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招生宣传vs.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精选

已有 7084 次阅读 2022-7-13 19:23 |个人分类:本科生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微信图片_20220713192131.jpg

[本文由本博主原创。]

今年的高考填报志愿已经结束,大学又将迎来一批“新鲜人”开启他们全新的校园生活。我想对学生说的是,无论你因为什么原因选择了哪一所高校,选择了哪一个专业,一旦做好选择那就尽量认可自己的选择,并且全身心地投入,为自己寻找到兴趣点所在。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利用高中三年的学习时间,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和兴趣所在,在高考和志愿填报中,尽量选择自己所爱,而不要为了用足每一分而“委屈”自己的内心或者“将就”自己的兴趣。

高校招生确实是高竞争性的工作,对好生源的争夺不仅在现在,在未来也不可避免。但是对于高校来说,相比较高考出分前后高校的生源争抢,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高校如何从简单的生源竞争向前再推进一步,更多地参与基础学段的人才培养,也许这才是更有价值的生源竞争,这也有利于大学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对接。而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更应该保持清醒,更多关注兴趣所在,以及能力与专业的匹配度。

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资源,高分考生同样也是稀缺生源

有人认为,知名高校是稀缺资源,但其实,高分考生也是稀缺资源,高校之间激烈的生源竞争以及社会舆论压力迫使知名高校在招生和宣传方面都不敢“佛系”。

具体而言,当某地只有一所顶尖高校,并且当地的拔尖考生通常不习惯去外地读书时,那么这所高校在当地才不愁没有好的生源。而一旦当地有两三所“吨位”差不多的知名高校,校际竞争就会凸显。

在有些省份,拔尖考生倾向于报考北京、华东地区的知名高校,那么这些名校在这些省份的竞争也会凸显。除非是实力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否则高校招生就不可能“躺赢”。

另一方面,很多考生与家长对各所大学和各个专业缺乏了解,很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而那些在高考招生时更愿意宣传、“拉票”、展示诚意的高校在同等条件下,就有可能占据上风——维持较高的录取分数线。

历来,高校对维持较高的分数线都非常在意。这往往是出于多种考量。一方面,知名高校追求卓越,当然希望尽可能地提高生源质量,而生源质量在当下往往是用高考分数来表征的。另一方面,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一些自媒体热衷于整理出每一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并据此排序,而一些中学张贴高考喜报时也更愿意参考这样的排序,这对今后考生按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填志愿、“不让每一分浪费”产生导向作用。而那些取得理想战绩的高校,也会向社会展示战果,这就使任何一所高校在这方面都无法“佛系”——如果不抓紧,不但脸面无光,而且以后的录取分数线可能会越来越低。

招生早已成为全年度全方位的竞争

既然大学招生无法做到“佛系”,那么他们需要做什么?仅仅是在高考结束后,在公园摆摊提供咨询?或者只是在高校招生网站上打广告?

事实上,招生宣传到今天已然是一场“立体战”了,而且是需要在平时就付出努力的。且不说举办中学校长论坛这样高规格的“外交活动”,事实上一年四季高校都有各路人马在中学跑,有的高校一年之内甚至会派不同的人去外省市同一所中学好几次。

中学校长是必须要拜访的,招生人员也要在教务主任、年级组长面前“混个脸熟”。但中学领导很忙,一般的人很难有机会接近他们,招生人员有时候得通过地方人士牵线搭桥。为了和中学搞好关系,有的高校还会颁发“优秀生源基地”的牌子、和中学共建创新实验室。

同时,伴随着教育的发展,现在上海的中学不但有生涯规划课,一些中学还通过校外机构联系名校教授进中学开讲座。在上海,复旦大学开出了高中先修学堂,并给当地几所知名中学的尖子生“开小灶”。但这种资源在很多别的省市还是缺乏的,于是大学教授跑中学“送讲座”成了重要的交流和宣传途径。

但是,中学要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要确保学生的时间安排,不可能对大学频繁开放。于是,一些高校借着参加中学科技节、文化节的由头,把讲座送进中学,甚至由院士、高校领导带队。一般情况下,如果院士宣讲,那么中学往往会更重视,不但校长亲自接待,而且会在中学的微信公众号隆重宣传。

和“送讲座”配合的,是大学生寒假回中学母校宣讲。这是中学每年举办的活动,颇有仪式感。一方面,传递信息,增进高中生对大学和专业的了解;另一方面,给高中生加油打气,鼓励他们考出高分。当去年毕业的学生齐刷刷出现在母校高三学生的面前,为自己就读的大学“站台”,这样的场景颇具感染力。

面对招生宣传,考生和家长更应保持清醒

平时费了好大的劲儿做这做那,但如果“临门一脚”没踢好,也会铩羽而归。于是,招生宣传人员在高考出分前后费尽全力地对考生填报志愿施加影响。

最常见的是使用某种话术。比如,现在网上有各种大学排名、专业排名、学科评估结果,不同的评估体系得到的排名结果有区别,考生和家长也无法轻易洞察其中的奥秘。于是,招生人员专挑对自己有利的,种种说辞让人感到读了他们的大学和专业,毕业后前途无量。但很少有家长会在这些说辞面前,还能对学生的兴趣以及与专业的匹配度保持清醒,家长们也很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些招生人员还会采用心理暗示。例如,考生参加一所高校的地方招生组组织的高考咨询,会被邀请在该高校宣传海报前合影拍照。此后,考生频频收到合影和推送资料,得到“你已经是某校学生”的心理暗示。

这种“心理游戏”还有很多。比如,有的高校的地方招生组会把考生叫到驻地宾馆,对考生进行“面试”,暗示想要进这所学校非常难。于是,考生一旦获得“面试通过”的消息,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承诺效应,因为越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就越会被珍惜。

更有甚者,有的招生人员还会吓唬考生:你考了这个分,某高校根本不可能收你,如果你填报的话,就会直接滑档!考生被各路人马的各种说辞和反复争夺搞得七荤八素,心情高度紧张,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录取结果出来,很快一切都回归平静,无论是考生、家长还是招生人员,都接受了这样的结果。事后想一想,一方面,名校应该更多地把功课做在前面,广为传播学科知识、介绍各个专业,将招生宣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另一方面,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之前,应保持清醒,认真思考兴趣、能力与专业这三者的匹配度,还要考虑社会需求,而不是被各方人马种种“话术”和招生专业目录中各种诸如“卓越班”的名头所误导。当考生选择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即便自己被录取的学校没有自己期望的那么好,也不至于患得患失,或者未来就读时遇到困难也不至于太过后悔自己的选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347135.html

上一篇:研究生导师通过网络发文等形式投身“三全育人”的案例
下一篇: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发力点
收藏 IP: 220.160.107.*| 热度|

8 王涛 郑强 张红光 周忠浩 褚海亮 谢煜 史仍飞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