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当上审稿人是2003年的事情。那时我的博导是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区域编辑,他在我过了博士生资格口试成为所谓“博士候选人”后塞文章请我审。当时我审文章特别认真,每篇文章看三遍才给出详细的审稿意见。名字进入审稿专家库以后,审过什么稿子、用了多少时间审稿、具体的审稿意见是什么,都是有纪录的。如果编辑看到该审稿人老是拖时间不审稿,以后也不会找他审稿了。在以后的日子里,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其他几位区域编辑也找过我审了一些稿子。
后来Langmuir请老板审稿子,他转给我审。那是一个中国人的稿子,我虽然建议小修改,但是写了一页多的审稿意见。老板拿到我代理审稿的意见,把它发给编辑,说是我审的,请编辑给我写一封感谢信。Langmuir编辑看了我长长的审稿意见,不但寄来亲笔签名的感谢信,而且寄来了一本杂志和审稿人登记表,邀请我成为独立审稿人,后来不时和我联系审稿。品牌打响后,Langmuir的其他编辑也找过我。
2006年我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以唯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科研论文,文章还在审稿的时候,编辑就寄篇稿子过来审稿,后来也不时和我联系。这篇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文章里留下了我的e-mail地址,导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emical Kinetics于2007年找我审稿,我一看关键词,和我文章里的关键词也类似的。
2007年我以前的博导当上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的资深编辑,也曾发文章叫我审稿。审了以后,其他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的资深编辑也找过我。博导作为Topics in Catalysis的编委和某一期的编辑,也发过三篇文章给我审。
到了2008年,Catalysis Letters的主编找到我,请我审一篇稿子。值得一提的是以后的经历:我的博士后导师经常叫我替他代理审稿子,却从不对编辑说是我审的。我这个人对于编辑直接找我审稿和老板叫我代理审稿这两件事情还是能分清楚的。我替老板们审了十多篇JACS, Angew Chemie,我从来不说自己是JACS, Angew Chemie的独立审稿人,这些功劳当然都算老板们的,我不想招摇撞骗。但是我觉得,既然做了事情,就要让编辑知道,这是起码的道理。于是我有时候在用老板帐号上传我的审稿意见时对编辑说文章是我审的,如果有什么疑问请找我。编辑看了我详细的审稿意见,大概觉得我还算负责,审稿子也很及时,于是以后就直接找我审稿。这样,我成了Nanotechnology和Nano Research的独立审稿人了,已经帮他们审过好几篇稿子了。
总结审稿情况:为9个国际刊物和Springer出版社独立审稿34篇,替以前的博导代理审稿27篇,替博士后导师审稿29篇。虽然替别人代理审稿都成为别人的credit,但是至少博导告诉JACS编辑是我审的以后,JACS编辑部每次都给我写感谢信,以后不断找我们审稿,这也是对我辛勤劳动的承认。在审稿的过程中,提高了学术鉴赏能力,不但用critical的眼光看别人的文章,也用critical的眼光看自己的文章。
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想起以前一首歌中唱道:“戏子呀戏子,没有自己的名字”。好悲呛啊!一个人在成名之前总是干为他人的credit添砖加瓦。认真地做着事情,打品牌后,编辑自然会找到自己。现在我是JACS的“代理审稿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成为JACS的独立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