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重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审查工具。其应用背景与学术不端行为泛滥有必然联系。于是一些网络公司推出查重软件迎合决策部门。受益人是软件开发商,期刊,出版社,管理层,而受害者是作者,研究人员和学生,既要付不必要的查重费又要承受误判的代价。查重是机器代替人脑,懒政不作为,商业营销的典型。
查重的本意是好的,但其过度使用的一个负面效应就是一旦通不过就意味着学术有问题。不仅影响论文通过与否,还可能影响人生。近年因查重导致论文被拒,研究生不能按期答辩毕业的案例比比皆是。
查重率是衡量学术论文原创性和学术诚信的重要指标。了解查重率与学术不端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的重要性。
查重率,也称为相似度百分比或抄袭率,是指在学术论文、文章或其他书面作品中,与已发表或已知来源相似的内容所占的比例。查重率是衡量学术论文原创性和学术诚信的重要指标。高查重率可能暗示学术不端行为,但并不一定等同于学术不端,它是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警示信号。
查重率有其局限性。一是误判。不能自动判别目标论文与被重复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也无法判断作者是否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二是依赖性。过度依赖查重软件可能导致学术规范的弱化,使得学术诚信成为可以操控的量化指标。若一个学者从事一个狭小领域研究,在他所发文章中前言部分必定会出现类似重复的背景描述(自引),如同编写教材,某一公认的学说一旦被认定,不能随意改写,否则有可能产生歧义。因此改写避免查重率高的做法实际上是玩文字游戏罢了。通常情况下,高查重率可能表明论文中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这是因为高查重率意味着论文中有大量内容与他人作品相似,这可能涉及未经授权的复制或引用。然而,低查重率并不一定意味着论文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如果内容逻辑和表达高度一致,仍可能被判为抄袭。
除了主观故意,查重率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文献综述中直接复制粘贴原文内容,即使有所修改,句子结构和用词仍高度相似;在不同部分使用相似的表述和语句,尤其是在介绍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时;论文内容过于依赖已有文献,缺乏自己的独立分析和创新思维;将自己之前撰写过的文章或报告内容直接用于新的论文中,查重系统会将其视为重复内容;某些领域的专业术语和常用短语在多篇文献中普遍存在,可能导致查重系统误判为相似。
查重应作为学术诚信的辅助手段,而非唯一标准。若是功利投机心理做科研写文章,再多的查重也无济于事。学术不当与学术不端模糊不清,错杀的可能性与不端者的侥幸将继续上演。管理者能否从根上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绝非倚靠人工机器人那样简单。不应简单把学术作品交由机器“量化”评判!良心不能用称称。
学术诚信的核心在于研究者的道德责任与态度。
1/1 | 总计:1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3-29 2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