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教育的“泡沫化”
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其中硕士生517200人,博士生67216人。而在200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 数还仅为26万多人,十年间翻了一番。如果再往前推算,根据199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当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7.23 万人,以此计算, 过去15年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了6倍多。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显示,2005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自此,直到2009年,硕 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三年不及本科生。
研究生就读人数不断增加,其就业率反而不断下降,这种现象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研究生教育的“泡沫”,无数的泡沫堆积在一起,垒成高高的一堆,但是微风轻轻一吹,便散了架,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残酷考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反思的教育问题。
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的原因
从调查数据来看,十年间,研究生规模翻了一番,这是由多方因素造成。
其一,一些高校以举办“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在学校办学者看来,要成为研究型大学,就应该研究生招生规模大于本科招生规模,学校的办学于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至于质量如何,似乎不是这些学校所关心的。
其二,我国大学普遍追求“高大全”,在985高校、211院校宣布自己要办成“研究型大学”时,一些教学型大学,甚至职业院校也不甘落后,纷纷申报硕士 点、博士点。同时,硕士点、博士点的多少也是行政机构评价大学的重要指标。有些大学没有举办硕士点的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想办法符合审批条件,比如 聘请大量兼职教授等。
其三,最近几年来,高校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也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一些高校本来不希望扩大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或者没有为调整做好充足的准备,但不得不按照主管部门的计划安排行事。
其四,在大学本科生就业难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和高校,把研究生扩招作为就业难的“蓄水池”。我国研究生的大扩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几乎是同步的,为了给 本科生“出路”,硕士研究生扩招就成为十分便捷的方式——按照目前的就业率统计,考研学生也是作为已就业学生统计的。
其五,部分高校借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走研究生培养产业化道路。近年来,针对研究生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教育部门要求各高校调整研究生培养结 构,到2015年,力争做到学术性硕士和专业硕士的比例为1:1.本来,这应该在研究生总体招生规模不扩大的背景下进行,可一些高校却借机增加专业硕士的 招生规模,继续扩招。因为根据国家的政策,专业硕士是要收费的。这被一些考生和家长解读为花钱买学位。
因此,不难发现,我国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并不是从研究生教育本身出发考虑,而是追求办学规模、办学政绩和现实利益的结果。部分高校,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都没有做好迎接大批量研究生的准备工作。
按照这种教育发展思路,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研究生就业前景不佳,是预料之中的。这样的培养规模令研究生导师制形同虚设,导师根本无暇对这么多的学生进行 个性化的指导。加之多数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由行政主导配置,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上大致相同的公共课,一刀切地要求研究生在求学期间撰 写、发表论文,其结果是,不少研究生想方设法炮制论文,再托人发表论文,催生学术不端。而教授在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决策中缺少发言权,权力有限,也无法对 学生的培养质量负责。
教育质量的“贬值”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说“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但如今的研究生教育,比本科教育耗费了更多的时间成本,但在教育成效上,却可能连社会实践 教育都不如。一些企业界主管对当下的研究生质量颇多抱怨,尽管求职简历中研究生的确越来越多,但面试感受却与那一纸文凭并不相称。
