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十个基金终于评完了。总有些话如鲠在喉。想说说部分申请的特点:
第一:师出同门,即好几个份申请的申请者曾师从同一个导师。反映有的导师招学生无数,学生毕业后不知另辟领域,而是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在原来导师那里的“研究”,换个场景计算个什么东西。
第二:所需经费少。申请人一般在一些地方院校,实验条件差,只做所谓理论研究,经费要求相当低调,面上项目常常只要求四、五十万,五、六十万。似乎想给人一种感觉:人家在小学校也不容易,要的经费也不多,哪怕有一丁点亮点,就支持一下呗。
第三:无效研究。之所以称为无效研究,就是研究目标是“研究什么什么特性,为什么什么提供理论指导”。问题是,你想提供指导,人家用你来指导吗?他们提出的研究内容,往往看起来华丽无比,面面俱到,实际上都是花架子,或与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符,或根本就不需要研究。再看看他们以前发的论文,都是在不入流的杂志上发的所谓理论,根本不会被任何人引用,甚至根本不会有人看,更不要说他们有朝一日变成又一个“春雨”。
常常想,这些学校是否需要有研究项目和经费的考核,国家需要不需要这种不疼不痒的研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