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化的人类文明与总体退化的人类个体
——问题与对策
童亨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光看这个题目,很可能遭到拍砖:这不是矛盾吗?而且与进化论也不匹配呀(初看上去好像如此)!但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和广泛的交流后,发现的确如此。有兴趣的朋友请看我娓娓道来,再发现问题笔者欢迎批评指正。
人类文明不断进化的这一论断估计不会有什么人反对。短短的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半个世纪以来),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天入地、互联互通等都从梦想转化为现实,人类的生产效率、寿命等得到了革命性的提高,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这是都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标志,本文不再详细阐述。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容易、高效:机械及自动化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不断解放出来;计算机让复杂和大量的计算变得十分简单和快捷;现代通讯技术和互联网让人们远程交流变得十分轻松;现代交通让长途旅行变得十分快捷和便利;摄影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融合让遥远的精彩世界可以瞬间呈现的人们眼前;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可以让人们在酷暑中享受凉爽、在严寒中得到温暖,并能方便快捷地烹饪餐食;物流技术的发展可以让人不出家门也可以生活;利用医疗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摆脱了许多疾病的烦恼和痛等等。
由于人体有两个基本特性(惰性和 “自适应性”,童亨茂,2018),人类世界文明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对人类个体而言殊不知都是“双刃剑”: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体能存在退化的趋势;大脑长期不不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深入的思考,智力会发生退化;远程交流让人的情感变得淡漠;人们在享受现代交通工具的同时,下肢存在退化的趋势;迷恋影视作品的人群,欣赏现实精彩世界的能力会不断下降;网络通讯技术给人们带来高效和便利的同时,让时间“碎片化”和认知的“浅表化”;人们在空调房里长期享受舒适的同时,抗寒耐署能力不断退化;长期足不出户的生活会让人体机能整体退化;现代医疗技术让人们摆脱了许多疾病烦恼和痛苦的同时,免疫力会不断下降;丰富的物质生活让很多人得了“三高”等的“富贵病”等等。
当然,人类个体的退化只是总体趋势,并非是所有人。对于热衷于体育活动并长期坚持的人,体能不仅不会退化,而且还会进化;对于从事科学创造、技术发明、产品研发的人员,智能不仅不会退化,而且还会提升。现代社会人类个体的体能和智能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
根据笔者已有的研究分析认为,惰性任性发展和自适应性结合的结果,人体机能(包括体力和脑力)自然就会下降,直到维持人体最基本的代谢,最后甚至会出现连走路、吃饭、呼吸、最简单的思考都很累的情况(童亨茂,2018)。也就是说,从“高位平衡”向“低位平衡”滑落是人体的自然过程(童亨茂,2018)。这也是人在没有压力情况下,惰性任性发展,身体机就能不断变差的内在原因。这样,在充分享受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成果,并让惰性任性发展时,人类个体的退化是必然的。
在人类的文明史中,由于生产力长期处于低下、人们的生活处于特别艰辛的状态持续了太长的时间,能安逸生活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向往,崇尚安逸已成为文化,并认为是幸福生活的标志(尤其是中国及中国文化影响的区域)。
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世界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生产力得到高速发展(当然不同国家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生产力比较发达的地区,普通人们已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生活变得越来越容易。比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在中国对很多普通人而言,安逸生活已不再是奢望,而已成为日常。由于受“安逸文化”的深刻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体质却不断下降,亚健康、慢性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高速发展的经济成就,不仅没有让人们的健康状况快速提高,而且还总体存在下降的趋势,难免让人扼腕叹息!
信奉“安逸文化”同样也造成智力的退化,这在国人身上有一定的普遍性。笔者做过一个试验,问大家一个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问题:走路和跑步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跑步有双脚同时离地的过程,而走路则没有!)?结果初高中生能正确回答的比例远高于成年人。笔者有个感觉,目前,很多国人的智力水平在高中毕业时达到峰值,之后存在总体退化的趋势。
人类个体能否实现在享受科技发展、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避免人体机能的退化?答案是肯定的。
笔者的研究分析表明,只要践行“磨养之道”(童亨茂,2017),让身体代谢向“高位平衡”(童亨茂,2018)发展,人类个体的机能不仅不会退化,而且还有不断进化的潜力。要实现这一点,不仅要充分理解和应用这一思想利器(仔细研读文后的两篇参考文献),而且需要意志和毅力作支撑、科学方法作保障。
人体的机能可以划分为体能和智能。
体能提升的主要方法是体育锻炼。体力劳动虽然也能提升体力,但效果往往不及体育锻炼(原因见后面的分析)。
笔者发现,体能的提升是通过人体(包括各种器官,下同)做功(W=F×S)来实现的:光受力而没有受力方向的位移(比如定睛看电脑、静止负重等),做功为零(W=0),产生劳损;既受力又有受力方向的位移(比如各种球类运动(尤其是乒乓球)、登山、跑步、举重等),产生做功,谓之锻炼。简单地说,身体受力而不做功产生劳损;身体受力并做功即为锻炼,提升体能。下面举一个笔者亲身经历的实例来说明。
笔者是乒乓球爱好者。笔者从新冠肺炎开始在家蜗居半年后,发现小字需要摘掉眼镜才能看清,知道自己眼睛已经开始老化了。刚开始时有点紧张,但很快就想到这是自然规律,而且很多人到这个岁数眼睛早已花了,就坦然接受了这一事实。去年六月份以后,体育场馆不同程度地陆续开放,而且今年开始又可以和校内球友继续打乒乓球了。到今年4月底的某一天,意外地发现不摘眼镜又可以看到近处的小字了(眼睛不花了)。这让我产生意外的惊喜,同时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打乒乓球为什么能让我眼睛恢复正常?
