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轨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chuxp 无论真实 还是谎言 夜已破晓 黎明重现

博文

宽容的力量

已有 3701 次阅读 2012-7-4 23:1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计划, color, 孩子, 凝聚力

      上个月,从网络上了解到一个远方的孩子罹患恶疾,生死悬心,与他相关的孩子们凝聚在一起,奇迹般地组织起来了一场拯救生命的行动,为这样的凝聚力感动,我前后两次捐助了百十来元以尽绵薄之力,并取消了计划中的与某同学的聚餐计划,说服了该同学将这一部分不必要的小挥霍作为救人的力量贡献出去,若干天后,该同学甚是义愤填膺地对我抱怨,当他建议与他同宿舍的另一个室友也稍微捐助一些时,得到“我很穷”的冷冷的回应,然后便是各种抱怨,诸如该室友平日里各种吝啬小气想近办法捞好处占便宜什么的,末了还赋予一句冷冷的轻蔑:还是党员。

       他的抱怨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并未给他期望得到的支持,我平静的说,高尚不应成为对他人道德绑架的借口,我们可以牺牲自己去推动这个社会进步,但不能因此将为善用来苛责他人。

       我们的社会,需要宽容的力量。

       昨天是08级孩子的毕业典礼,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学姐卢新宁做了一篇精彩的演讲,我从最近认识的和我同为华师兼北大的刘争先师兄那里转载过来,想起未名论坛进站的一句话做为给师兄的评论甚好,便引用在下面: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我们怎样,中国的未来便怎样。

       得到了师兄积极的响应,师兄说: 每个人能力有限,我也不愿(也无权)要求别人以较大代价推动社会前进;但我们并非什么都不能做,我们选择站在这一边,另一边就少了一分阻力。

       这样一种平和的态度,让我觉得很有力量。认识到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可以获得安宁——这个世界不能改变的东西太多:数以亿计的人口,数以千年的历史,这一切既赋予我们民族力量,又将许多衰败阴暗的习俗植入社会深处,我既是站在一旁观察这一切的眼睛,又是组成这一切的元素之一,个人的力量在这种庞大的体系面前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强求改变本身就违背理性,我们既不需要牺牲自己来换取社会的大进步(当然,这样做是极为高尚的),也无权利苛求他人在某种高尚的行为上与我们同步。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坚守才变得富有意义,选择自己可以做的,并且尽自己可能的影响周围可以影响到的人,本身就是在为这个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宽容,可以催生节制这种美德。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恰到好处的节制,可以引起周围人的共鸣,而尽可能的节制,则有引起周围人钦佩并向往之的力量。反过来,无论积极的行为或是消极的遭遇,若无节制的情绪表现超过了人们的理解,则会引起周围人的震惊反对,从而产生反效果。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小孩子考试不佳而心情沮丧,可以引起周围人的同情,但若一个成熟的大学生因为遭遇这样的小的挫折而喋喋不休四处抱怨,则极容易遭来集体的反感。当一个人遭遇了重大的不幸,但在公众面前保持节制,努力将自己的情绪维持在一个平和的水平上,人们会设身处地设想他为这样的节制需要付出何等的努力,从而对他表达极大的崇敬,甚至纷纷伸出援手,但若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不幸带来的创伤正为人们所预料地在减小,当事人却在此刻四处抱怨自己的遭遇并期望以此获得更多的同情和补偿时,公众效应的反效果便会产生,昔日支持他的大部分人可能会转变阵营,甚至转换到反对他的对立面去。要想知道这个道理,看看公众对近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一家态度的大起大落便知道了。

       正因为节制,我们的宽容才显得有力量。一个动仄上纲上线的人是注定不讨好的,对他人细小的行为吹毛求疵只能反应自己内心的狭隘和无知,动不动就以威胁的口气告诉他人:告诉你,这次我是真的忍不了了。这样的话反而会让人觉得你的底线十分脆弱,人们对他愤怒的理解水平,就会如同“狼来了”的故事中一样,便会随着他一次次的滥用而逐渐降低。而一个人若时刻注意保持节制,默默坚守自身原则,并不以此苛责人,不以此自我标榜,同时此人还的的确确在为公众福祉在尽自己的力量为善的时候,他的行为不仅会引起周围人的极大赞成,他如果(我说如果有的话)有朝一日真因为某事奋起呼号,他的愤怒会变得极有震撼力,人们会想尽办法运用他们过去对此人的印象来理解他的愤怒,此时,他的节制成为了他反击的力量,他的愤怒变得振聋发聩,人们会尽一切努力来怀疑他的对手,并为他的愤怒相应煽动。想知道苛刻如何导致背弃及恰到好处的节制如何赢得支持,请查看今年年初方舟子老师与韩寒先生之间的风波始末。

       若诚如学姐在讲话中所说,若今日的中国真走到了一个何等繁荣又危险的境地,那么,改变这个现状的第一步,就是必须立刻恢复这个社会讲理的风气。我常常看到,在各种社会问题上,出现带有立场的双方毫无顾忌的漫骂与指责,大多数发言的内容,只是为了让对方不再发言,如果这只是与众无关的看客相互之间无聊的排挤的话,那么这段时间愈演愈烈的地方政府与民众的矛盾,常常化诸暴力与反暴力的令人惋惜的牺牲,则是我们国家开始不安定的危险的信号了,这其中的冲突,充斥着傲慢,轻蔑,不信任与非理性,一个人的愤怒演变成群体的愤怒,然后变成破坏的力量,理性在这样的傲慢中找不到出口,宽容的精神在朝野之间荡然无存,若我们任这样的非宽容不理性的情绪在整个国家蔓延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们会用睁得和牛眼一样大的眼睛看这个国家,在这样的社会,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

       三年前,我在华中师范大学以一个学长的身份,带领着一群辩论队的孩子学习和生活,我用自己还能有的一些信服力,在教他们辩论技巧的同时希望赋予他们一些自我思考的灵性,我倡导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并在一些作为大学生的道德细节上注意修养自己的行为。三年过去了,这些人中的某一些,现在已经成为了品格水平比较高的非常有希望的人才,当然,还有一些孩子,或许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影响更深,也马上要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我对我能对前者产生如此的影响,感到十分欣慰,当然,对于后者,我也表示理解,并祝福他们有好的前途,毕竟在我这里看来,他们都是些孩子。我希望他们在恪守自己的行为的同时,能如同我当年一样,将这样的精神一代一代在这个小集体中传下去,毕竟正如未名进站所寓的那样,我们没有能力照亮整个社会,我们也不必苛责每个人都崇高尚德,但至少,我们能让周围还在犹豫徘徊的灵魂更加清晰一点,这样,我们就让这个社会少了一份阻力。

 

 

 

       以此文祝我的学弟学妹们毕业顺利。并为上个礼拜逝世的石健同学祈祷,愿你得到安宁。希望那些曾为了救助这个生命而团结在善良与坚守周围的孩子们,将这份精神坚持下去,我们怎样,中国的未来便怎样。

 

 

 

北京大学:李程远

20127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0023-588975.html

上一篇:谈华中师大毕业照事件
下一篇:群体囚徒困境与自我欺骗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7 漆海霞 郭鑫武 占礼葵 王国强 王春艳 陆俊茜 李宇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