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boniferou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rboniferous

博文

一种常被媒体报道为“植物化石”的假化石 精选

已有 15465 次阅读 2012-12-19 20:1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媒体, 古生物学, 假化石, 树枝石, 植物化石

            
    上面的两张图对于了解古生物学或地质学的人来说,也许一眼就认出是什么东西了;而对于没有接触过古生物知识的人来说,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是植物化石。在古生物科普网站上,常常有化石爱好者发类似的图片问是不是植物化石。一些媒体上也经常有这样的报道,说某某地发现了珍贵的植物化石,点开一看图片,很多都是和上面两张图类似的东西。
 
    实际上这种是古生物学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假化石”--树枝石(或树模石),在野外非常容易遇到,它几乎可见于各类岩石之中,沉积岩、岩浆岩及变质岩中都有发现,尤其变质岩中比较常见,它不仅存在岩石的层面上,与层面垂直、斜交面或岩石的节理、裂隙面上都曾发现过,凡是岩石中有缝隙的地方,几乎都可能找到它们。这种现象通常认为是含氧化锰的矿物溶液沿岩石缝隙浸染形成的,我国古植物学家李星学院士早在1955年就这一现象专门在《地质知识》杂志上撰文指出,他提出树枝石的成因“一般认为是含有氧化锰的胶质溶液浸润于岩石的破面、裂隙或层面,并逐渐干涸结晶时,沿着分子长轴方向发展的结果”。像冬季寒冷的早晨,在内暖外冷的玻璃窗上,有时也可以看到由水汽凝结成冰的树枝式花纹。
虽然很漂亮,但它和化石没有一点关系
 
    树枝式在形状上很像一些藻类或植物的化石,但和真正的化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遗体、生命活动的遗迹或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物分子。所以,化石必然会保留着结构、纹饰和有机化学成分等生物特征,或者是由生命活动所产生并保留下来的痕迹(即遗迹化石)。像植物化石,必然会保存着植物的生物结构,如枝叶具有细纹或叶脉,茎干的分枝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从树枝石的保存状况也可以与真正的植物化石相区别,树枝石可见于各类岩石的各种面(层里面、节理面、裂隙面等等)上,而植物化石仅保存在沉积岩和极少量低级变质岩中,并且多是保存在岩层层面之上,只有少量的与层面垂直或斜交保存。
 
    除了这个常见的“假化石”外,还有一些常被误认为化石的“假化石”,像龟背石、结核、菊花石、鲕粒灰岩等等。只要我们了解了化石的主要特征并且仔细观察,都很容易区分开孰真孰假!

 
附一:其他一些常被误认为化石的地质现象
 
1. 龟背石,也有人称为脑纹石,常被误认为乌龟化石
 
2. 岩石的球形风化也常被误认为“蛋化石”
 
3. 黄土中常见的钙质结核(砂礓),常被误认为“蛋化石”
 
4. 鲕粒灰岩,有些人会误以为是“鱼籽化石”
 
5. 菊花石,一种矿物集合体,成分多是堇青石、红柱石等,因形似菊花而常被误认为是菊花的化石

附二:媒体中关于“树枝石误认为植物化石的报道”

江西遂川发现疑似3亿年前植物化石(图)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2/05/23/011990250.shtml
平塘掌布景区 随手就能捡到动植物化石http://www.gog.com.cn/zonghe/system/2012/08/22/011605311.shtml
东阳一施工工地惊现类似蕨类植物化石http://www.jhnews.com.cn/jhwb/2012-11/17/content_2569073.htm
甘肃白银发现古植物化石群http://futures.hexun.com/2012-12-14/149025098.html
庐山景区发现10亿年前植物化石http://www.piaojia.com/news/info19979
植物嵌进顽石市民疑为化石http://www.0359tv.com/html/21/n-40521.html
 
类似的报道在网上能搜到很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8503-644361.html

上一篇:2012年12月8日(周六)中国地质大学校园化石展
下一篇:科普书低级错误何时休?
收藏 IP: 59.71.179.*| 热度|

22 刘全慧 刘光银 梁建华 蒋德明 喻海良 唐凌峰 陈桂华 刘继顺 赵斌 孙学军 迟菲 张叔勇 赵里昂 李璐 陶代琴 王春艳 吕洪波 fansg bridgeneer zhangcz07 ljxm ss123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