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ft2000 三农相关政策议题

博文

郑风田:中国粮食进口激增可怕吗?

已有 3241 次阅读 2013-1-22 11:47 |个人分类:社会热点问题|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郑风田:中国粮食进口激增可怕吗?

20121-11月份,中国粮食包括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作物的品种进口数量合计是1077.5万吨,同比增长了294.5%。尤其是大米,此次进口陡增。中国为何突然成为大米净进口国?对食品价格和全球经济产生何种影响?难道真的会引发国际粮食危机吗?

 

美国农业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的数据显示,中国2012年进口精米260万吨,进口量创出历史新高,较2011年的57.5万吨大幅增长。 2012年我国大米激增引起诸多联想,20多年来,中国大米一直自给自足,但从2011年开始,这个 “神话”被打破,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称,2012年的全球大米市场上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大买家:中国。英国《金融时报》在获知中国海关的最新数据后称,“这个全球最大的大米消费国的进口量,今年将打破纪录。” 并断言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大米净进口国”,此将导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上涨,同时推高小麦和玉米等其他粮食价格,进而引发国际粮食市场的恐慌。这些猜想也引来中国官方的发言人,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回答去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是激增,是否会引发国际的粮食危机,并对中国本身的粮食安全造成影响,回答道:“中国粮食进口增加就说是中国粮食威胁论,或者说因为这样中国粮食不安全,是缺乏依据的。” 商务部发言人提供的数据称,20121-11月份,中国粮食包括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作物的品种进口数量合计是1077.5万吨,同比增长了294.5%,“粮食进口的快速增长,总体上看是企业经营和市场需求的正常反映”。

中国为何突然成为大米净进口国?对食品价格和全球经济产生何种影响?难道真的会引发国际粮食危机吗?大米进口激增的原因何在?

 

中国消费需求上升,供给小于需求。

这种看法以美国为主,当然这种结果也对美国最有利。因为一旦中国的生产满足不了本国的需求,进口当然就是必然选项了。作为全球粮食出口的老大,美国将获得不少机会。美国农场主天天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呢。

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大规模进口大米是因为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量在大幅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消费者对粮食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尤其对优质大米的需求明显上升。如果中国的粮食生产无法满足本国需求,这可能意味全球大米市场一个重大和长期转变的开始,因为中国的大米需求增长将会使得国际大米价格维持在高位。美国农业部数据认为,2012年中国大米产量为1.43亿吨,消费量达到1.44亿吨,似有100万吨缺口。《华尔街日报》称,一些国际分析师认为,推动中国大规模进口大米的是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大幅增长。中国的大米无法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如果确实是这样,这可能标志着全球大米市场一个重大和长期转变的开始。这可能引发人们对于大米产量能否满足需求的担心,而这将会使得大米价格维持在高位。 道琼斯通讯社称,一些分析师表示,推动因素是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大幅增长,这可能引发人们对于大米产量能否满足需求的担心。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 中国收成平平,加之国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对中国传统上的“粮食自给自足”构成很大压力,推高了粮食价格,并促使中国大量进口粮食。

 

平抑国内价格、赚取利差与增加贮备:海外价格洼地隐现。

这个观点以中国国内的观点为主,也对中国有利。在国际市场价格比国内低的时候,进口一些大米补充库存,国有粮商赚些利差,总比让走私者获暴利要好。

国内与国外大米价差导致大米进口量暴增。近些来中国政府设定的大米价格远高于全球市场同级别大米,而市场价格涨幅更大。这就使那些在越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收购大米的中国进口商有利可图,他们可以以更高价格在国内市场出售这些进口大米。《华尔街日报》提供了一个例子:201212月中旬从越南进口的大米平均价格约为每吨410美元,但此类大米在中国的售价可达每吨635美元左右。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中国湖北籼稻价格在2012年前9个月上涨11%,达到每吨625美元;与此相比,越南出口的最贵大米品种5%碎米率大米的价格仅为每吨451美元,大米加工商增加进口大米主要是为了从国内外价差中获取利润。国内、国外巨大的价格差异,这必然导致有进口配额的企业会大量进口国际市场的粮食,赚取巨额的利差。泰国过去一直是中国最大大米进口来源地,但去年发生了变化,主要是泰国提高了本为大米收购政策,价格高涨,而越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大米价格更具竞争力。据彭博社报道,2012年前十个月,中国进口的200万吨大米中有143万吨来自越南。 

有些国外的分析者也认同这个观点。如: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Thomas Pugh表示,中国现在基本上有两个分裂的市场,农民向政府出售大米,而消费者则从海外购买大米。这导致政府购买的大米很多都被储藏起来,而不是用于加工和消费。一旦价差收窄,进口量就会回落。

中国政府近年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大米价格上涨,粮食进口对于平抑物价水平有贡献。此外,因为越南大米价格低,有一些大米通过走私渠道进入中国。有报道称益海嘉里负责人表示,中国南部不少大米走私活动,将越南米贩入国内,获利不少。也有报道称, 中粮内部人士表示,去年中粮一年进口大米至少70万吨,大部分是越南米和巴基斯坦米,而在2011年,进口量还不足8万吨,几乎涨了8倍。主要是因为价格低,公司做贸易业务,进口后卖给其他企业。

