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有感
从4月30日到5月3日,观看了“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的几部音乐剧和话剧,真可以说享受了一场科学的饕餮盛宴。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是由中国科协发起的,旨在塑造科技界民族英雄的主题宣传活动。这次活动的形式是话剧或者音乐剧,而演员则是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且以学生为主,即师生演校友,师弟演学长。首批参演的五部剧目分别是由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演的《马兰花开》、《地质之光》、《钱学森》、《求是魂》和《爱在天际》,分别塑造了邓稼先、李四光、钱学森、竺可桢和郭永怀等科学家的光辉形象。由于各种原因,我只观看了后面的三部。
话剧《钱学森》剧照
钱学森是交大1934届校友,交大师生排演的话剧《钱学森》以其航空报国的光辉历程为主线,以他与夫人蒋英的爱情故事为副线,通过截取几个典型片段,再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爱国情怀和传奇人生。这部话剧有两处最让我感动。一是“选择”,国难当头之时,面对是投笔从戎还是航空救国的选择,作为交大学子的钱学森选择了后者。当时的中国其实缺少的并不是能上战场的热血青年,真正缺少的是强大的国力,缺少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的教训,作为高等学府的科学人才,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选择正确道路报效祖国。二是“回国”,面对美国政府的软硬兼施,尤其是特务分子的监视(这段讽刺式的描写很有趣)和导师的挽留,钱学森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国,他的那句“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更是表达了那个时代众多漂泊海外爱国同胞的心声,在当代仍未过时。
话剧《求是魂》剧照
竺可桢曾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达13年之久,将战时西迁的浙大打造成了“东方剑桥”(李约瑟语)。浙大同学们表演的话剧《求是魂》以竺可桢选择的浙大校训为名,主要展现了竺可桢在抗战时期带领浙大师生四迁校址、团结奋斗开创浙大教学科研光辉局面的动人事迹。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颇有临危受命之感;面对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他总是能够力挽狂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位教授为教学科研而有后顾之忧。他做这些的信念是什么呢?就是求是,就是追求真理!话剧里还有两个细节颇有兴味。一则是为浙大谱写校歌歌词的国学大师马一浮的放荡不羁,另一则是当时还是浙大学生的李政道喊出了中国人早晚必得诺贝尔奖的豪言,一老一少,亦庄亦谐,体现的不但是艰苦环境下的乐观主义精神,还体现了追求真理、实现国家强盛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
音乐剧《爱在天际》剧照
郭永怀是“两弹一星”元勋,与钱学森一样海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师生采用音乐剧的形式演绎了《爱在天际》,将人物的内心世界用音乐和歌曲的形式巧妙地展现出来,可谓别具一格。这部音乐剧最大的亮点恐怕就是音乐元素,特别是其中郭永怀和夫人李佩、女儿芹芹的对白,或者是轻松诙谐(Ing唱段),或者是无限怀念,不禁让观众产生深切共鸣。该剧的背景设计也非常巧妙,尤其是那扇可以推开和关上的窗子,背景的巧妙设计和有机整合有效地拓展了舞台的空间,同时增加了更多的信息元素。郭永怀是科大创建的倡导者和创始人之一,对学生关心更是无微不至。其中龚卫星光着脚上大学的场景真是一个亮点,学生是不要命的上科大,科大是对学生关怀备至,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爱不能达到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科学不能达到的。”郭永怀的这句话体现出来的是科学家对于科学的无限热爱,也是对于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是一种大爱!
这三部作品都有不少笔墨描写科学家的爱情故事,加上音乐元素糅合其中,展现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之美;而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将对“小家”的爱融化在对“大家”的爱之中,体现了科学家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
长期以来,科学家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比较遥远。在一般公众眼里,科学家好像就是一群高智商的、不食人间烟火、整天在实验室里工作的人。《爱在天际》等作品展现出来的科学家形象却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避开了高大全,回归到了人性的本来面目,体现的是人文情怀。当然,这与师弟演学长的形式也有很大关系,年轻人总要用他们同辈人喜欢的方式去艺术再现,才能得到同辈人和更多观众的欢迎。让科学家走出象牙塔,走进大众,这也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