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中南大学又火了一把。不过,这次火与上次“本科生研究员”火完全不同。那次是校领导带着“本科生研究员”风风光光周旋在媒体之间,宣称他们培养出了一个在大学三年级就解决了世界难题的学生。这次确没有看到什么领导出面,就连宣传部门也不积极配合。因为,这次是一个该校青年教师由于没有评选上“院一级优秀教师”而发出抗议。青年教师说该院院长说他“不配”,对此他不服。这里我先要批评一下这位重点大学的院长不该说这样没有涵养的话(假设他说了)。我在有关这个事件的一篇博文:“好一个我不服:一边倒的支持”评论中用了一句话:“我国大学的乱象之一!不评论对错”含蓄地表达了我的观点。
这个事件涉及到我国大学管理一个重要举措“评优”。其实不光是大学,全国各行各业的“评优”,历来轰轰烈烈,好不热闹。社会上的“评优项目”我说不清楚,但大学评优我还是略知一、二。我在大学几十年,将这些评优项目简单梳理了一下,大体有这么多类别:评优项目性质类别有:教学、科研、管理、交叉;评优项目对象类别有:职工(教师、管理、后勤)、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评优项目等级类别有: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级、院系级与行业级别等,甚至还有家乡级(我校一位青年获家乡省杰出青年奖)。这么多奖项,真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那么这些奖励项目对学校发展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呢,我看谁也说不清楚。我总结官场上的话应该是“大大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工作全面发展”。这个我还有点信,评优一定会调动“部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因为,有的学校在职称晋升过程中,这种“优秀”起作用。但据我所知,除了科技成果奖励项目外,评优中的很多项目在某些重点大学职称晋升中似乎作用不大。他们主要看你是否有“干货”,如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获得高级别科技奖励及科研项目等。显然,中南大学汤老师的举动不完全赞成这个官方腔调。至少这个个案表明,过多的评优项目也会带来不和谐。你想,那些什么“最受欢迎老师(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优秀班主任”“感动学校的人”“十大杰出青年”“课外活动优秀指导老师”“优秀论文指导老师”等,多数评优项目的标准就不清晰。有一次,一位老师当了感动人物,他是我的老学生,我戏称:你什么事迹感动了我,我还真不知道。现在社会浮躁已经某种程度影响了大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要想对学生稍微严格要求一点,你笃定当不了最受欢迎老师,即使投票你也当不了。
几十年来,我本人对评优项目历来是“不重视”和“被动”(除了科研奖属于自己申报,且与别人一般不发生矛盾)。记得很多年前,我有两年连续获得系里考核“优”,那是因为当时领导定了硬干干(好像是发表重要论文,那两年我恰好有)。我也翻了一下一抽屉的红本子。我相关的评优项目大概有:教学方面基本没有,除了有几个学生论文得了省优秀论文奖,我搭车得了指导老师奖。科研有几个级别不高的省部级奖,还有其他不值一提的社会奖励等。
网上有人多次提到何为大学优秀教师,我认为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大学优秀教师的标准是什么?一个大学优秀教师应该具备什么品质?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关系如何?经常看到有人为教学优秀老师不能晋升教授而叫屈。我在以前博文中多处阐述过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教学是所有大学老师的分内之事,就像以前种地是农民本分一样(当然现在很多农民进城务工)。只是由于时间不均衡,在某个时间段,有的老师课时多点,有的少点。但大学教授一定要在科学研究中做出成果,也就是说一定要做学问。尤其对于专业教师更应如此。他向学生们昭示一个理念,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而且是一个学习做学问(例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提问,学会交流等),提高“悟性”的好场所,她区别于其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而学术成果不突出,只会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且“热心关照”学生的老师,是不具备教授条件。我曾经就专业课教师的品质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学问做的好的老师,教学应该做得好,除非他/她不负责任(其实再有本事,不负责任的人,那个行当也做不好)。因为他除了课程核心内容外(我提出占80%),他还会旁征博引,介绍与课程相关学科前沿知识和发展现状(占20%)。即使对于少数口头表达差点老师,只要他有学问,聪明学生会在下面与老师交流解决。学问做不好的老师,教学一般做不好。因为这类老师的教学主要照本宣科,现在发展到照PPT宣科,即使某些语言能力较强老师,会由于种种原因得到学生的欢迎。但若干年后,尤其那些后来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学生不会记住这些“受过欢迎的老师”,而记住的主要是那些上课很有特色和学问精深的老师。我教过我们学院实验班“Geomagnetism”专业课,几个现在美国读博士的学生不约而同在给我的信中提到:当年我在课堂上向他们强调阅读文献的重要性,当时并不能理解,但现在完全理解,并强烈支持我这种教学方法。(I still remember that, in 2007 summer when you taught Geomagnetism in my class 060041, most of us did not quite understand why you so eagerly urged us to read papers as many as possible. By now, I come to understand and absolutely support you, because I benefit so much from reading papers.) 我记得曾有报道,剑桥大学对新进来的青年老师,每年只安排60%的教学工作量,剩下40%做科研,这种举措诠释了大学老师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合理关系。这比中南大学让新老师再集中6年搞科研的做法不同(博士和博士后已经历多年科学研究训练)。
有篇博文:“有很多研究生导师学问严重不行,人品却很好”,我很赞同博文观点。学问的评价还有点通行标准,可人品标准就复杂了。在当下我们很容易将那些有点个性,“不太来事”的人归于人品不太好之列。而那些比较注重“关照学生”,期末考试让学生“皆大欢喜”的老师,尽管学问做的较差,也会被戴上“人品好”的桂冠。
据我所知,一些世界名校好像对教学还是有类似于我们的教学名师之类评选,他们主要通过投票决定,因为在那些地方“民意大如天”。例如我香港大学朋友CLS教授就得过一个教学大奖,奖金20万港币。他给我看了学校报纸对此事的宣传。他说我去他们那儿访问的费用可以从这个奖金中支付。对于学生好像主要侧重于学习和研究类成果奖励,有时从奖学金的类别中体现。
大学过多的评优项目在我看来利弊难分。浪费大量人力资源,有的评优项目似是而非,混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似乎我们正常的工作生活非要接受所谓“优秀”评价不可。有时还会制造点社会不和谐,像中南大学这次汤老师抗议事件。但是我清楚,限于目前国家体制原因,很多评优项目与国家及省部相关部门一致(即所谓纵向管理)。在同一行业,你不参与,别人参与,作为一个单位领导班子谁也不可能“逆传统”而动。因此,我估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评优项目必将继续存在,年轻老师们还真的需要有点耐心和“正确对待”。我建议,简单的做法就是“心态淡定些”和“顺其自然”。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努力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学问事”。当你学问做的足够好的时候(至少比你同辈要突出),用实力说话,以成果取胜,那些“挤兑”过你的领导迟早会刮目相看。因为那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野蛮信条正在离我们渐远。你的实力和成果是对单位乃至国家发展实实在在的贡献。
2012年5月20日上午7时53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