“知”的能力就不断变强,同时产生大脑的兴奋感(兴趣的本质),并带动“感”、“为”、“悟”能力的不断增强,结果智力水平也就不断提高。
简单地讲,智力水平的提升是通过不断地践行“磨养之道”来实现的。“磨养之道”强调“磨”和“养”的科学配置。以下是智力活动践行“磨养之道”的几个要点:
1)长期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是激发大脑思维活动的重要原动力,满足好奇心的过程就是认知得到深化的过程。对于青少年儿童而言,都有不同程度和好奇心,主要加以保护和鼓励;而对成人而言,长期保持好奇心笔者认为是在是太重要了。
2)循序渐进
“磨”(脑力活动)的强度一定要视个体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否则,突然一个阶段用脑过度会造成大脑不可恢复的伤害,这是一定要尽力避免的。这个“度”如何把握,这是个人的智慧。
3)“磨”-“养”结合
“磨养之道”强调“磨”“养”结合。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后,一定要有一个让大脑休养生息的过程,其中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体育运动是其中最好的方法。
4)持之以恒 践行“磨养之道”需要持之以恒,是终生的事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难修成正果。
5)信念坚定
“磨养之道”适合所有的人群(不论年龄和性别),只要“磨”-“养”合理配置、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大都能达到智商提升的目的。
6)目标明确
目标是践行“磨养之道”的灯塔,能指引人不断前进去提升智商。
笔者预计,认知能力将成为未来世界的核心竞争力,并对个人、团体和国家都适用。笔者相信,国人只要坚定“动态智商”信念,不断地践行“磨养之道”,中华民族的智力水平将不断提升,未来在世界上的核心竞争力将不断增强,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童亨茂,2017,从“养生之道”到“磨养之道”. 科学网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05381-1032592.html.
童亨茂,2018,身体健康的“低位平衡”和“高位平衡”. 科学网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05381-1097296.html .
童亨茂,2019.“思维桥梁”的特性及“学—习—研”融合的教学思想. 中国地质教育,No.2:22-27.
童亨茂,刘瑞珣,2010. “思维桥梁”理念及其在地质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地质教学,No. 3: 5-8.
王新良,侯红艳主编,2008.儿童健康红宝书 学龄儿童篇: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周和岭编著,1999. 医学心理学原理:人民卫生出版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