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学历史,历史老师聂老师是一个长者,学到西域部分,书上写的大月氏,他读成“大肉支” ,但不记得他曾经特意强调过必须这样读,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读。但他读音我是深深的记住了,因为这是一个例外。即便以我当年的中学生水平也知道,“月氏”是古人用汉字来表达外国语读音,如同今日说马克思、德意志。且汉语读音从古至今必然发生过很多的变迁。甲骨文中表示一块肉的月字与表示月亮的月字很相似,后来就混了。
今天在英文维基百科上看到一个 Yuezhi 的条文。以为是英文维基百科条文编辑者不懂汉史,结果一查发现是中国学界最近达成的共识。根据这篇文章,宋代学者说“月氏音肉氏”,而【秦汉史学家林剑鸣在其著作《秦汉史》中说道:“以前的中小学课本以及一些学术著作都特别注音,强调应读为‘肉支’,其是不正确的。在《康熙字典》中‘月氏’的‘月’字也注‘鱼厥切’,可见‘月支’之‘月’不应读‘肉’。最近出的《新华字典》及中小学历史课本中均已将‘月氏’的注音改为yuè zhī(月支),但目前一些青年学生甚至一些著名学者仍照旧误读。”】
我无语了。汉朝怎么读月氏依据竟然是满清编撰的《康熙字典》??!!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对比中亚相关的历史,比如参照希腊文献看在同一个地理位置有没有类似的民族、国家。就在张仪任秦国宰相的时候,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 )带领希腊大军征服了中亚广阔的领土。亚历山大死后,其广阔的帝国分裂成三个。后来又经过一系列的内部战争,希腊人在今天的阿富汗一旦建立了独立的 Bactria 国。在今天的阿富汗考古发掘出不少刻有希腊文的文物。过了一百多年,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张骞启程出使西域,但被匈奴扣留多年,因此当他抵达大宛时,应该已经是前129年了。参见《史记 大宛列传》中的记载。根据张骞的实地考察,当地“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面革旁行以为书记”(用银子做钱币,钱币上有国王头像,国王更替就改变钱币上头像,书写是在皮革上横着画)。今天在中亚发现的刻有希腊文的钱币成了重要的考古证据。有趣的是,张骞在大夏市场上看到了邛竹杖与蜀布,问大夏人是从哪里来的。大夏人说: "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身毒一看就是 Hindu 。身怎么读音呢?应该是 Hin。对古汉语发音有研究的可以对照下。
正当张骞从匈奴逃脱继续西行的时候,大夏被大月氏征服了。有考古能找到的最后的大夏钱币为证:
根据张骞的报告,大月氏被匈奴攻击后,“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所以,当时大夏是受大月氏统治。
可惜的是,查阅西方关于 Bactria 被大月氏征服的那部分历史也只是根据汉史中得知。随着罗马兵团的推进,亚历山大留下的希腊帝国逐渐瓦解,对远在阿富汗地区的殖民地似乎没有记载流传下来。这个月氏到底怎么发音也许只能有待未来的研究与考古。但不管怎么样,宋代学者有更原始的文献资料。今人参照《康熙字典》否定宋代学者完全是逻辑混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