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北海书院到寿光中学的历史变迁
李沣 马德彪
一、知县吴树声创建北海书院
吴树声,字筱亭,云南保山县人。熟经文,精小学,撰述等身。著《六书微》《歌麻古韵考》《合音辑略》《诗小学》《孟子小学》、《汉书小学》等。能文爱才,“每莅一邑,留心人才,莫不尊贤友仁”,知寿光为北海壮县,“其人类,敦诗礼,能文章”。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莅任寿光知县。下车伊始,即试邑生童,“到者百数十人,屋宇皆满,无安砚处。归而默计,欲为建书院。”“而与邑父老子弟修士相见,礼佥谓科岁县试,多至千数百人,而试无定所,不得已於衙斋前搭席棚而扃试之。几案皆自备运。夏虑暑雨,冬阻风雪。”士子苦不堪言。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吴树声首捐千三百金,又得父老修士之助,得善地于东门内,书院开工建设。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书院落成,“於是会讲有堂,两翼有厢,燕居有房,诵习有室,厨溷有所,科岁试有东西号舍,长桌坐橙具有,并于讲堂室西偏立苻秦丞相清河侯王景略(王猛)祠。所以表乡献也。”院司道府为之立案,聘请贤达为之掌院,岁科两试均在此举行,也是每月课试生童讲学之地
二、县立高等小学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朝廷颁布“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知县范铠将北海书院改为县高等小学堂。
原北海书院东厢,后因火灾夷为平地。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知县金猷大募捐在东厢故址上改建成新校舍;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县长张贺元又拆除西厢,另筑新校舍,从此北海书院东西厢原屋不复存在,唯书院大礼堂五间仍为小学礼堂。自光绪三十三年至民国二十年,原北海书院旧址上的县立高等小学堂,陆续建筑的新校舍共七十八间,加上旧礼堂五间,全校共有校舍八十三间,并在校东面建立一体育场。县立高等小学堂,书院旧地加新置地,共有地官亩八亩七分。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校长为王自勉,肄业生分两级,共四十余人;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校长为杨元祥;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校长为刘子久。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学生仍两级,人数增至八十余人。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至十五年(公元1926年),田子元充校长,计学生一百八十余人。
三、寿光县立初级中学
民国十年前,县内有高等小学十余处,每年毕业学生达百余人,但县内无中学,致使众多学生小学毕业后失学。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精明廉干,饶有胆识”的县知事邹允中与教育局长刘子久及各机关领导悉心谋划,并筹得部分款项,划出县立高等小学堂(即原北海书院)的后院地基官亩三亩六分,又购得空地官亩五亩七分,合计九亩四分,为新建中学用地。并将该地块上的原高等小学堂讲堂五间,东西屋六间,东西楼房十二间及西南隅忠义祠三间合为县初级中学校舍,尔后历年皆有建筑。县初级中学分前后两院,前院房舍五十三间,后院房舍六十三间,共一百一十六间。学校教室、图书馆、雅乐室及理化仪器、运动器具初具规模。校内中学班三级、补习班一级。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政局动荡,县知事贾月印潜逃。六月,匪酋黄凤岐攻城城陷。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春,黄凤岐“焚杀红门,屠戮无算。”四月,匪军入城占据七昼夜,城内大乱,匪众抢掠一空。“校中器具书籍荡然无存。校务荒废,弦诵不闻。”是年秋,局势平定,重加整顿,恢复旧观。职教员十六人,学生二百六十余人。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又於校北购地一亩六分,并划入旧城隍庙前的一段,辟为运动场。此时寿光县立初级中学共占有土地官亩为十三亩。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前,中学班一、二、三级,共毕业学生一百二十二人。民国二十年,中学班四级毕业生十六人,附设师范班第一级毕业十九人。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中学班第五级毕业十三人,职业补习班第一级毕业十八人。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初中班第六级毕业二十五人。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初中班第七级毕业三十一人,附设师范班二级毕业三十五人。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在校初中生一百二十六人,师范生二十六人,简易乡村师范生七十一人,附属小学班学生四十六人,共有在校学生二百六十九人。
