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井离乡不全是无奈
看一个中国的谈话节目,有嘉宾说:凡是背井离乡的人,都是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他解释说,想想好好的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这位嘉宾以前还说过一句话,令我难忘:凡是留在国外生活的华人,都是一些精神需求不高的人!
想起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讲到中美生活之不同,所谓“中国是好脏好乱好快活,美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原因分析。
文章引用了美国码头工人哲学家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在《人类境况反思》(Reflections on the HumanCondition)一书里写过的一段话:“这个国家的历史,主要是被那些喜欢一个人自个呆着的人们塑造的。那些一个人自个呆着就活得不带劲的人,在美国永远不会感到自在。”
1620年9月16日,一艘不足20米长、8米宽,名为“五月花”的三桅杆轮船,载着102名乘客,有男有女还有儿童,从英国的普利茅斯出发,历经66天艰苦航程,于11月21日抵达北美洲的科德角,如今的麻萨诸塞州普罗文斯顿。
那时的通讯手段和交通工具都极其简陋,踏上新大陆,也许就意味着和故乡失去联系了。试想,什么样的人,才会抛弃祖先生活的文明方便之地,来到这荒蛮之地?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心灵,才能在这样荒凉孤寂的环境下过得下去?而且过得自在?
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摆脱贫困?还是为了躲避政治、宗教迫害?但反感旧体制的腐败堕落,有志建设一个理想的世界应该是主流意识。所以,他们必定都是一些习惯独处,耐得住寂寞的人。他们是美国的缔造者!
因此,在气质与习惯上,与后来向往美国的繁荣文明而来的移民相比,完全是两种人。今天的美国虽然早已今非昔比,但先驱者独特的个性,依然是美国文化最基本的底蕴。
回过头来说,所谓:“凡是留在国外生活的华人,都是一些精神需求不高的人!”或者:“凡是背井离乡的人,都是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无非是那些,喜欢扎堆凑热闹,离开他人,精神无法独立之人的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罢了。
华人,也非人人都爱扎堆凑热闹。喜欢清静、惧怕骚扰的人也大有人在!不然,怎么会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佳句?怎么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令人神往的桃花源之境呢?
华人队伍庞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勿一言概之。也许有人,背井离乡不为追求所谓的“高、大、上”生活,仅仅只为逃脱纷扰,简简单单,做朴朴素素的自己而已。
红叶随笔 2015082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