仔细的分析发现,打乒乓球是需要眼球转动最快、晶状体聚焦变化最快的一种体育运动,这都需要通过眼部肌肉的快速运动来实现。相反,同样是用眼,盯电脑屏幕基本上不需要眼球转动、晶状体聚焦也不太需要有明显的变化。上述两种情况(用眼情况的两个端元)物理本质的差异是:眼睛盯电脑屏幕眼部肌肉光受力但不做功(肌肉没有活动),而打乒乓球眼部肌肉既受力又快速做功。进而很快联想到,受力而不做功对身体器官是伤害(劳损);反过来,既受力又做功(体育锻炼)则可以提升身体器官的机能(很多体力劳动做功量都偏小,容易产生劳损)。笔者很快发现,这认识具有普遍意义,对其它身体器官也适用。
人体机能提升、代谢水平提高(身体的较高位平衡)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耐寒、抗暑、抗病毒等能力)也会不断增加。
磨养之道同样也适用于人智力的提升。其中的“磨”就是不断地使用大脑,包括不断地学习(阅读)和深入的思考;“养”主要靠充足的睡眠来实现,另外体育运动也可以很好的滋养大脑(体育运动时,高速的血液循环同时可以给大脑提供充分的养分和氧气,这就是运动以后人感到轻松愉快的内在原因)。
不断科学合理地践行“磨养之道”,不仅智力能得到不断的提升,而且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大脑结构也会发生积极的变化,结果智商也会提高(即笔者所倡导的“动态智商”理念)。
很多运动(如球类运动、舞蹈、体操等)既能提升体力,又能锻炼脑力。尤其是乒乓球运动对人的锻炼更是全方位的,加上乒乓球又是国球(场地和球友都容易找),而且老少皆宜,最值得大家来选择。
用“磨养之道”和“高位平衡”的思想武装起来后,再积极科学地去践行,人们就可以实现在享受科技发展、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避免人体机能的退化(甚至可以进化):①体育锻炼取代繁重的体力劳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②细细的品读和复杂、深入的思考替代大量快速的浏览和简单、浅表、重复的思维可以提升人的智力水平;③近距离接触、深入沟通和交流与远程交流有机融合,让自己关系最为紧密的人(如家人、挚友、知音、主要合作伙伴等)的情感关系变得不再淡漠;④在享受现代交通工具的便利的同时,又配合下肢适当的锻炼(如跑步),即可以同时实现效率的提高和下肢力量的提升;⑤实景品赏和欣赏精选的影视作品相结合,就可以实现体味精彩世界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欣赏能力;⑥把每天网游的时间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如最多一小时),让时间“碎片化”和认知的“浅表化”的影响尽可能降低;⑦在工作、餐食和睡眠的时间享受空调舒适的同时,尽量少用空调,并且每天能有一次流汗的运动,就可以不同程度地避免耐寒抗暑能力的退化;⑧病毒引起的疾病(多半能自愈)不着急去医院,抵制抗生素的滥用等可以适当避免免疫力的下降;⑨在享受现代物流便利生活的同时,摈弃足不出户的理念和行为,多亲近大自然和从事户外运动,就可以避免人体机能的整体退化;⑩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让代谢处于较高位平衡,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三高”等“富贵病”等等。
笔者深深地体会到,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后,造成人类个体机能的退化主要是思想意识和认知能力相对落后造成的。笔者曾经指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包括认知能力)的相对落后”已成为我国当今的一对重要矛盾(童亨茂,2019)。该矛盾的解决(主要体现在人们对人的天性(惰性和自适应性)身体健康原理(磨养之道)充分理解,并积极锻炼来提升体能和智能,实现人体代谢的相对高位平衡),可能比增加十几万亿GDP的价值还要大。这一认识值得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望国人充分认识“文明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对人类个体而言都是“双刃剑”这一论断,并深刻理解和践行“磨养之道”,让身体代谢处于较高位平衡,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实现体能和智能的双提升。如有金喇叭(如央视媒体、门户网站等)来推送,这一目标的实现速度将得到革命性的提升。
童亨茂,2018,身体健康的“低位平衡”和“高位平衡”. 科学网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05381-1097296.html
童亨茂,2017,从“养生之道”到“磨养之道”. 科学网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05381-1032592.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