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黑土地失血看如何提升保护我国土壤肥力?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增长很快,但许多粮食增产方式却是不可持续的,大多数的增产是建立在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上的,导致宝贵的耕地一直在失血、贫血,土壤有机质快速下降。粗放的种植还养成农民种地不养地、广种薄收的不良耕作习惯。以东北的黑土地为例,在黑土地开垦初期,黑土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1.8%,而目前却仅为2.5%~3.5%。黑土层厚度也由开垦初期的80~10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0~30厘米,黑土层目前正在以每年剥蚀0.3~1.0厘米的速度流失,导致黑土地的土壤流失风蚀严重,仅黑龙江黑土每年流失量就达2~3亿立方米。如果按照目前的侵蚀速度推算,我国东北黑土地40~50年后就将大部分流失殆尽。
不仅仅是东北的黑土地,我国目前大地部分的土壤不少都是在这么一种恶性循环方式下耕种。如果不进行根本性的改变,长远来看将直接危害国家的粮食安全。我国农业再也不能走‘先剥夺后补偿、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要从现实出发,加强土地的保护。
第一是进行顶层设计,从法律法规上给予保护。
国家要从顶层设计着手,从法律和政策上对耕地予以支持。过去我国的现代农业,主要指农机化、水利化与科技化,未来应该把生态可持续性提到同等地位,要建立高标准的生态农田,重视土壤保护、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等根本问题。
目前我国在“种地要养地”上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大量空白,需要对掠夺性使用土地的做法进行制约,将养地的重要政策措施法制化、制度化,同时要进行日常的检查评估。
还需要从顶层角度改变我国耕地统计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做法。我国有18亿亩耕地“红线”,但这仅是耕地数量的保护,没有对质量的保护,对耕地质量的退化恶化保护关心程度不够。未来要从顶层确立耕地数量减少是硬伤,而质量退化则是内伤的观念,提出18亿亩红线的双重保护。
第二,进行科学规划,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针对黑土地等土壤保护的缺乏科学规划和长效机制、法制建设滞后,责任机制有待完善。要对黑土地等相关土壤保护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
建立黑土地生态保护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土壤修改基金。国家应构建黑土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壤生态保护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耕地的保护性投入。国家应该积极推动相关的立法,保护我国的土壤肥力,构建土壤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设立耕地补偿资金和土壤保护基金,加大对耕地的保护性投入,以鼓励用地养地的机制对从事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壤质量保护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扶持激励。
第三,对现行政策要进行及时的调整
要调整现行不合理的破坏资源做法,鼓励用地养地的机制,主要包括:
1.补贴政策要从单条腿的"粮补"到"地补".
目前的补贴政策主要是增产,要改变这种做法,要强化政策引导,国家对于有利于养地肥田、提高地力的农业措施要进行补贴,让“粮补”和“地补”并行。
2.对破坏的土壤进行修复
对于已经受损的耕地,要设立并实施“土壤修复计划”。加快开发市场化补偿机制探索,试点建立耕地资源的“项目补偿”制度,实验性开展耕地质量恢复的市场化机制建设吸引社会资金和技术参与耕地质量修复和土壤生态保护建设。
3.出台激励提升土壤有机质的补贴政策。
目前有机肥补贴的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政策补贴“量小力薄”,补贴标准过低,项目耕地每亩补贴10元,农户施用农家肥按2-3立方米计,仅运输成本就要80-120元,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增加补贴。
4.建立激励政策,强制秸杆还田。
要强制秸杆还田,加工补贴,每亩补贴作业成本40元,每亩施用秸秆有机肥500公斤补贴200元,调动农户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
5.补贴建立有机肥料工厂。建有机肥料厂,充分利用目前的工厂化养殖废料。
6.每年评选可持续性农业示范户、示范村、示范乡、示范县标兵,挖掘相关经验。
7.对粮食产量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指标,除了过去的总产、单产外,还应该统计总的化肥施用量、有机肥施用量。
8.对农资补贴进行调整,改变片面靠多施化肥增产的方法。
据报道,吉林省农安县创业村农民姜成辉说,现在种6亩苞米,底肥就得600斤,追肥还得500多斤,粮食全靠化肥“催”。现在的化肥使用量比二三十年前增加了近一倍,黑土层越来越薄,营养越来越少,就像得了“贫血症”。农业投入逐年增加,农药、化肥使用量增长较快,使得对土壤的污染逐年加重,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国家应细化相关措施,给予或加大补贴力度,才能更好地保护耕地。
9.配方施肥要成为强制选择。
目前配方施肥机制需要改革,需要强制性地进行配方施肥,做到科学施肥,改变目前盲目施用,导致的污染与浪费。
10.加大对有机肥料的研发与技术贮备,加大推广。
目前我国有机肥料的研发还很落后,应该加大研发,鼓励企业在有机肥料研发上投入,进行技术贮备。并对成形的技术进行示范推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