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我们一起聊聊生活(连载)
第六节
走进生活,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空闲了,来这里坐坐,大家聚一起,品尝品尝。姑且,又说说“盐”。盐,就是“食盐”了,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其中常含些其他物质,如“碘”,从而也称之为“碘盐”,据说吃碘盐能预防“大脖子病”。提起盐,估计下过厨房的人都很熟悉,炒菜快熟之前常需要添加的东东,进而赋予食物“咸”的味道。常言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作为人,为什么单独非要餐餐吃点“盐”以品“咸”味而不是餐餐吃点“糖”以品“甜”味?难道是“人”天生就和“盐”或者“咸”味有缘注定要相伴一生?在回答此类问题之前,暂且先看看“盐”的来源。大海里的海水是“咸”的,继而出现了“沙滩上晒盐”之道;地球上的湖有“淡水湖”和“咸水湖”之分,继而产生了“湖里取盐”之理;由此看来,“盐”通常是与“水”相溶相生的,“盐”主要源于“水”,或者说,“盐”较易溶于“水”。此刻,不妨一起体验体验:正值炎夏烈日当空,来到室外小走一圈,不知不觉中,汗流浃背,“衣衫早已湿透”,天气很热,找块树荫停歇一会,一阵风吹过,无比凉爽,衣衫随之变干,细看,衣衫早不是最初的模样,多处被描上了朵朵“白云”,悄悄用舌尝尝,口感“咸”味,原来是“盐”。人的汗液是“咸”的,汗液中含有许多“盐”分。科学研究表明,人体70%以上是水,在人的体液(包括血液)中溶解有大量的盐分,或许,“盐”原本就是人体所具有且必需的重要物质,据此,还有人推理“人最初就是生活在大海里”。从生物学了解到,人体的各种组织实质上就是由无数的相应组织细胞构成的,人体细胞就如一个国家中的家庭一样,细胞的新陈代谢贯穿于人体的整个成长之中,各组织细胞的健康成长共同决定着整个人体的健康成长。若以一薄层“细胞生物膜”为界,人体中的水可分为“细胞外液体”和“细胞内液体”两部分,“细胞外液体”主要为含“钠离子”的盐溶液,“细胞内液体”主要为含“钾离子”的盐溶液,细胞内外盐溶液中同时还包含着其它许多人体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以及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弃物”。生命在于运动,容易理解,正是因为人体血液的不断流动才将各种营养物质带到人体的各种组织并同时将废弃物通过相应的组织排出体外,血液流动的维持主要依赖于心脏的张缩运动(形成血压)。其实,细胞作为一个更小的生命体,其正常的新陈代谢同样也需要细胞内外液体的不断流动,从而不断获得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同时将自身所代谢的废弃物排出细胞之外,而在这里,细胞内外液体流动的维持则主要依赖于生物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形成渗透压)。所谓“渗透压”,简单讲就是:“当细胞外液体中钠离子数量多了,细胞内液体中的水分就需要通过生物膜渗透到细胞外液体中以稀释钠离子;当细胞外液体中钠离子数量少了,细胞外液体中的水分就需要通过生物膜渗透到细胞内液体中以浓缩钠离子;在这种钠离子浓度的平衡调节中,细胞内外的液体就处在不断的流动之中。”由此可知,为了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人就需要不断从食物中吸收一定的盐分,与此同时,人也需要时而从运动中生成汗液(或者尿液)以排出一定的盐分,有进有出,从而确保了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存在,进而促进了细胞内外液体的不断流动,一潭静止的死水容易变臭,相似的道理。有研究讲,吃“盐”过多(常吃偏咸的食品)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病,而且还会“伤肾”,从而大大危害身体的健康乃至人的生命,细想,确实有其内在的道理。当人吃“盐”过多时,如果同时又缺少适当的运动以产生汗液来适时排出多余的“盐”分,那么,一方面,人体诸如血液中的“盐”就会不断积累,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就会越来越高,血液的比重以及血液里的水含量相应就会增大,进而导致“将血液运输到人体各组织所需要的血压”就会增高,长此以往就易患“高血压”病;另一方面,当多余的“盐”分难于通过汗液排出体外时,人自身只能更多依赖于“尿液”排出多余的“盐”分,更多含“盐”尿液的排出,自然增加了“肾”的负担,“肾”的太过操劳势必会“伤肾”;或许,可能更重要的是,体内“盐”分过多的吸收和积累,将会使“细胞外液体”中“钠离子”数量大大增加,因为“渗透压”的作用,相应就会导致“细胞内液体”过多失去“水分”,各“组织细胞内水分”的过多失去想必会影响到各组织细胞的自然生长,乃至在一定程度上整体降低了人体各组织的正常功能,长此以往就会威胁到身体的健康乃至人的生命,吃“盐”多时会较快感觉口渴并需要通过喝水以补充水分,相似的道理。从“细胞”的角度出发,如果人体各组织细胞“既能在最长时间内保持细胞内所需要的充足水分和丰富营养,又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细胞内外液体中水的自由稳定流动”,那么,微观表现就是“可在最大程度上延续各组织细胞的生命”,宏观表现就是“可在最长时间内延展各人体组织的功能”,整体表现就是“可在最长时间内和最大程度上延缓人的衰老并进而延长人的寿命”,树枯了枝叶常变干黄而人老了皮肤多生皱纹,相似的道理。