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此文原稿写于2017年3月10日,是当时学校党委发通知下来,为了迎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以自己名义写的建议,不清楚有没有被送上去。前几天,我去珠海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作此报告。本文获得九三学社中央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九三教育论坛”征文一等奖。]
1.研究生专业培养与职业发展的矛盾
现象:研究生是大学科研的生力军,也是中国科研创新的未来。近年来,高校科研硬件水平提升,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这本是好事,但在实践中出现不理想的情况。
1)部分学生考研动机不纯,仅仅为了逃避就业或者“转换门庭”读研。进校后,受浮躁的风气影响大,不认真读研。
2)很多硕士生希望毕业后从事和本专业不相关的能“挣大钱”的工作(比如学环境的去做会计)。于是要花很多时间外出实习,这构成专业培养和职业发展的矛盾。
3)由于扩招,部分学生科研基础、科研能力差,完成学位论文有困难。
4)研究生师生关系成为关注热点,一些个案被渲染,一些研究生心存戾气,一些民众对导师群体存在误解。
5)现在强调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本科生教育,但是没有把研究生教育提到和本科生教育同等的地位。媒体缺乏对研究生学风、科研、就业、师生关系的正面引导。
建议:
1)教育部、大学应对研究生分层次培养重新评估和定位,明确专业培养必须达到的要求。
2)在招生宣传、招生遴选、入学教育、学风建设、舆论宣传上再加把劲,鼓动优质生源报考,把想混文凭的挡在门外,树立好的学风,清退培养过程中屡教不改的,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和“出口”控制。
3)大学要加强研究生职业道德和职业发展培训,在狠抓学风的同时,支持他们职业发展,提供正面的引导。
4)加强院系和导师对研究生的管理,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而不是“放水”。
5)舆论导向要注意以下话题:为什么读研究生?怎样读研究生?读研究生和找工作是什么关系?研究生需要怎样的职业精神?要让更多的研究生爱科研、干科研。
参考文献:
马臻,研究生和导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文汇报2016年9月9日,第7版。
马臻,破解研究生和导师“不咬弦”的“魔咒”,文汇报2016年11月25日,第7版。
马臻,摆正职场心态,提高就业竞争力,文汇报2017年6月16日第6版。
马臻,带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尝试,科技导报2016年第16期,第163页。
马臻,一个研究生导师的困惑,科技导报2016年第23期,第147页。
马臻,研究生导师该如何与“90后”研究生相处,科技导报2017年第14期,第99页。
马臻,研究生生涯发展和课题组生存发展: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科技导报2017年第20期,第138页。
马臻,研究生师生矛盾及化解对策,上海研究生教育2018年第2期,第1-5页。
2.研究生经济困难和导师的捉襟见肘
现象:在美国,读研究生要交学费是天经地义的。我国多年前,读研不需要交学费。但2014年全面收费后,以种种形式把大部分学费返还给了学生,但研究生还是有怨言。原因是:入学交费时,要一下子拿出1.2万元(含住宿费),而等到退费,也大半年过去了,这使他们缺乏“获得感”。贫困生交学费有困难,而申请助学贷款要办手续且有限制条件。
网上有舆论认为导师给研究生“工资”少,是在剥削研究生。还有的不明真相的记者认为,导师让学生“做课题”就是在剥削研究生,完全不清楚:做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带学生毕业,完全是“一体”的。当然,报纸上说有的导师在外面开工厂把研究生当“小工”,那另当别论。
2014年全面收费后,导师需要给博士生交培养费,每个月还得给研究生科研补助。而前几年获得的一个额度80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只能有12万元发给学生,有的老师甚至自掏腰包给学生发钱,苦不堪言。
显然,这不是“你付不起钱就别招研究生嘛”这样一句话能推诿的。
建议:
1)教育部、大学应评估研究生每个月究竟需要花多少钱,收入多少为宜,我们应该提供多少补助,哪些由国家出,哪些由学校出,哪些由导师出。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承担。如果国家要增加研究生的补助,那么主要应该由国家和学校承担,要给导师“减负”,或者规定,导师招收6个研究生之内可以“减负”,如果超过,则需要交费。
2)在调研中,要注意网上很多由研究生自行填写的是不可靠的。研究生的收入应该包括学年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学校发给学生的和导师发给学生的。但很多学生网上填写的调研,只是填写了导师发给学生的金额,这造成误导。
3)考虑困难生入学暂不交费、交部分学费,扩大助学贷款覆盖面,简化流程,加强助学贷款宣传,推广贷款上学意识——在美国,贷款上学是很普遍的、天经地义的。
4)加强在报刊舆论导向——美国读研究生是不是要交学费?贷款上学行不行?导师让学生做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是剥削研究生,还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读研究生,究竟是为了更高的工资,还是为了什么?
5)对个别导师让学生做和毕业论文无关的“横向”课题,也要进行界定和干预,甚至限制。
参考文献:
马臻,破解研究生和导师“不咬弦”的“魔咒”,文汇报2016年11月25日,第7版。
3.大学教师的生存窘境以及评价体系的问题
现象:近年来,各主流媒体都报道了大学青椒的生存窘境——教学任务重、评职称难、申请科研项目难、工资待遇低。这其实是个悖论:一方面,很多青椒说自己很苦。另一方面,很多人都想进高校,一个大学教职有近百人申请。到底青椒苦不苦?舆论导向对不对?
经过观察、实践和思考,我认为“青椒”面临的本质矛盾有两个:1)工作和家庭生活对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使人感到力不从心;2)学术评价、资源分配中“扶强不扶弱”的“马太效应”逼着“青椒”尽早脱颖而出,而在资源匮乏下,“青椒”又很难将才华完全施展出来。
评价体系不但因“扶强不扶弱”而引发舆论,而且有若干矛盾之处。比如,老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都认为科研人员要把冷板凳坐热,要十年磨一剑。然而,一些高校近年推出了“六年非升即走”的“常任轨”(tenure track)制度。这对于打破吃大锅饭、杜绝不认真干活,当然是好的。但是,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不一样,资金投入少、课题组学生数量少、质量差,并且新进校教师很难一下子评为博导、招到研究生,那么怎么在六年内达到类似于西方大学教师六年内的水准而留下来?这和“把冷板凳坐热”“十年磨一剑”是否矛盾?有人指出,如果你真的十年磨一剑,只怕连板凳都没得坐了。
建议:
1)总结各大学对青年教师关怀的举措、成绩,加强舆论宣传。
2)教育部和各大学政策、制度发力,使广大教师能“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3)应在校内加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培训、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指导和互相的交流,使他们尽早进入职业轨道。
4)加强舆论导向,倡导青年教师“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5)评估评价体系(包括“扶强不扶弱”“常任轨”),找出不足,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马臻,大学“青椒”不只有诗和远方,更有眼前的压力,文汇报2016年9月23日,第6版。
马臻,评上教授的他们为何还无法避免焦虑,文汇报2018年9月22日,第4版。
马臻,一个普通青年教师“原生态的存在”,科技导报2017年第1期,第160页。
马臻,砥砺前行的大学青年教师,科技导报2017年第5期,第112页。
马臻,做科研的难点和乐趣,科技导报2017年第23期,第111页。
马臻,参加学术会议的乐趣和现实压力,科技导报2018年第3期,第123-124页。
马臻,导师心声,大学生2018年第6期,第34-35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