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cial,原本用以形容具备社会性相关事物的形容词,但在如今的互联网平台已经演变成了一个用来表示和其他人相互社交,加强人际联系的动词。显而易见,这是一个让e人趋之若鹜,i人敬而远之的词汇。
而在科研圈,尽管大众对科研人员的一些刻板印象包括“木讷”、“不善言辞”、“羞于社交”,但在如今的科研圈,social似乎已经慢慢成为了一门必修课。擅长social的人,似乎八面玲珑,无论是发论文还是拿基金都无比顺利,水到渠成;不会social的人,职业生涯发展缓慢,甚至慢慢被主流科研圈孤立。
今天这期文章,我们就来深入分析一下善于social对于科研人员的加成到底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不会social是不是就代表科研生涯暗淡无光?
1. 善于Social的加成包括哪些方面?
“朋友”效应
很多人social的初衷是非常典型的功利导向,抱着一个纯粹的利己目的,即在论文送审、基金申报、职称答辩甚至是内幕消息方面都或许有人能够搭一把手,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仇敌。而这种利己的回报其实是双向的,今天他帮了你,明天你就得帮他。
小e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就曾经亲眼见过两位教授彼此做过对方的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并相互大开绿灯,帮助对方拿下多个大项目。
这种朋友并不一定是因为性格、价值观契合的真心交好,只是因为彼此在相互领域内都能为对方提供帮助,双方更多的是利益场上的伙伴。
“靠山”效应
不同于第一类加成更多集中于平辈之间,“靠山”效应更多集中在晚辈对于长辈的向上social。这一类social通常需要晚辈本身比较杰出属于潜力股,能够让大佬看上,同时大佬又刚好需要晚辈的付出。
如果能够social到一个大靠山,那么对于青椒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助力。无论是从学术话语权、学术资源,还是人员配置、实验室硬件等方面,有一个本领域内的靠山,都基本等于具备了调用自身不匹配资源的能力,青椒无疑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
小e曾经就亲眼见识到了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师兄,拜入了某位院士的门下,2年不到的时间完成了从博士毕业生到正教授的跨越。
然而,这种social的难度也是最大的。首先大佬名下肯定也有很多嫡系班底,知根知底的自己人优先级肯定还是高过外来户的;再者,能够入大佬眼界的本身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力,并不是你去social了大佬就会理你。
“机会”效应
Social对于科研人员的加成其实还体现在可能性加成方面。试想一下,同样两位做小众领域且学术能力不相上下的科研人员,一位经常出去开会,结识同辈、声名远播;另外一位埋头苦干,很少社交。谁获得的曝光机会更多呢?假设某一天这个小众领域有一个拿大项目的机会,评审人员是更倾向于相信前者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后者呢?此外,灵感的诞生永远是思维碰撞的结果,也许你的下一篇nature论文就是来源于多年前和同辈交流过程中的某一句话。
然而,机会这件事其实具备很大的随机性,很多时候的social其实对于提供机会的加成并不大。能够抓住机会的前提还是你本人有足够的实力,并非人人皆可。
2. 是不是不善social就科研生涯就到头了呢?
小e认为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无论是social对于科研人员的哪方面加成,其前提都是你自身有足够的实力。你想要靠social得到一些科研界的好朋友给你提供一些便利,前提也是你必须要有能够给他们提供便利的能力;你想要借用大佬的资源,前提是你有足够的潜力或者你为大佬付出的足够多,否则人家为什么要给你不给嫡系;想通过social得到更多的机会,前提也是你具备抓住机会的能力,不然哪怕是别人把一块金子送到你眼前,你也有可能把它当破石头扔掉了。
总结而言,social能够带来的好处永远只是锦上添花,而不可能是雪中送碳。自身没有足够的硬实力,哪怕善于social,也很难有长久的增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