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这是在本人所在高校的“教师在线学习中心”里所提交的一份作业。为了不枉费自己动手码了这些字,就把它贴在这里了。
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指的是在那些能够实施专科、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教育或学位教育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年青教师群体,其年龄一般在35岁及以下。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近十余年的扩招,高校学生数量有了大规模的增长,同时高校教师的数量也相应大幅增长,而增量部分主要由青年教师来填充。据统计,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已达到154.6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数量达到74.2万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46.8%,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高校教师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可见,高校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主力军。而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同步扩招,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群体的学历层次也整体提高,尤其是具有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中的占比较以往有了可观的提高。这也预示着,未来高校教师群体的新鲜血液将主要由具备高学历(尤其是博士学历)的人才群体来补充。然而,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注重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很少涉及到高校教育方面的内容指导与训练,这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生涯初期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向国际学术环境的加速融入,高校对教师的学术科研方面的要求逐步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在职称竞升上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在其职业生涯初期顺利过渡,如何应对职业生涯初期中各种困境,是一个值得包括高校青年教师自身、高校部门以及社会相关组织在内的各方密切关注的焦点。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初期中的困境涉及到诸多方面。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巨大压力。高校新进的青年教师在经历过长达数年的研究生教育后,其年龄一般处于25~30岁之间,而这个年龄段又恰好对应着人类个体婚姻和生育的黄金时期,因而组建家庭所需要的巨大经济支出势必是压在高校青年教师头上的一座大山。另外,由于获得诸如博士这样的学历和学位本身就需要其本人及其所属家庭长期的巨量经济投入,因而,新毕业的高学位获得者均期望着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水平,至少也应该能够在不长的有限的时期内弥补曾经的投入。然而,现实却极其不乐观。“高等学校教师薪酬调查”课题组2011年对3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进行了薪酬调查,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低收入人群相对集中,高收入人群相对分散。其中,年收入在5万—6万元区间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8.2%;其次为年收入在6万—7万元区间的,占总人数的17%。总体来说,高校青年教师收入普遍不高,81.9%的青年教师年收入10万元以下,特别是34.6%的青年教师年收入6万元以下。”尽管在我国加入WTO后的近十五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的增长,社会各阶层的收入都有所提高,然而物价却是同步增长的,尤其是住房价格,其涨幅已远远超出普通阶层的承受范围之外。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过高的房价与远低于期望的收入水平这一矛盾是一个无法逃避的困境。
其次是巨大的工作压力。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一般来源于科研、教学、师生关系、与行政系统关系、工作保障和工作负荷等方面,其中科研与教学方面的压力是最主要的。由于我国高校具有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定位的特点,不同的高校对引进的高校青年教师在科研和教学任务安排的比重也有所不同。在偏重研究型的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巨大的科研压力。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开始借鉴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的tenure-track制度,对于新进青年教师实行“非升即走”制度,即在入职高校的3~5年时间完成量化考核任务,这包括申请到定量的科研项目基金和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完成量化考核任务,则被高校解聘。这意味着入职这些高校的青年教师们还面临着几年后的失业风险。然而,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们,除了工科应用类的之外,大多数并不具备抵抗失业风险的能力,因为高校青年教师在花费的大量的时间在科研方面之后,并没有时间去同时获得社会企业所认可的工作技能。而在偏重于教学的高校,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则面临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前面已经提到,由于在研究生期间缺少教学方面的指导与实践,青年教师们急需提高自身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这意味着在课堂之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
再者,高校青年教师还面临着巨大的职称竞升压力。由于近年来高校青年教师数量的大幅度增长,许多高校的很多专业的师资结构已经优化为比较理想的金字塔结构,即讲师、副教授和正教授的数量依次递减。高校青年教师们一般都位于讲师层次,为了改善待遇和提高地位,青年教师们在职称竞升方面都有着强大的动力。然而,由于高校定岗定编制度的推行,处于金字塔底层的青年教师们必然面临着空前的竞争压力。事实上,这也正是我国高校能够实行“非升即走”制度的原因之一,存量庞大的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使得这一制度得以顺利推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2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