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SH6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SH62

博文

《精密铜管铸轧加工技术》正式出版 精选

已有 5110 次阅读 2016-4-20 18:1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精密铜管铸轧加工技术》已在在国防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部书是本团队自2001年以来15年中与金龙精密铜管集团共同合作开发精密铜管铸轧加工技术的总结,也是本团队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专著。

     本书获得国防科技出版基金的全额资助,编辑王晓琳女士做出了艰辛的劳动。

     本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建新先生为本书写了序言。

谢建新教授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成为世界空调冰箱生产大国,而空调冰箱对精密铜管的需求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规模产业。精密铜管铸轧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虽然铜管铸轧技术的实验室阶段来自于80年代的芬兰,但真正使这项技术成为规模产业的正是中国的有关企业和科研机构。

十几年前,本书作者张士宏研究员等在中国科学院及金属研究所的支持下,与金龙铜管集团合作共建了中科院在企业的第一个工程研究中心。这些年来,金属所的科研人员与金龙集团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长期的密切合作和系统研究,使铜管铸轧这项新技术不但走出实验室,实现了产业化,还实现了科学化设计,超速大规模发展,引领国际同业,这项技术已成为空调冰箱制冷精密铜管的主流生产技术。中国的精密铜管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不但满足了国内空调制冷行业的大规模需求,还大量出口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如今,中国的精密铜管企业已在美国和墨西哥建厂,相信不远的将来,还会在印度、中东等地建厂,全面走向世界。可以说,铜管铸轧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为数不多的国际领先技术。

铜管铸轧技术是铜管加工行业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解决这项技术不但涉及新的加工方法、新的设备、也是材料科学技术的巧妙应用。铜管铸轧技术的主要创新关键技术是铜管坯水平连铸和铜管行星旋轧技术。在此之前,还没有人相信铜管坯也可以实现水平连铸,这项技术涉及了合金熔铸技术和水平连铸技术以及相应的水平连铸设备研制;其次,铜管坯行星旋轧技术是将室温铸造厚壁铜管坯通过摩擦和大塑性变形提高管坯温度,达到动态再结晶温度而将铸造组织完全转化为细晶变形组织,即利用塑性变形热和摩擦热实现铜管高温热变形加工,使得后续加工不必进行中间工艺退火,是一种典型的短流程高效生产过程。在后续的多道次联合浮动芯头拉拔、内螺纹管材加工成形方面,我们的研发机构也进行了全面创新,使我们的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该技术开发过程中,我们还实现了全部设备的国产化,形成了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与诀窍,这是我们企业保持不败的重要关键。如今,金龙铜管集团作为我国该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获得了极快的发展。这个企业的精密铜管年生产能力由2000年的3万吨,发展到如今近50万吨;销售额由当年近十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325亿元,生产企业遍及全国和美国、墨西哥,成为世界精密铜管业的领先制造商。

作者张士宏团队十几年专注于一项新技术的研发,与企业紧密合作,在铜管铸轧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不但支持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还培养了大量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发明专利、发表了几十篇学术论文。研究工作涉及TP2铜管合金化熔炼技术、铜管坯水平连铸技术及其工艺缺陷控制技术、铜管三辊行星旋轧技术、铜管浮动芯头拉拔技术、二连拉、三联拉和四连拉、盘拉、退火、内螺纹滚珠旋压、外翅片管成形、铜管件加工成形、毛细管加工、白铜合金管铸轧、水平连铸设备设计与优化、三辊、四辊行星轧机设计优化与模具设计、铜管铸轧生产全过程信息在线采集、专家数据库研制、质量实时处理系统等科学与技术问题。这些工作使我国铜管铸轧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生产加工技术。作者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经验、科学分析设计方法总结成本书,对于总结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直到推广该技术的更广泛应用,培养年轻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谢建新

20161

 

全书目录:

精密铜管铸轧加工技术.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2820-971488.html

上一篇:也说公务卡
下一篇:沟通和理解—师生间的一次微信对话
收藏 IP: 222.161.249.*| 热度|

12 张忆文 魏焱明 孙弘 徐征 庄世宇 钱磊 曾泳春 王启云 喻海良 韩善灵 郭瑞鹏 黄仁勇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