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在江苏常州乡下生活,与爷爷奶奶在一起,还有叔叔婶婶和堂兄弟们。当时在读小学,乡间的少年童趣,捕蝉(抓知了)是一种,跟堂兄弟学习,办法有三。一是用面筋,在家中的米囤里抓一把麦子,再含一口水,反复咀嚼,最后形成一团粘性极强的面筋,黏在长竹竿的顶端,便举着向蝉声大作的树干而去。二是用细铁丝做一个口杯大小的圆圈,绑在竹竿上,清晨到屋檐下去寻找沾着露水的蜘蛛网,缠裹在铁丝圈上,多缠裹几个蛛网,便会生成一个粘性极强的平面,效果似乎比面筋强。三是选取麦秆前端最长的一节,围着一个铁丝圈用线扎住,几十根麦秆扎好后,将另一端收拢扎紧,形成一个中空的圆锥体罩子,与面筋和蛛网黏住知了不同,若罩住知了,知了一扑腾,翅膀便会被麦秆之间的小缝隙卡住。知了大多是常见的黑色知了,个体较大,叫声是“知了知了”。又有一种略小的身体呈绿色,叫声如“羊些哩羊些哩”。还有一种身体有点暗红色,个头只有黑色知了的一半大,叫声如何?已经忘记了。抓到知了,自然很高兴,有时惊动知了,它便拖着渐渐减弱的声音飞到别的树上,难免失望。
后读清代方濬师《蕉轩随录》(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95年),卷七有“苏迈诗句”一则:“苏伯达(迈)有句云:‘叶随流水知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此袭先玄英先生‘鹤盘远势’一联语意,然而‘蝉曳残声过别枝’,千古无偶,岂后人所能摹拟耶?”“蝉曳残声过别枝”一句,不正是我少年捕蝉时偶尔惊动知了,它拖着渐渐减弱的声音飞到别的树上之诗意概括吗?
上个月回故乡,五十多年前的许多往事渐渐浮现,捕蝉即是一桩。细细品味“蝉曳残声过别枝”,感叹不已。
方濬师笔下“蝉曳残声过别枝”的作者玄英先生,何人也?唐代诗人方干,字雄飞,号玄英。
【唐】方干(字雄飞,号玄英)《旅次洋(一作扬)州寓居郝氏林亭》: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一作如)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一作床)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羇(一作梦到江头身在兹)。 洋州,今陕西洋县。
明末清初贺裳《载酒园诗话》载:余儿时尝闻先君语曰:“方干暑夜正浴,时有微雨,忽闻蝉声,因而得句。急叩友人门,其家已寝,惊起问故。曰:‘吾三年前未成之句,今已获之,喜而相告耳。’乃‘蝉曳馀声过别枝’也。”
又,宋代吴文英《风入松·桂》:兰舟高荡涨波凉。愁被矮桥妨。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还泊邮亭唤酒,旧曾送客斜阳。 蝉声空曳别枝长。似曲不成商。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和醉重寻幽梦,残衾已断熏香。 “蝉声空曳别枝长”一句,与“蝉曳残声过别枝”相似,慢慢琢磨,方干句胜于吴文英句。
“蝉曳残声过别枝”还被明人集句入诗。
【明】孙蕡《朝云集句诗十首》其五:浮云漠漠草离离,泪湿春衫鬓脚垂。秋水为神玉为骨(杜甫),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钟随野艇回孤棹(许浑),蝉曳残声过别枝(方干)。青冢路边南雁尽(李商隐),问君何事到天涯。
之前已贴出《听得秋声忆故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308821.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