同年四月,共产党员陈少卿发动驱赶县立中学校长赵渐逵的学潮,校长后由徐新周、王永福担任。
l938年1月9日,日寇铁蹄踏入寿光县境,设于寿光县城的寿光县立初级中学,历时13年而被迫停办。
四、从县立中学复建到“十五联中”
1938年春,县内主要城镇及交通要道被日寇盘踞。此时,国民党委任张景月为山东保安第十五旅旅长(后改称保安三师),并组成国民党寿光县政府,慈乐尧为县长,主要活动于寿光南部农村。1939年春,张景月与慈乐尧计划恢复县立中学,遂在李家南邵村借民房招收初中一个班,学生四、五十人,委任国忆山(即国佩之,今侯镇西河南人)为校长,历时半年,因日寇骚扰而停办。次年旧历正月,国民党县政府又在今古城街道贾庄和洛城街道东斟灌村支持以刘和亭、孙立中为首的回乡避难知识界人士,组织第二次复学。两处学校各招初中一个班,学生共计96人(以后均定为初中第一级,简称中一级),仍临时命名为寿光县立初级中学,并以刘和亭为校长。同年九月,李家南邵村在士绅李康亭的倡导下,也招收初中一个班,学生52人(以后定为初中第二级,简称中二级)。至1941年春,贾庄续招初中班一个,学生42人,并在今文家街道冀家庄子设教学点,招初中班一个,学生40余人(以后均定为初中第三级,简称中三级)。是年6月,经刘和亭倡议,在张景月支持下,刘和亭亲去鲁南,到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备案。经省政府承认立案后,正式定名为山东省立第十五联合中学(简称十五联中)。备案后,国民党寿光县政府即调集学校、军政代表刘和亭、任世震、杨星海及县内士绅李华轩等,组成建校委员会,在县境南部中心地带——寒桥村西,以旧寺院基为基础,划地筹建校舍。经半年修建,共建起校舍70余间。1942年春,将贾庄、李家南邵和留吕(1941年由斟灌迁至此)的初中班,合并于寒桥新校址,成立十五联中校本部,寿光县立中学校名自行取消。同时扩招初中第五级一个班,学生50人左右,并将中一级调班。是时共有初中班4个,学生203人。随之,张景月逼令刘和亭辞职,改换任世震(字伯起)为校长。同年下半年,续招初中第六级一个班,60余人,继而又并入初在李家庄后迁东埠三官庙而备案不久的山东省立寿光乡村师范学校(教务主任赵仪亭)的两个简师班。学生95人。从此,十五联中和寿光乡师在省厅虽分两校注册,实则合为一校。是年冬,校本部发展为初中班5个,学生l80人;简师班两个,学生95人,共计学生275人,教职员26人。1943年,十五联中校本部在续招初中班的基础上。又扩招高中、师范(当时称后师)班各一个(即高一级、师一级),学生各45人。从此,校本部发展为初中、高中、简师、师范等班兼有的综合学校。
五、寿光中学校名的回归
l945年8月,张景月部溃败南移,学校随之南迁,不久解散。1946年秋,国民党县政府第四科在寿光县青丘村收容十五联中部分师生,成立山东省立寿光初级中学。1947年春,迁昌乐县城北关;秋,迁纪台中心国民学校。l948年3月,学校解散,部分师生迁往青岛、济南等地;1949年6月,青岛、济南等地师生迁往台湾。
l951年4月,寿光县第四届人民代表会议委托县内教育界知名人士、省政协委员李植庭赴省呈请重办县立中学事宜。后经省教育厅批准,责成李植庭、钟声、曹锡元(副县长)等负责筹建,暂以寿光县城内的文庙和旧县府为校舍,经简单修葺改建,于9月15日开学授课,正式命名为“山东省寿光中学”。1953年8月,寿光、寿南两县合并为寿光县后,寿南中学并入寿光中学并迁回原“十五联中”校址。尔后学校不断改变隶属关系和校名。1995年5月,经寿光市编制委员会和潍坊市教委批准,学校恢复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个校名——寿光中学。
六、各时期历任校长
寿光县立初级中学
李云峰(1924至1929年)本县人,山东省立优级师范毕业。
孟庆光(1929至1930年)本县人,武昌高等师范毕业。
赵传业(1930至1931年)本县人,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国文专科毕业。
杨绪吉(1931至1932年)单县人,国立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
何立贤(1932至1933年)本县人,私立中国大学毕业。
赵渐逵(1933至1935年)观城县人,山东农业专科学校毕业。
徐新周(1935年),其它不祥。
王永福(1935至1937年)河南濮阳人,北京大学毕业。
国忆山(1939年)本县人,北京大学毕业。
刘和亭(1940至1941年)本县人,北京大学毕业。
山东省立第十五联合中学
刘和亭(1941至1942年)本县人,北京大学毕业。
任世震(1942至1945年)雷子埠人。
山东省立寿光初级中学
田尊武(1946至1948年)本县人,北京大学毕业。
山东省寿光中学
林一生(1951至1956年)
山东省寿光第一中学
林一生(1956至1961年)
梁 健(1962至1965年)
何茂诚(1965至1969年)
张启周(1970至1975年)
崔锡庆(1975至1977年)
寿光县第三中学
马辉之(1978至1980年)
张炳之(1980至1984年)
杜立之(1984至1993年)
王英华(1993至1995年)
寿光中学
王英华(1995至2000年)
李玉明(2000至2001年)
杨树礼(2001至2003年)
张新华(2003至2010年)
赵玉峰(2010至2015年)
黄本东(2015至2021年)
杨守苗(2021年至现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