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审阅了几篇校内外教硕论文。呈现出的问题带有普适性,值得反思。
1. 套路化
戴帽子。为凸显研究意义和重要性,所有论文先戴上国家课程标准,国际通用流行做法,几位教育大师理论的帽子。为了立题能站住脚,不惜把现状说的一无是处,从而夸大问题,随意“发现”问题,以偏概全,危言耸听。无病呻吟,没事找事,小题大做。模仿跟踪成风,照猫画虎,中规中矩算好的,毫无逻辑的也不在少数。谈不上任何创新。
方法固定。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不知谁规定的定式?难道就没有其他方法了?
案例通用。所有教学案例大同小异,按所研究的题目加以套用。放之四海而皆准,殊路同归。相同案例在不同研究中的运用,各得其所,是教硕论文的共性问题。中学课本里那点东西翻过来倒过去,一会用于某模型,一会用于某概念,一会用于某新词,怎么说都合理。这不是诡辩术吗?当然教无定法,不断变换思维设计教案也就成了教硕论文选题的不竭源泉。好比同一条鱼或不同鱼,可以清蒸,红烧,煎炖等不同作法,但都离不开葱姜蒜,料酒,酱油醋,花椒,辣椒等调料。
结果相似。什么研究最后都是对学生科学思维,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学习成绩有正面效果。难道就没有失败的情形?
2. 造新词
教硕论文中滥用名词概念的情况很普遍。只要有人发明了新词,就有人跟风炒作,使之变成时髦词。故弄玄虚,本来简单易懂的概念摇身一变就成了新词,令人费解。如迷思,驳斥型文本,五何,行动研究法,头脑风暴。把一个简单化问题搞成复杂问题。一知半解,晦涩难懂。有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嫌。
3. 综而不述
前言收集了一些文献,捋不清头绪。对文献没有按逻辑梳理。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大杂烩。无非显示其看了不少东西而已。缺乏理论支撑和实践可行性分析。设想依据牵强附会,逻辑不合理,论证不充分。
4. 问卷访谈千篇一律
问卷访谈大都是照扒下来的,空洞虚无,针对性不强。无非是替换专业词汇而已,缺乏设计理念。
5. 有结果无讨论
结果讨论混为一谈。对结果没有分析。好像有了结果还需讨论吗?
6. 英文摘要无人看。基本是翻译软件的杰作。
任何学说,模型,概念都有其适用性,但不是万能的,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如何在论文讨论部分对其研究内容方法的局限性做一阐述,或许更能看出学生的思想。不是盲目照搬套用,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和逻辑。否则模仿跟踪式研究看似合理完美,凭几张问卷,几个访谈,几张量表的简单统计,就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批判性思维,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能力等都有提升效果,岂不自欺欺人?
论文没有回答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缺乏逻辑主线,思路不清。写作贫乏,空泛,毫无说服力。
对于学生论文出现的问题,根源在导师。不是学生不努力,而是条条框框的束缚。导师们真正了解中学现状的有多少?对中学教育,对教育理论研究的投入又有多少?指导对学生的作用有多少?
如果我们在套路游戏规则里,就会迷失自我。只能在迷宫里不停地探寻出路。不仅学生,老师们更要思考,教硕论文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思维的局限性限制了选题,格式的局限性限制了写作。闭门造车,思想禁锢,千篇一律的论文看的实在乏味。
教育硕士已经有20年历史了。但在很多高校从领导到导师都不重视,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地位低下。学术型导师根本不屑专业型导师。选拔条件也不严格。只要是高级职称,无科研经费的都可以做教硕导师,满足当硕导的虚荣心。很多学校对教育硕士采取放任式管理,只求多招生,不问怎么带?从来没有组织老师们研讨如何培养教硕生。花架子华而不实,带学生到中学听几次课,拍几张照片作为领导重视的政绩。因人设课很普遍,为的是满足部分老师工作量。有部分学生以文凭为目的,为的是再就业时多一张硕士学位证而已,至于含金量不在考虑。不读书不思考,随波逐流跟着走。理论是招牌,问卷是工具,案例设计靠模仿,依葫芦画瓢就是。论文选题的局限性使得每几年就是一个轮回,炒冷饭很普遍,无非是改头换面而已。教硕论文带有文科论文性质,不像理科科研那样有明确的问题。似是而非,不是问题的问题很多。
教育硕士,冠以“教育”二字,研究解决教育问题才是根本。教育问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研究手段,是理念转变。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搞不清楚,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囿于具体的模型而不能自拨。我们培养的教育硕士要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不是工厂生产线出品的“标准品”。二年学制,实习半年,学不到什么真东西,对不起所交学费。拿到的文凭若不足以成为优秀的中学师资,这样的培养还有何意义?教硕导师们该好好想想怎么带研究生?研究生们也想想你们是来干嘛的?一个为业绩,一个为文凭,年年如此,为了论文而论文的局面让人痛心。思想不解放就不会有创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