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田问舍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weihehe Better communication, better life.

博文

为什么研究生们越来越胆小?

已有 3363 次阅读 2012-5-27 09:58 |个人分类:点滴成长路|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就业

毕业季也是找工作最后的冲刺阶段,很多研究生都有“除了继续做本领域的研究,其它的都做不了了”的心理,而且博士们普遍比硕士们的这种心态更强烈。

 

这涉及到复杂因素,主要的可能是两个方面:中国社会上专业化的职位总是少于非专业化的职位;专研某门学科越久,一旦放弃,沉默成本就越高。这些都是不得不慎重思考和权衡的。

 

但我想还是会有一些受劣质教育影响的后果。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这种力量并不仅仅用来改变自然和社会,也会用来改造我们自己。

 

1、绝大多数研究生都是在历次考试中过关斩将后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在我们的考试中,由于不知道会考到什么内容,又必须要考好,因而不得不对任何内容都要照顾到,对什么内容都不愿意,确切说是不敢放弃。这样做,往往会得到很好的成绩。但这种求稳的心态,也会导致自己在学习中胆子越来越小,越不敢舍弃。更严重的是,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丧失了对于学科主干知识体系的判断能力,分不清轻重缓急。在学校的考试,至少还有指定参考内容可以依托,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考核根本就没有课本可以依托。在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的情况下,必须要有所舍弃,敢于放弃。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培养自己判断的能力和风格(这种东西说起来有点玄乎,但确实存在,而且需要经历自己的一些误判后反馈才能逐步形成),在需要自己做出判断的时候,我们拿什么来指导自己呢?

 

2、在接受专业化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也很容易丧失面对生活来源问题的发现能力,从而失去创业的能力(此处先不谈勇气等其它因素)。

 

薛涌在《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查》中有个很好的观察:“本科生没有接受太多的专业训练,提问和讨论直接立足于生活经验,不太受学科的束缚,比较有原创性。研究生专业训练多了,容易为学问而学问,多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提问讨论,原创性被学科所驯化,思想被别人给套住了,讲出来的话太文绉绉,已经没有那么生猛有活力了。生活中许多活生生的东西给漏掉了。一个学者最珍惜的,就是人家能够直接基于现实的经验,把自己专业分类中漏掉的东西捡回来。被学科包裹的太多,人类原始的糙劲就没了,创造的冲动就被文化驯服了。”

 

这种观察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术问题上,我想也可以扩展到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问题中。专业研究的理想化状态的长久训练,使得我们面对复杂的生活现实时,多少有些“现实休克”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685-575421.html

上一篇:毕业季的泛滥综述
下一篇:如何让小孩少看电视?
收藏 IP: 58.22.114.*| 热度|

4 张天翼 郭桅 屈林 刘进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1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