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人的成功究竟应该归功于谁?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网友看到这个题目一定觉得有点奇怪,牛人成功究竟应该归功于谁呢?这不明摆的吗,当然是自己。毫无疑问,一个人的成功(姑且这样说,其实何为成功也是见仁见智,我的文章:“我对‘成功’的另类理解”阐述了这个话题,2012年9月29日科学网)主要取决于自己。有人认为还有机遇,贵人相助等。但是,我们不是常说,机遇总是钟爱那些有准备的人,贵人也一定愿意帮助那些努力勤奋刻苦的“潜力股人才”。否则无法解释这些牛人成长的各个阶段(从儿时发小到中小学大学研究生及同事各个群体)的同学同事中为什么他能够脱颖而出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因此,个人因素是牛人成功的关键要素没有异议。本文显然是想谈论个人要素以外因素,这个话题就一定会见仁见智。
经常看到一些培养人才单位(主要是中小学和大学,其中以大学为主)介绍自己培养学生的“辉煌成就”时会列出很多牛人物,例如我们学校的“院士长廊”。我的老家江西省吉安县永阳小学出了欧阳自远院士和游效曾院士两位校友,学校设有两人的著作陈列室。牛人们在这些单位学习时间可长可短,长则小学6年,中学6年,本硕博10多年,短则1年,甚至更短(那些培训班性质)。当然,也有的“牛人”在自己简历中只列出那些名气大一点的单位,省略一些名气小的单位。我曾经在文章“不该有的虚荣心”中鞭挞了这种不敢正视出身不那么“高贵母校”的人。
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一个中学计划邀请一位在名牌大学读书的校友回母校“传经送宝”。不料这位校友竟然不以为然,开出了报告的演讲费,让母校领导尤其是这位校友当年的班主任感到诧异和尴尬。他们认为,母校培养了你,你应当感恩才是,应当非常乐意利用演讲机会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恩。对于这则消息我们网友似乎多数给予“谴责”。 然而,我却认为,需要分析这个学生为什么对母校的邀请给予并不热情的回应呢?这个案例与本文话题相关。
我们剖析牛人们的科学发现或取得重要成果的经历就会知晓,我们外人很难判断究竟在哪个求学或工作阶段对他们的科学研究中的“茅塞顿开”起了决定作用,只有他们自己心理最清楚。当然,我们也许可以依据他们经历中的蛛丝马迹揣测某个阶段可能对他的成就起了大的作用。况且,一个人的科学素养是一个漫长学习积累过程,也许是一个从量变向质变的转变过程,尤其是那些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表现并不出色的人。如果简单将成年后的学习作为重点研究,主要涉及大学本科,研究生,博士后及职业工作若干阶段。我相信多数人在这些阶段都是“平淡无奇”地度过,因为,这些阶段大多处于知识积累时期。当然,那些在大学本科期间得到过“领导关怀”和有组织的名师指点,并对他后期成才起到重大作用的母校值得“炫耀”。然而,我相信一定也有的牛人在大学本科期间并没有得到“组织关心”,表现平平,其主要的“茅塞顿开”灵感发生在研究生期间(博士研究生期间),甚至在博士后期间碰到影响自己一生的名师或者同学同事。
我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还是可以回忆出一些对我学术成长过程中若干前辈的有形和无形影响和帮助案例。我的文章“感恩学术路上的几位前辈师长,2018年8月10日科学网”,“我的初中班主任王心天老师,2020年4月21日”和“怀念我的前辈师长谭承泽先生,2020年4月28日”表达了我对这些前辈的感激之情。我曾经调侃,我们国家当前的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属于“掐尖选拔机制”(其实属于全世界普遍现象)。那些国内名牌大学中产出的名人,往往忽略了中等教育阶段的贡献。我曾经与一位国内著名中学校长一起出任省政府参事,我们交谈过这个话题。因为,我了解周边一些有点权力和钱财的人将自己学习不太好的孩子也送到过这个中学学习,结果高考还不如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发小”。我还没有发现初中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在他们那儿得到良好教育,成绩“突飞猛进”孩子的案例。因为,这样的名牌高中在名利驱使下,不可能将精力放在那些靠关系送来的学习差的孩子身上。
这对我们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和管理者提出一个现实问题:如何提供更多的值得莘莘学子们留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例如内容丰富且有激情的课堂教学与学术场景;知名教授“启迪人生”的教诲;供学生享用的多元化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丰富多彩的课堂外活动;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味佳肴等。因为,这些“财富”越多,就会在学子们身上留下深深烙印,潜移默化地帮助他(她)们茁壮成长。当他们成长为一个被社会大众认可的牛人时,他们就会向社会大众娓娓道来求学过程中的那些温馨场景。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社会公众骄傲地宣传:当年牛人以学校为荣,如今学校以牛人为荣。社会大众自然也会认可学校的宣传,并将形成“马太效应”的办学效果,成为一所培养高级人才的“温床”和“摇篮”。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他的演讲“我的大学”中如数家珍地列出他在北京地质学院本-硕八年学习过程中若干激情场景和名师教诲。例如他“常怀念的老师池际尚先生”和诸多指导他实习的教师,尤其是他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马杏垣先生(曾任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他在2002年国庆期间专程回母校看望老师和同学时深情地回顾了在北京地质学院求学期间的诸多温暖往事,并总结了三点主要收获:第一、母校给了我地质专业知识;第二、母校给了我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第三、母校的培养和地质工作增进了我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我相信这是温家宝同志的发自肺腑的真心话。
2020年5月4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