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人的隐私
有人问:你说日本没有围墙,又没有防盗门窗,那日本人的隐私怎样来保证呢?那今天就再谈谈日本人的隐私吧!
要说保护隐私,就得首先明白何谓隐私?顾名思义,隐蔽、不公开的私事。在汉语中,“隐”的主要含义是隐避、隐藏,“私”主要含义是个人的、不公开的。在英语中,隐私“privacy”的含义是独处、秘密,与汉语的意思相似。不过,汉语的“隐私”更侧重于隐私的主观性,而英文“privacy”更侧重于隐私的客观性,这一点体现出文化的差异。
日语中的隐私“プライバシー”,不用汉字,而用片假名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本人的隐私概念更接近西方观念。
比如,刚刚实行的“个人号码”制度,类似于我们的身份证制度。从去年10月开始,日本地方政府开始向辖区内的居民邮寄“个人号码”通知。从2016年1月起,可以申请办理正式的“个人号码”卡。可我接触到的日本人都表示出抵触情绪,说不会去申请卡的。因为在日本需要证明身份的地方除了银行,就是签订法律层面的契约时。日常生活中,完全不需要身份证明的。需要时一般出示汽车驾照,或者没有照片的医疗保险卡也是可以的。
日本人的谨慎,表现在凡事都怕出漏子。他们担心自己的隐私泄漏、担心政府知道的太多、担心个人情报被恶用……问我怎么看?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中国的个人号码制度已经实行30年了,惊得他们“瞠目结舌”。回过神儿来,感叹一声:那么早啊!
尽管政府一再强调“个人号码”只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节减财政开支。可一根筋的日本人就是不信政府的说辞,对政府“说三道四”拒绝接受。隐私是什么?那就是属于我私人范围的事情不许他人、组织包括国家涉足、干涉、知情。
联想到日本人一般不给他人作保人的习惯,其实除了怕万一需要承担经济责任外,他们更排斥的是开具个人收入证明。听日本人讲,他的一位朋友想当警察,当要求填写家庭成员姓名、地址、工作……等等情况时,他立刻“偃旗息鼓”放弃了。我们从小不知填写过多少遍的家庭成员、社会关系、政治面貌、工作单位、年龄……等等内容,其实,对日本人来说,都是闻所未闻过的事情。他们求职所要的履历书,只有自己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方式、受教育时间,学校名称,工作履历,有何技术资格,有什么兴趣爱好,所有内容只限于客观的事实。至于家庭、民族、政治、宗教信仰……这些属于他们个人隐私范畴的内容,一般是不能过问的。所以说,这个层面的隐私并不需要围墙与防盗门窗的保护。
至于没有围墙的家里,日本人极少容许他人入内的。朋友聚会的话,多利用咖啡馆、酒吧、饮食店,还有住地街区的公共设施、活动场馆。尤其令国人难以理解的是日本的主妇们,早上送完孩子、或放垃圾时,三三两两,遇上了,站在那里长久聊天,就是不进身后的家门。聊天中有关他人的话题,对方如果没有主动提及的话,一般是不能触及的。
当然,无论是哪国人都有人性本能的共同之处。但相比国内,与日本人相处,更单纯一些,因为他们排斥人与人的依存关系,厌恶依赖心理。如此敬而远之的相处之道,就是最大的隐私权。
再想想,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围墙与隐私有关呢?那我们的隐私意味着什么?
红叶随笔2016022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