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高校生态-微信群

已有 3832 次阅读 2021-8-3 12:0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现在为了工作方便,各高校都建立起了微信群。群覆盖几乎全体老师,基本是单位教学,科研,会议,活动等相关内容的发布。微信群方便快捷,大众化的的特点使其替代了原有的QQ和email,主要功能是通知,而其它交流很少。群里的领导谨言慎行,其他人自然不敢乱说话,更不敢对单位出台的政策加以评论,提出不同意见。除了通知,偶尔有人转发个帖子,但无任何互动,群基本沉闷。因为大群不适合个人交流,因而除了通知,过节拜年就是群最基本的功能了。因为拜年话大家都能接受,不冒犯任何人。千篇一律的拜年贴除了烘托节日的气氛不知还有何意义?聊天群,真的只有聊“天”了。

  但是祝贺和发红包成为群活跃的助推剂。谁发了文章,获了奖,拿到了项目,荣誉,接踵而来的祝福便似刮起一阵飓风,瞬间席卷整个群。恕我直言,大多数是跟贴起哄凑热闹而已。在热情的祝福中,被祝福者开始发红包回馈,于是又是一番抢红包热闹的景象。一些平日从不露面的往往在抢红包方面露出峥嵘。之后一切归于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接下来等待下一次“风暴”的来临。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群,人云亦云随风倒很普遍。凑热闹心理,附和从众心理占据了主流。起码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人气旺,尽显和谐,似乎单位很有凝聚力。

  祝贺与发红包是最容易激发众人的方式,反正跟着点赞,祝福一下,即表示了个人存在,也对他人表达了祝福。至于是否发自内心,天知晓?其实,这种群风反映的是高校老师们的心态。唯领导,少说话,多附和,少独立。言多必失,明哲保身。但不说话又憋得慌,所以才有祝贺时的露面跟帖和抢红包时的奋勇争先,压抑后的释放尽在此刻。当然也有一些特立独行侠,从不参与这种热闹,或许被人认为是不合群的另类。

  微信群无聊化,庸俗化取代理性思考,也反映高校老师生活的一个侧面。除了上课,写文章,申请项目,彼此缺乏思想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人际关系的复杂致使很多老师真实的想法不能说,不敢说。点赞的背后折射出的恰是多数老师的追求和认同,所有内容与个人业绩相关,是羡慕?是嫉妒?还是无奈?无聊?这是大环境下的必然。全体老师会议的减少使得微信成为管理者点名报到的工具。刷存在感(我在岗),向领导表忠心(与领导一致),显示合群(我随和),也许就是单位聊天群的第二功能吧?微信群的热闹掩盖不住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要想凝聚人心,提升向心力,单靠微信是不可能完成的。

  微信群也是洞察人内心世界的一个窗口。只要露面,远近亲疏,价值观,兴趣,性格,偏好,人格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1298166.html

上一篇:高校生态-博导的困惑
下一篇:师生关系的演变
收藏 IP: 183.63.102.*| 热度|

14 李宏翰 郑永军 杨正瓴 尤明庆 夏炎 周忠浩 彭振华 杜学领 王启云 张俊鹏 郁志勇 张晓良 路鑫民 焦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