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都到哪儿去了?
我的教学科研工作回顾影像集
自 序
最近,响应政府和专家号召宅家抗击新型冠状肺炎。在这段日子里住宅周边万籁俱静,让人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一点事情。我不由自主回想起自己几十年来的工作经历,感慨万千。人老了就爱怀旧,怀念自己的亲朋好友,怀念经历过的诸多温馨场景,也怀念和我相处过的学生。为此,我决定抽出时间回顾整理从1970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参加一个国家重点基金到2024年结束,我是项目成员及应邀继续承担学校李四光学院地球科学菁英班教务指导工作)整整50年来的教学科研影像资料。这是一个“大工程”,人物事件繁多,好在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记日记。尽管日记基本属于“流水账”形式,但也记录了一些人物事件和场景,为影像资料的准确注释提供了帮助。
我将编辑这个“影像集”想法通过微信发给一些“新老学生”征求意见,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并应我的请求发来了他们大学毕业的班级和年级毕业合影以及若干学生各个时期聚会和工作及家庭照片,让我十分感动。翻看这些老照片,看到昔日的老师和同学们年轻的身影,我心潮澎湃,仿佛回到了那些久远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许多老照片勾起我对当年教学科研芳华经历的快乐回忆。影像记录了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过程以及和老师们交往的弥足珍贵的友谊,有的场景恍如昨日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感叹,时间都到哪儿去了?
衷心感谢提供照片的学生,没有他(她)们的支持,这份影像集不可能完成。
祝我的学生,老师及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刘庆生
2020年3月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庄寓所
后 记
今年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北京迁到武汉办学45周年,作为这一过程的亲历者总想说点什么*。为此,在编辑“我的教学科研工作回顾影像集”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学校从北京迁到武汉办学初创时期的许多艰难和温馨场景。当时,学校迁到武汉时上级要求我们“边建校,边办学”,并划拨南望山校区隔壁的华中工学院(基建办公场所)、武汉教师进修学院(物探系和地质系)、华中农学院(勘探系)和武汉地质学校(行政机关和相关系)及湖北省委党校等单位的一些房子作为临时办公和教学点。1976年我从教师进修学院搬到位于武昌的南望山校区刚建好的东区8栋家属楼。从此,开始了乘坐学校班车来往华中农学院和汉口武汉地质学校的教学历程。至今记得在汉口校区乘坐班车时用“砖头排队”的尴尬情景,体验了冬天偶尔乘坐卡车往返教学点的严寒滋味。这些艰难困苦场景,如今回想起来却是那样的温馨,大有“苦尽甘来”的味道。如今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无论办学水平,还是如诗如画般的校园美景都是对“苦尽甘来”最好的诠释。
至今记得1975年底我因为出差回来临近年关,只买到大年初一回老家的车票,这时候住在进修学院的物探系单身教师只剩我一人。正在我为年饭发愁时,王家映詹正彬老师盛情邀请我到他们家吃年饭,感动之情难以言表。1976年下半年我们从进修学院搬家到南望山校区东区8栋,当天中午没地方吃饭。同住8栋的我们系的老书记贾苓希和熊维纲老师知道后特地叫我们到他家吃饭,住在对门的吴广耀周国芬老师端来他们家的特色菜肴一起共享。这些温馨的生活场景虽然过去45年,却恍如昨日浮现眼前。
当时物探系主管教学的副主任蔡柏林老师经常去听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并给我们青年教师“传经送宝”。他直面一位中年教师:你上课时面对黑板太多,面对学生太少,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听完一位青年教师试讲后坦诚:你看书太少。蔡老师还专程对我们青年教师说:当你课堂上讲完一个概念时,要在讲台上来回走一圈,稍加停顿,给学生回味概念时间。这些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始终贯穿在我日后数十年的课堂教学中。真心怀念那时候新老教师之间的纯朴友谊,她是我晚年回味生活的珍贵史料。特作后记以作纪念。
真诚感谢诸多新老学生为“影像集”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照片,感谢一些学生和同事的热情鼓励及对初稿的认真阅读和勘误。
刘庆生
2020年4月5日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庄寓所
*据不完全统计,当年从北京正式迁出后定居外地的大学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北京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北京)),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后经多所学校合并后成为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电力学院(现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和北京校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