商务部发言人也进一步认可了这个原因。他分析表示,粮食进口比较快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国内外市场的价差增大,企业进口意愿增强。第二,企业增长饲料用粮的库存。特别是玉米,国内玉米供求偏紧,库存有限,企业增加国际市场上采购玉米用于补充库存。第三,基数原因。2011年同期,中国小麦、玉米和大米进口的基数相对非常低,只有103万吨、118万吨和51万吨。

问题是从未来发展来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越来越高,单纯从国际进口来平抑国内粮食市场会让中国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日本、韩国本国的大米价格都国际市场的数十倍。如果按照这套理论,他们早应该走私与进口了。如果保护中国的农民,让他们种粮不吃亏,是一个大问题。

 

中国的大米储备是多少?进口配额又是多少?

这个数据一个很糊糊。中国粮食储备不断增加,加上国内外大米差价收窄,2013年中国大米进口量将有所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截至20129月底,中国大米库存量达到9370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对小麦、玉米和大米是采取关税配额管理。去年1-11月份,小麦、玉米和大米总体进口关税配额完成了不到50%。关税配额量是根据安全性和国际市场影响的因素来确定的,整体进口规模是在合理范围内。目前有报道称中国的大米进口配额是700万吨。

 

中国大米进口对全球有何影响?

全球大米贸易有点特殊,大多数大米消费国也是大规模的产米国,大米的全球贸易量仅占总产量的很小一部分。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2012年大米贸易量仅为3730万吨,占全球供应量的7.7%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2012年大米贸易量仅为3,730万吨,占全球供应量的7.7%。中国一年的大米消费量约为1.4亿吨,中国大米进口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中国大规模进口大米,对全球大米贸易产生巨大影响。2008年,大米价格飙升带动其他主要粮食价格上涨,从而爆发了全球食品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学者认为,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人们会担心全球其他地方的产量能否满足中国的大米需求。

 

大量进口对国内的又有何影响?粮食过分依赖进口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是否会推高国内的通胀指数?粮食进口是否会损害中国国内粮农的利益?

虽然几百万吨的进口量不足以影响中国粮食安全,但是对于许多国内企业而言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长期来看,大米进口量的增加将对我国大米安全产生负面作用,对相关行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来自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低价米进入,对我国稻米市场的冲击已经显现。目前国内中档大米价格一般在2.5-4/斤,高端4/斤以上,而低端在2/斤左右,许多进口米的到岸价只有1.4/斤,低价米是受进口米影响的重灾区。 大量进口普通大米,就会造成与民争利。大量低端大米进口的增加,是造成我国稻米市场目前稻强米弱及大米加工企业亏损的原因之一。

粮食过分进口长期来看对粮农明显不利。过去种大豆的农民现在很少种大豆了。

 

为何一改粮食进口格局?中国粮食安全政策调整了吗?粮食进口突破红线没有?

我国坚持粮食自给率必须保持在95%以上的政策“红线”已多年,但近期的进口激增是否暗示这种坚持或许已开始松动?因为全球不少粮食贸易巨头都力争在中国的粮食进口中占据有利位置,在他们看来,中国粮食进口激增将成为“改变游戏之举。”

在粮食进口上,中国一直采取较为保守的政策,甚至在2011年以前,中国仅允许进口少量的优质大米和小麦,而玉米进口量近乎为零。为守住自给红线,在200810月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还明确提出了“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如果剔除2012年前11个月进口的5249万吨大豆,具体到谷物和谷粉类别,中国粮食进口量为1340万吨,这一数据虽然仅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左右,但是却为2011年同期的三倍。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早在20113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如果把大豆纳入粮食范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已经达到11%,自给率勉强能够达到90%

中国的粮食自给率是否受到威胁?粮食自给率须保持在95%以上的政策“红线”是否已突破?1340万吨谷物进口量仅相当于全球2.8 亿吨谷物贸易量的4.7%,相当于日本谷物进口量的60%,若与中国每年5.2 亿吨谷物消费量相比较,它只相当于2.6% 若以此比例计算,中国尚未打破进口“红线”。

 

未来大米供求缺口还要进一步增大?

按照目前口径和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的数据,以19982010年期间粮食年消费消耗增长速度计算,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年消费消耗总量极可能突破6.5亿吨。而对照中国国家粮食中长期规划,2020年中国粮食的生产能力只有5.5亿吨,这就意味着到时候中国的粮食产需缺口可能要达到1亿吨。

新近富起来的中国人要吃更多蛋白质、肉类,这要消费更多粮食。国人饮食习惯的改变,是今年中国玉米和大豆进口增加的一个关键原因。 据美国农业部估计,尽管家庭收入不断增长,今年中国大米的绝对需求与10年前基本相当。与此同时,玉米和大豆等用于喂养牲口的主要饲料消耗量激增。  

 

粮食进口的另外一笔帐

研究部门估计,以2010年粮棉油进口量来算,中国进口农产品数量相当于使用了国外大概7亿多亩耕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07-655453.html

上一篇:郑风田:菜价上涨10问
下一篇:郑风田:深圳农地直接入市的幻觉
收藏 IP: 118.195.65.*| 热度|

4 李学宽 陈永金 蔡小宁 zhanghua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