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想发财,不应该打国家科研经费的主意

已有 23261 次阅读 2014-7-27 08: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经费, 科研项目, 重大项目, 技术推广

一些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与高校的部分教授不按科研经费的管理要求使用国家科研经费,或变相地将国家的科研经费,通过各种手段,将其转化为自己腰包中的钱,引进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导致网友的争论。有人认为:目前的国家科研经费的管理政策,就是逼良为倡,然后再扫黄,让能拿到,并掌握科研经费的知识分子斯文扫地。也有人提出想当教授,就不应该想发财。我的观点是:人人都有争取获得比较好的生活权利,想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多赚一些钱也是正当,合法的,但国家科研经费,就必须用在正道上,而决不能转化为申请者的私房钱!

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国内的研究人员的工资,与国外研究人员的工资相比,是比较低的,故应从科研经费中拿出部分科研经费,用于补贴工资的费用。虽然我也赞同增加科研经费中,关于人工费部分的比例,但我觉得,这个人工费,主要是用于补助参加研究工作的硕士生,博士生,或博士后的,而不是主要用于补助参加研究工作的研究员或教授。原因很简单,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研究员或教授往往国家已发了固定工资,若申请者在申请科研经费时,写清楚大部分科研经费用于补助自己的额外收入,他还能申请到科研经费吗?国内教授的工资,账面上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教授工资低也是事实,但这是总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其实不仅教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其它劳动力成本也比国外低。国内教授的工资,还是比国内的许多职业工资要高的,当然与国内的一些特殊行业,高水平的工资相比不算高,这也与欧美国家类似,教授不算最高收入的群体。所以,以教授的工资低为由,希望通过科研经费来补贴,是站不住脚的;更不用讲那些通过各种国家人才计划,已拿到不少人才补助的专家学者了。

对于国内的科技工作者,如刚入职的年青老师来讲,负担最重的就是住房这一块,特别是在北上广等一线高房价的城市,靠教师的普通工资来自己独立地解决住房问题确实比较困难。高房价是由高地价,高税收,及开发商的高利润引起的。若高校帮助优秀的青年老师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由学校每年统筹一些房源,通过先租后买的形式,以成本价给在学校工作五年或十年以上的年青老师提供一套住房,无疑会解决许多青年老师的后顾之忧。其它的所谓将来小孩入幼儿园的费用,读小学的费用等等都不值得一提。因为一般大学都有附属的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教工子弟入读这些学校,不需要“赞助费”,费用是比较低廉的。其实高校的教工子弟,真没必要花大价钱读社会上的贵族学校,好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源,大学附属中小学,由于生源比较优秀,也比较单纯,也许孩子们看重的仍主要是读书学习方面的事,而不是比较衣服或鞋子是什么牌子,家里开车来学校接送的是什么车。这与社会上的一些私立贵族学校是不好比的,让孩子在大学的附属中小学读书,省钱,也更省心。

教授或科技人员要增加收入,可以通过提供社会服务,技术成果转化来实现,而决不应该私自占有国家的科研经费。低端一点的社会服务可以做社会上的各种项目的评审专家,一般一天的专家费1000元左右。高端一些的,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获得额外的收益。科学网上曾介绍,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研究生物的著名教授,先后成立或参与了十家高科技公司,我想,他从这些公司中的收益,要远远大于学校给他的教授工资。美国技术市场化方面做得比较成熟和规范,高校对教授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发的技术其潜在价值,往往有专门的评估机构,收益分配及法律介定都比较清晰。国内也鼓励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但许多高校都没有科研成果的价值评估机构,更谈不上如何指导收益分配,法律介定也比较模糊。在现阶段,只要科研人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真正地在社会上推广应用,并取得收益,项目主持人不是极端自私,并尽量做到综合平衡,就能收到“皆大喜欢”的良好效果。若能从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上获得收益,这就不是贪污国家的科研经费了,且这个收益也往往远远地大于国家支付的教授工资。

基础理论研究,应该是靠研究者的兴趣支撑的,国家应给予补助,以保障他们的小康生活标准,且这部分的研究人员,也只占少部分,绝大部分的研究人员,应为解决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问题服务。能拿到国家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科研项目的人,都应该是非常聪明的科研牛人,往往也都是能获得国家各种人才支持计划的高端人才。从收入方面来讲,即使不从这些科研项目拿一分钱,小康的生活水准一定是有保障的,当然,也决不可能与国内的富豪比有钱。做国家的科研项目,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为名,为解决某一科学或工程技术问题,而不应该以发财为目的。

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不能既捞了拿国家级大项目的名声,又将国家科研项目的钱捞进自己的口袋而发财!若想发财,就应该改变策略,将整天思考设立某个研究专项,所谓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前沿问题,“凝炼”出几个科技新名词,提出一个动不动就是几千万、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的组合式科研重大项目,然后再考虑圈子内如何分钱,如何将钱分进自己的口袋,将来如何忽悠忽悠地发表几篇研究论文通过验收。要想发财,就应该考虑自己的科研成果,能真正解决什么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将这些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社会上去,还存在什么技术瓶颈问题?如何开拓新技术的国内及国际市场问题?通过技术的推广应用,获得自己的合法收益。令人遗憾的是不少这些最聪明的科研牛人,往往热衷于靠自己的头衔和影响,向上跑,编织更大的“前沿课题”,来向国家要钱,而不梢于向下跑,了解市场,了解社会需求,来推广与应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更麻烦的是,这些顶级的聪明科研牛人,只想通过拿国家的科研项目,不仅头上要戴着大科学家的光环,还想与社会上的一些富豪比有钱。虽然他们确实比较聪明能干,但也不可能比其它人多长一个脑袋,这样做,出事只是迟早的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814999.html

上一篇:该怎样弥补产品设计缺陷?
下一篇:从昆山轮毂厂大爆炸想到的
收藏 IP: 112.90.239.*| 热度|

103 刘庆彬 周健 王树松 林中祥 吕喆 张明 罗德海 陈楷翰 张骥 王荣林 张能立 文克玲 黄永义 杨成 曾体贤 杨正瓴 魏武 吕宝亮 郭战胜 刘传武 王春艳 武夷山 张卫 肖里 苏力宏 曹聪 赵美娣 宋泽阳 王鸣远 徐耀 石锋 刘闻铎 宣曈曈 魏国 李健 科万江 石宁 张云扬 檀成龙 卢威 吴浩宇 陈德旺 温世正 彭思龙 董侠 彭渤 肖振亚 孙卿 郑近德 钱磊 夏铁成 肖小敏 胡九龙 曹周阳 易敏 唐小卿 刘延星 秦逸人 张娟娟 唐常杰 王恪铭 梁洪泽 蒋永华 蒋朝阳 杨耀东 曹广福 胡孙铃 黄育和 李斌 侯成亚 邓小钊 徐大彬 袁圳伟 xqhuang Curry hainanchen JIANHUN jiareng hongbinwu shenlu xianw ecce kexuegzz zhokzhok kknk watercold brns htli yyfy105 scripus greenmoon12 yancy95 idealist lbjman tuner truth21ct suiyuanjiuzhu ybyb3929 eudae ncepuztf ddsers dulizhi95 zhaorz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