长久保持或者适当增加细胞内“钾离子”的含量,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长期维持“细胞内液体”含有较多的水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细胞内液体”中的水分因突然的“渗透压”作用而过多流失,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细胞内外液体”中水分的自由稳定流动,从而最终达到延续各组织细胞的生命、延展各人体组织的功能乃至延长人的寿命,很多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都需要适当补施“钾”肥,相似的道理。或许,各组织细胞中需要补充的“钾离子”,更多还是寄托于日常的食物中。有研究表明,植物类食品中的“钾离子”含量通常远高于“钠离子”,而动物类食品中的“钠离子”含量通常远高于“钾离子”,基于此,有人推断:人类应该多吃植物类食品,这样做将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和寿命的延长。“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七件事里“盐”刚好处于正中位置,或许是,特别希望去体现一下“盐”或者“钠离子”等在人体中的重要性,而在“酸甜苦辣咸”五味中,“咸”则处于最后位置,或许又暗示,特别希望不要常吃或者多吃“太咸”的食品。在此段的讨论中,不过只是结合自己的一点了解和理解,谈及了“盐”的一个侧面,至于是非曲直,毕竟,健康是自己的,关键时还需要各自去体会并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判断。
走进生活,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空闲了,来这里坐坐,大家聚一起,品尝品尝。姑且,再一起说说“酱”和“醋”。酱,就是“酱油”,而醋,就是“食用醋”了。准确说,在人类烹煮食物的过程中,“酱油”和“食用醋”同是归为特制调味品一类。“酱油”通常是指以植物性蛋白质如大豆、或者植物性淀粉质如小麦等为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并经过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且以咸味为主的液体调味品。在“酱油”酿造的过程中,简单说,就是在盐水环境下通过特定菌种及酶的生物化学作用,将各种植物性高分子量蛋白质或者淀粉质水解成人体必需的、具有各种味感且能溶于水的低分子量营养物质,如各种氨基酸(鲜味)、葡萄糖(甜味)、乳酸(酸味)、酯(香味)等,此外,还包括适量盐(咸味)。由此看来,“酱油”不仅是一种绝佳的多重调味品(包括了五味中的“酸甜咸”三味,此外,还增加了“鲜香”二味,若再选择适当时机添加一点“姜”汁,便又可增加一丝“辣”味),而且也是一种源于植物种子或者果实的绝佳营养品(包括了人类必需的三种重要营养物质:氨基酸、葡萄糖和乳酸)。“食用醋”通常是指以植物性淀粉质如糯米、大米、高粱、小米、玉米、甘薯等为原料,经蒸煮、糊化、液化及糖化,后加酵母使之发酵水解生成乙醇、并在醋酸菌的作用下将乙醇氧化而生成以醋酸(乙酸)为主要成分的酸性液体调味品。基于“食用醋”具有与“酱油”相似的制备过程,“食用醋”除了包含醋酸外,和“酱油”一样,其中还包含许多人体必需的溶于水的低分子量营养物质,如各种氨基酸、葡萄糖、乳酸、酯、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只是相对而言,醋酸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它物质的含量。据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吃些“食用醋”,具有“杀菌、防治感冒、健胃消食、养肝、降胆固醇、降血压、降血糖、抗癌、减肥、美容、延缓衰老、解酒”等功效。学习过《分析化学》课程中“酸碱滴定实验”的朋友,估计都知道,醋酸是一种弱酸,若与一定的“钠离子”结合便生成醋酸钠,醋酸和醋酸钠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就形成了一种重要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从而可起到在一定范围内稳定溶液酸碱度pH值的作用。人的体液通常为弱碱性(酸碱度pH值保持在7.4左右),经常食用一些“食用醋”后,或许,醋酸在体内被吸收后,并与体内“钠离子”结合形成“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这也将有利于调节体内液体(细胞内和细胞外液体)酸碱度的平衡,从而达到进一步确保身体健康的功效。联想类比发现,人类在直接食用源于植物的种子(如各种粮食、豆类等)或者果实(如各种水果)时,这些种子或者果实在体内消化过程中,本质上就是先将各种高分子量的植物性蛋白质或者淀粉质等通过生物化学作用水解(或者分解)成各种低分子量的诸如氨基酸、葡萄糖、乳酸等营养物质,然后再被人体逐步吸收并通过体液(尤其是通过血液)运送到需要的地方,最后,这些营养物质又在人体内被用作原料通过生物化学作用去合成各种组织需要的高分子量蛋白质等,从而不断维持了人体包括各种组织细胞新陈代谢之循环;因此,从这个角度观察,“酱油”和“食用醋”的制备过程,实质上就是部分代替了植物种子或者果实被食用后在体内的消化过程,即在体外提前得到了人体需要的、源于植物种子或者果实的某种特殊物质或者多种营养物质,或许,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体内营养物质的快速吸收和补充。不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若有人对你特别评价说“打酱油”(经常路过而漠不关心)或者“吃醋”(太多敏感而醋劲十足),在那时那刻,就不见得“多打多吃”一定是好事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