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l2431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l2431 我创作诗词与书法,写些日记,也写些其它文章,发些照片。

博文

读丘成桐先生《祭省身先生文》的两点感想

已有 4851 次阅读 2009-3-3 15:50 |个人分类:零星日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丘成桐先生《祭省身先生文》的两点感想

 

成桐先生的《祭省身先生文》,本来早已多次反复拜读过,不知为何,近几天来,我又把这篇祭文,从网上复制下来,一再反复诵读,读后令人感慨万千!。就在今天早晨,突然之间,我就有了以下两点感想:

第一点

陈、丘两先生之间的师生关系,竟然是如此的密切!师生之间的情谊竟然是如此的深厚!今天还有吗?还多吗?难了!也可能有,也可以肯定地说“不多矣!”大学上大课,下课就走人,师生各奔东西。这样老师又能认识几个学生呢?哪里还有什么关系密切之看可言!据说,有的研究生,一年要想多看见几次导师都很难。导师被叫做“老板”,教授被称为“叫兽”,这样的师生关系又能有多密切呢?似乎师生之间能互相视为路人,那就很就不错了!据报道,居然还有某些学生,痛骂了老师之后还不行;硬要持刀相对,非捅死老师则不足以泄胸中之愤!哪里还有什么情谊深厚之可言!

    

     第二点

成桐先生是自然科学家,是菲尔兹(Fields)奖得主,可他的社会科学,尤其是他的国学功底之深厚,诗词造诣之高深,令人十分敬佩!记得解放初期,学习苏联搞“专业化”,大家都往“牛角尖”里头钻,把路越走越窄,其实这又何苦呢? 本来,百年人生,所拥有的天地,所拥有的世界是很宽阔的啊!硬要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截然分开,自己给自己划一条鸿沟,彼此之间,谁都不敢向前跨越一步,这是在作茧自缚,固步自封,实在可怜得很!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种重理轻文的倾向,由来已久了,实在是既可悲,又可叹!

   

    韩报称“中国人的汉语水平令人心寒!”也许与我们多年轻文有关吧!

   

    近有网友说,近几十年来表示事越变越像样,也有些越变越离谱。看来这些说法,似乎也并不是什么空穴来风吧!。

 

     丘成桐先生的《祭省身先生文》,复制于下,有兴趣的网友,何妨溜览一通,如何?

【附】

丘成桐

陈省身先生文

 

嗟乎先生,真棄我乎。逝其何速,疾來何惡,

長城毀矣,泰山傾乎。孟冬之日,遽聞耗訊。

雲暗天黑,心痛神傷。憶我早歲,父喪無依。

讀書南國,未窺大道。知我唯師,拔我香江,

育我柏城,譽我四方,提攜半生,憂樂相告,

孺子何德,薪火相屬。嗚呼哀哉,朱弦已絕,

教育之恩,昊天罔極。

 

追維田籌昔,切思故園。攜我東歸,忠心謀國,

南開立所,雙微引士。將有鴻圖,興我祖國。

孰料積勞,竟爾罹疾。棟樑毀矣,籌學何從,

悠悠何思,不寧唯是。先生之學,造類幾何,

已藏名山,傳諸後世,哲人其萎,師長云亡,

我憂誰訴,我喜誰告。魂兮歸來,中心是悼。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107-218159.html

上一篇:转引刘道玉先生的一段话
下一篇:祖龙撰书 祝李廷玉先生80大寿 附 李廷玉 八十抒怀4首
收藏 IP: .*| 热度|

3 武夷山 郭崇慧 马昌凤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