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Q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QY

博文

让我们一起聊聊生活(连载之三)

已有 2649 次阅读 2014-7-2 15:5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生活, 自然, 传承, 生命, 生存

让我们一起聊聊生活(连载)

 

第三节

 

在实际生活里,无免不幸会有人先你而去,或者是夫妻,或者是父子,或者是长幼,或者是师生,或者是同学,或者是朋友,或者是同事,或者是君臣。为了表达对所逝之人有生之年“爱人之德、暖人之德、让人之德、尊人之德、助人之德、信人之德、理人之德、进人之德”的感激、思念、追忆、缅怀甚至反思,便形成了每年或者定期在其离世之日开展“祭祀”活动之习俗;若是祭祀长辈或者先贤,则通常称之为“祭祖”。祭祖,从某种意义上看,可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所逝之人乃至所逝之德生命存在意义的长度,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所逝之人乃至所逝之德生活存在意义的宽度”。祭祖,通常伴随着一定的宗教形式,如建祠堂,供牌位,立碑阙,办法事,作传记,传文章,观遗物,一鞠躬,二献花,三敬礼,四跪拜,五默哀,等等。实际上,不管是哪种形式,其出发点都是相似的,或许,并不需要做过多的比较和优劣之分,随天命尽本分足矣。从历史记载看,越是“有德之人”越容易长久让人称赞与祭祀,甚至还跨越时空;越是“无德之人”越容易持久遭人唾骂与舍弃,甚至还遗臭万年。

 

在实际生活里,不免有幸会碰上“宗教信仰”之说,或是“儒家”,或是“释家”,或是“道家”,或是“基督”,等等。“儒家”让人“修身养德”,“释家”让人“修身养心”,“道家”让人“修身养性”,“基督”让人“修身养行”,其实,不管是哪家,在本质上都是相似的,都是在教育人要“弃恶扬善”。有时偶尔中发现,某些不同宗教信仰者或者宗教信仰团体之间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只要认真思考,就会发觉:实是不应当。不同宗教信仰,各有各的形式,各有各的方法,或许,只需看“哪种形式或者哪种方法更适合谁”罢了,“哪种形式或者哪种方法更让人受益”罢了,如果能这样想,即使同一个人去参与体验多种不同的宗教信仰,那也是情有可原无可厚非吧。宗教信仰或者宗教信仰者,若是其内部或者其内在包含了太多的利益或者权力争端,或者是与错误的个人或者政治团体绑架在一起,那么终究会远远偏离原始正确的方向,甚至成为恶人的遮羞布或者邪恶势力的帮凶,从而逐渐失去宗教信仰或者宗教信仰者原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确实有人反映,存在一些虚伪的宗教信仰者,他们时而“口中念经”时而“内心念魔”,不是宗教信仰教坏了他们,而是他们败坏了宗教信仰。或许,越是伟大的宗教信仰或者宗教信仰者,越是具有极大异念的包容力和极强善念的感染力。

 

在实际生活里,难免庆幸曾经多次顺利通过了学习或者工作中的关键性考试(或者考核),才算有机会去经历或憧憬昨天、今天乃至明天更进一步的发展。在生活中,人究竟需不需要学习?或者说,人究竟需不需要受教育?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让我们静心想象一下早期原始人生活的场景:一群光着身子、皮肤黝黑、偶尔以树叶为衣、头发长且蓬乱的原始人,生活在山脚下的树林里;他们不懂耕种作物,白天饿了,就在树林里找些果子吃;他们不懂建筑房子,晚上困了,就在山里头找个石洞睡;他们不懂高效防卫,危险来了,就在原地上拱手就擒;他们不懂烹煮食物,东西全是生的吃;他们不懂羞耻荣辱,交流全是任性来;他们不懂医学治疗,疾病全是自然愈;他们不懂延年益寿,日子全是饥一顿饱一顿;他们不懂科学育养,孩子全是营养不良一大群;和其它动物相比,这群原始人并没有表现出与众不同。伴随着历史长期的沉淀与积累,在这群原始人生活发展的某个阶段,他们开始逐渐懂得“织衣服、剪头发、耕种作物、建筑房子、高效防卫、烹煮食物、医学治疗、羞耻荣辱、延年益寿、科学育养”等等,而且,还通过自己发明的文字记载了这些生活的技能、经验或者知识并代代相传。作为现代人,完全有必要且非常必要通过学习或者受教育,在全面继承并吸收前人优秀技能、宝贵经验和卓越知识的基础上,尽力减少走弯路走错路的概率,不断发展自我并超越自我,以更轻快更有效的姿态去创造明天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不热爱学习不接受教育的个人,真可怕;不热爱学习不接受教育的家庭,很可怕;不热爱学习不接受教育的国家,太可怕;不热爱学习不接受教育的社会,更可怕;不热爱学习不接受教育的世界,最可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7766-808448.html

上一篇:让我们一起聊聊生活(连载之二)
下一篇:让我们一起聊聊生活(连载之四)
收藏 IP: 219.239.227.*| 热度|

2 张奎勇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