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是一个导师带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的模式。这种情况下,要做到一对一的认真指导,实在是力不从心。除非导师们打通了“任督二脉”,否则恐怕 要么就只有在教育上敷衍学生,要么就只能高抬贵手,让学生们蜂拥着通往毕业的闸门。而且,即使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授课,研究生课程本来的安排也存在问题。高 校或者是研究院的硕士生导师的构成是以教授和研究员为主体的,他们大多所从事的主要是相关学科理论研究,从事的是对现有的或正在发生或发展的科学的总结与 归纳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本身就与实战割裂开来了。因此他们带出来的研究生也过分的强调理论的建构和研究,最多也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却以实践 无关。空有健全的知识体系却没有一个施展拳脚和锻炼的平台,国内研究生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这个社会变革的速度了。
研究生方向产业化与培养过程非产业化也成为悖论。现在的研究生专业和方向设置紧跟时代发展,试图培养具有时代性和动手精神的学生,但是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 又过分的强调论文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这就违背了专业设计的初衷。本来是为适应社会发展,为行业输送高层次人才而建立的专业却舍不得丢弃传统的模式化的培 养方式,最后培养出来的必然只是空有理论见解却缺乏具体执行力的“花瓶”。不少研究生也对所获得的研究生教育颇为不满,不仅得不到导师的指引,连研究生课题都被导师“放羊”到外面打工实习,研究生阶段所获得的专业历练和成长,甚至还不如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对于这些学生而言,“研究生”学历恐怕除了“一纸 文凭”之外,并无其他价值和意义。
当下的研究生教育的确已经不能再“躲进小楼成一统”了,教育质量疲软,学生们耗费了更多的时间与金钱,拿到手的通常只是一张“华而不实的文凭”。而同样的时间,倘若用在社会实践上,创造的价值或是通过锻炼得到的收获反而可能更大。
就业质量的“贬值”
“物以稀为贵”,处于人才金字塔顶层的研究生,实在没有理由不成为人才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对于很多中国大学生来说,读研既是为了增加就业筹码,也是一种 “曲线就业”方式。但现实跟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就业筹码增加了,就业反而愈发困难了,就业“曲线”越绕越远。研究生就业率竟然连续三年不及本科生, 如此局面,恐怕不仅令人尴尬,更让人费解。高端人才反而就业率低,甚至连找工作都成了问题,莫非真的应验了“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那句老话不成?
有人曾质疑单纯的比较就业率数据不足以作为判断依据。对于研究生而言,除了就业,仍然有出国以及继续深造等诸多路径可选,就业之外的更多的选择,这些也的 确可能影响到就业率数据本身,并引发误读。既然如此,仅仅因为研究生就业率不及本科生,便否定研究生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或许不无偏颇之处。然而,无论是研 究生就业数据的尴尬,还是大学教师对于研究生就业前景的担忧,即便不必委身屈就与本科生PK,研究生就业问题,至少已不容回避。
研究生就业率下降的首要原因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但是,除了外在原因,研究生的内在原因也不容忽视。对于研究生来说,辛辛苦苦多读了几年书,怀里揣着 硕士、博士文凭,他们对就业的期望值自然较高,但基于前述两点原因,结果往往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本科生就业更容易放下身段,自知学历不高,没资格挑三 拣四,他们更愿意找个工作先干着。有些研究生则以高层次人才自诩,不肯随便“屈就”。而对用人单位来说,招用研究生不仅要支付更高的薪资,而且觉得研究生 的工作热情、可塑性反而不如本科生,当某项工作本科生即可胜任,何必要招研究生呢?一边是因为获取了高层次的知识培养而渴望更具诱惑力的薪水待遇,一边是 用人单位不愿意为实践和执行力不匹配的高层次高学历研究生买更多的单。或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硕士就业率数据低于本科生主因是就业心态而非不能就业。
走出大学,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上看,无论经济如何发展,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终究是平凡的工作岗位远多于高端的工作岗位,社会对普通人才的需求量远大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工作岗位越高端,所需就业人数越少。
研究生教育的“泡沫”被老化且陈旧的培养模式、产业化和功利化的办学、研究生无法准确定位的就业心态、固有的社会人才需求结构越吹越大,表面上市是教学质量和就业率的持续降低,但是背后折射的却是高等教育本身的困境。面对困境,也许我们需要思考的更多。
正如“是金子总会闪光”,但假如不幸是粒“沙子”,自然只能被大浪淘去,而不能企望贴上个“金子”标签,便获得金子的待遇。为了迎合对于高学历的崇拜,学 校疯狂招,学生盲目考,大学研究生教育便顺水推舟的迷失于产业化陷阱,不论社会现实中的需求怎样,不问未来的就业前景如何,只求数量,罔顾质量所结出的苦 果,当然只能自食。 来源: 教育杂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