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临近拐点,从多学科考虑疫情的发生发展,曾经有一点体会,还是想写出来供批评指正。三十年前,我们发表了一篇跨学科文章:"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世界性流感流行关系的初探 (微生物学通报,1991)",发现一百多年以来,太阳黑子极大值或极小值的当年 (包括滞后一年),对应了历史上历次新型病毒大流感(大瘟疫)。尽管流感每年都可能会发生,但新型病毒并不是每年都出现,一旦出现新型病毒引发疫情流行,对于人类危害极大。通过预测太阳黑子的变化,文章明确预测了1997、2002、2008、2012大阳黑子极值年(包括滞后1年),易发新型病毒疫情(图1)。当年,用门限自回归模型预测了4个太阳黑子极值年。
图1. 1887年以来太阳黑子极值年与新流感疫情发生年以及预测可能发生新流感疫情的太阳黑子极值年
不幸的是1991年以来,预测的1998年太阳黑子极小值年(尼帕病毒),2002年极大值年(SARS ),2008年极小值年(甲型H1N1流感、甲流),2012年极大值年(MERS),2020年太阳黑子极小值年 (新冠病毒)(图2),都出现新型病毒,引发了重大疫情。
文章初步分析认为,这种规律性现象可能与大阳活动、电磁辐射变化导致病毒抗原変异有关,在这些极值年以及后一年出现新型変异病毒的概率增加,引发重大疫情概率增加。
下一次太阳黑子活动极大值年预测2025-2026年出现(图2)。
图2. 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预测2025-2026年出现太阳黑子极大值年
我们的文章完成于1989年秋,我当时在青岛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工作,一个偶然机会,在山东济宁医学院教书的兄长到青岛出差,一起吃饭聊天聊出来的思路,成文后,先后投过国内几家刊物,未被录用,非常庆幸的是,后来在《微生物学通报》1991年第1期发表(附件1)。这篇文章有3个方面进展,1)发现了现象,2)讨论了可能的机制,3)通过预测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明确预测了4次新型病毒可能发生的时间。虽然论文本质上还是相关分析,没有实质性的因果关系证据链,但是从不同学科角度,提出了可以参考的新认识;不过,这些跨学科的探索,一般会存在许多问题和知识的盲点。考虑到这个工作离我的专业有些远,也一直没有把这篇文章放入我的简历中。30年前获取国际文献非常困难,后来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发现1990年国外发表类似报道,认为太阳黑子变化与流行病存在关系(附件2)。我们的研究,不仅明确了关系,而且进一步开展了机制分析和疫情预测。
附件1:吕厚东, 李荣华,吕厚远.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世界性流感流行关系的初探[J]. 微生物学通报, 1991, 018(001):23-26.
附件2
1990-Sunspots and influenza.pdf
最近几年,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在短时间尺度天体活动和气候变化、流行病关系等研究方面,开展了更加深入的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例如: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曲江文,高志刚.太阳黑子活动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29(2):188-190.
Qu J, Gao Z, Zhang Y, Wainwright M, Wickramasinghe NC, et al. Sunspot Activity, Influenza and Ebola Outbreak Connection. 2016, Astrobiol Outreach 4: 154. doi:10.4172/2332-2519.1000154
刘复刚, 王建. 行星会合指数变化与太阳绕太阳系质心运转的周期.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5): 1457-1466, doi: 10.6038/cjg20130504. http://html.rhhz.net/dqwlxb/20130504.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