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大杏仁与中国的桃杏李,科普靠翻译真不靠谱!
科普一事还没整明白,当下科学网有风风火火为理想而战。借着最近关于欺骗中国消费者几十年如一日的美国大杏仁,谈谈科普、中国的科普、中国需要的科普、中国需要的确实可行的科普。
关于美国大杏仁的“误会”,至少存在几个问题:1、对于同一事物,美国英语的命名体系与中国中文的命名体系的对应关系出现错误;2、商家从翻译到标注用的过程中存在利益导向;3、谁有权利和义务来维护中国的科学命名体系。
我们看到有人(包括农科院的专家)说,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叫什么名字无所谓。试想去市场上,每个商家都自己命名自己的商品,同一件东西被叫成不同的名字,而不同的东西却用了相同的名字,消费者还如何放心消费。同样的,每个中国人看外国文献都自己翻译成自己认为合适的中文,中国人之间还如何交流?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规范化的体系。
又说到科学无国界,其实更合适的说法可能是科学知识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全世界的科学家一起建立了现在的科学知识系统。不同的语言也就形成不同的版本。科普则像是对这个科学只是系统的通俗化描述,更多的注重概念普及。对于中国的科普,可以看成是中文版本的科学知识系统。中国需要的科普也就是中国老百姓可以根据他们的语言范畴理解的知识系统。中国需要的确实可行的科普的前提是建立中国自己的一套切合中国文化的科学知识体系。而这些科学知识体系的最基础的东西是一套科学概念,而这也是科普的目标。
翻译能不能建立中国中文版本的科学概念体系?能!但前提是,不能和中国现有的概念体系冲突!也就是说,正确的翻译是要建立在现有中国科学知识体系之上的。对于现有中国科学体系中已有的东西,应该根据科学含义找到对应的东西,而对于中国体系下不存在的新东西,则需要创造合适的词汇。前者才叫翻译,后者应该称为引入。从这层意义上讲,翻译是比整理中国科学知识体系更多一步的工作。似乎可以说,在正确翻译之前就完全可以整理出中国需要的科普。
举个例子来说,掀起这一轮科普关注的纵瑞文同学集中展示的焦点问题是古生物,用到最多的一个词是“化石”,英文是“fossil”。我已经记不起这个词的中文是不是引入的,但是我们中文为什么不用“火石”、“佛石”等等纯粹音译,而用了“化石”?我个人理解,古生物化石的本身含义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不是石头)经过物质交换等过程石化形成的,保持了古生物的结构等一些特点,可以看作是古生物的一个化身。所以,用“化石”这个中文词去对应英文“fossil”。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中文用词习惯和所要描述的东西才能恰当地翻译,这是非专业人员不能胜任的工作。
“almond”为什么当初翻译成了“美国大杏仁”,而没有翻译成“美国扁桃仁”?从科普的角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到底指的什么东西,它是杏还是桃,它有那些生物学特征?杏和桃在中国的科学知识体系里是有先存概念的。既然almond就是中文里头的扁桃,我们就不应该在翻译的过程中说成是杏。硬要那样翻译,只能搞乱中国人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国人还是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我们有很多的专业科学词典尽量规法科学概念的。科普,相对于专业科学词典来说,应该是通俗化、实例化,对专业人士来说不应该存在很多的难点。所以,我个人认为只要专业人员严谨地去做科普,比非专业人员去商业化科普要更靠谱,而靠非专业人员的商业化翻译去科普,存在更多的风险,容易被市场利益给左右,也没有必要。
错误的科普,绝对是危害严重的。错误的科普相当于在非专业人员头脑中建立与专业人员不一致的知识概念体系。专业人员的描述在这些形成不正确知识体系的人的认识下就成了错误的、不能理解的、甚至被认为别有用心的!没有办法正常交流,形成误会!这种现象在科学网的有些博主网友时有表现。于是出现掐架、异己分子,哈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