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msel

博文

国外气候争论中的报复性打假

已有 5666 次阅读 2011-4-3 14:29 |个人分类:全球变暖|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全球变暖, 方舟子, 打假

2009年“气候门”丑闻之后,本人经常围观国外一些著名气候博客上的争论。基本上看得越多,就会对中国科学界越宽容。原因很简单,此前方舟子对中国学术界打假所涉及到的热点元素,比如论文造假、履历造假、不保存数据、科学政治化,在气候争论当中都不乏其例。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科研行为都是一种生意行为,道德评判大可不必,我们能做的,只是出于兴趣检验其结果而已。

去年肖传国雇凶报复二方被羁押之后,“报复性打假”成为又一个新词汇。而这个题材居然也不是国内独有,气候争论也包含了这个元素。其情节,仍然要从Michael Mann的曲棍球棒模型说起。这个模型的由来,关心气候争论的人都应该知道,中文解说可参见静冈大学黄为鹏所写《“曲棍球杆曲线”丑闻、 气候泡沫与气候政治的未来》(http://dahuang.dhxy.info/climatepolitics.pdf)。曲棍球棒先是在2003到2005年被Steven McIntyre打假(他的论文指出的是,Mann的模型即使输入随机数据,输出的依然是他们想要的“曲棍球杆曲线”),而2006年Wegman 代表美国统计学会在美国众议院听证会的证词支持了McIntyre的论述。

此后就发生了“报复性打假”。Wegman的证词成为“曲棍球队”(IPCC报告的核心作者,包括Phil Jones,Keith Briffa,Michael Mann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除了论文上的拉锯战,2010年1月,变暖一方的Bradley(也就是Mann曲棍球棒系列文章的第二作者)指责Wegman报告剽窃(Plagiarize)了他的文字和数据,要求美国众议院撤销这份证词。

而随后,Bradley自己又被“报复性打假”。McIntyre在他的博客展示,Bradley曾经抄袭(copy)另外的作者:他引了某书的前一版本,但是实际原封不动抄袭的却是该书的后一版,而且未加注明(详细内容见http://climateaudit.org/2010/10/18/bradley-copies-fritts/http://climateaudit.org/2010/10/20/bradley-copies-fritts-2/)。

当时这些博客文章的讨论也涉及到了学术规范问题。我本人认为有道理的说法是:Wegman报告是国会证词,要求准确而不是原创,所以不能按照原创性的学术文章来要求引用格式。而Bradley的是学术文章,所以情节性质完全不同。不过怀疑派一方似乎并没有向其学校举报(即使举报了,这个事件涉及到高度政治化的争论,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如同朱学勤案一样)。

至于Wegman所受到的“剽窃(Plagiarize)”指责,和Bradley所受到的“抄袭(copy)”指责,本质区别何在,我还是看了eddie的文章(抄袭、剽窃及版权——驳《法治周末》对方舟子的《科学是什么》的指控》)才明白。否则我还以为McIntyre用的“copy”只是为了口语话的简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036-429325.html

上一篇:乞力马扎罗的雪并没有消失
下一篇:译文:并非小节——想从互联网上抄袭论文,必须考虑好严厉处罚
收藏 IP: 97.93.120.*| 热度|

7 武夷山 张毅 邸利会 欧阳峰 谢龙 贾绍凤 赵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