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ng903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ng9038

博文

充满传奇色彩的阿拉斯加小镇史凯威----

已有 1976 次阅读 2023-12-30 11:02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充满传奇色彩的阿拉斯加小镇史凯威----

乘公主号邮轮游阿拉斯加(五)

 

   史凯威(又译为“斯咖格威”、“斯卡圭”),这个地名来源于原住民特利吉特人的成语SHgAGEI,意思是美丽的女人。

   1896年,人们发现育空河(Yukon River)与克朗岱克河( Klondike River)汇流处蕴藏着丰富的金矿。1897年,来自南方的蜂拥而至的淘金客便先坐船到史凯威,然后从史凱威北上到加拿大育空白马(Whitehorse)。随着一批批的淘金者到来,这儿也就成为淘金者们的集结地、休整地,成了闻名全球的“克朗岱克淘金热”( the Klondike Gold Rush )的发源地。随之商店、饭馆、酒吧、夜总会等服务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到1898年,史凯威的人口一下子达到8000人左右,最多时有两万多人,成为当时阿拉斯加第一大城市。

一、艰险而疯狂的淘金路          淘金者公园里的简介和塑像,介绍了怀特通路和淘金者。IMG_0607.JPG

IMG_0606.JPG

IMG_0608.JPG

 

 当年,每天有两千多人从这里中转。他们翻山越岭,穿越峡谷,行走近百多英里,到达峪康河边。每位淘金者携带着二千磅的行装和采金设备,在马和爱斯基摩狗的拉动下,艰难地行进。看着过去的照片,我能想象那时的情景。成千上万的淘金者带着笨重的行装,拥挤在峡谷里。一路上虽然风景如画,但山峦险峻,道路崎岖,还有熊的阻截。到了天寒地冻的时候,到处白雪皑皑,他们还得前行,对金子的渴望支撑着他们的每一步路。

  “淘金”,多么耀眼迷人。“淘金路”似乎就是发财路、幸福路、一夜暴富之路,这条路上充满着新奇、浪漫、梦想,吸引着无数勇敢的人。但实际的淘金路,是艰险、寒冷、饥饿、挣扎、孤寂,甚至死亡。有个资料显示,五分之四的淘金者都葬身于淘金路上,只有五分之一的淘金者能活着回来,淘金路实际上是条冒险之路、死亡之路。

二、摩尔船长的故事

 

   当时有个见多识广的船长威廉摩尔(WillianMoore),载着一船的淘金者在史凯威登岸,一看这情形,觉得机会来啦,干脆就地发财,还搞什么运输啊!

       于是摩尔船长就和自己的儿子在这里圈了160英亩的地,建码头、盖木屋,专门接待那些抱着发财梦而来的淘金者。

       也有一些畏于在山里长途跋涉的淘金者(当铁路未修建之前人们只能徒步),果断地放弃淘金梦,跟着摩尔爷俩学,在这里安营扎寨,给淘金大军搞后勤。于是这些人就成为史凯威最早的居民。

IMG_0597.JPG

 IMG_0603.JPG

IMG_0601.JPG

IMG_0598.JPG

IMG_0599.JPG

IMG_0600.JPG                      摩尔船长的老屋

IMG_0602.JPG

                          当年的史凯威

三、史凯威的今与昔

 

    克朗代克淘金热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1897-1898之间,史凯威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人口的大量涌入,三教九流各显神通。打架,斗殴、妓女、骗子、酒鬼充斥街道。但那年秋天,史凯威`也出现了第一座教堂和第一份报纸。100多年过去后,昔日的淘金小镇已辉煌不再,却成为人们探寻历史,怀旧索迹的旅游城市。

    1900年,当铁路建成时,淘金热随之衰退。人群离去,喧闹城市安静下来。史凯威只剩下几百人,火车站成了这里的中心。

   就算淘金热已早过,热闹程度也今非昔比,小城依然继续将淘金的历史发扬光大,在主要街道百老汇街(Broadway St.)上,红洋葱歌舞厅(Red Onion Saloon),北极兄弟会馆(Arctic Brotherhood Hall),史密斯夜总会(Jeff Smith’s Parlor),金北大旅社(the Golden North Hotel)……翻新后的老建筑、老字号一一展现当年的繁华。

       虽然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人去楼空,但一百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仍

3009248976113833664.jpg

96c9bf13tb87fd1a872cf&690.jpg

 

 

                      昔日的史凯威仿佛历历在目。

    

IMG_0610.JPG

                 四、黄金铁路

史凯威的另一景观,即黄金铁路,从史凯威到白马市的高山峡谷铁路,也称世界风景铁路。这条古老的窄轨铁路之所以被称为“黄金铁路”,不单因为它是输送淘金者的淘金之路,还因为它的工程总投入有一千万美元,共有3万5千人参与施工,使用炸药450吨。这在当年亦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被称为“黄金铁路”。

 铁路于1898年7月开始兴建,由英国人出资,美国程师设计,加拿大人修建。1900年7月完工。完工后淘金潮已经退去,铁路惨淡经营。1982年,金价暴跌,采矿没有利润,这条铁路在运营了80多年后关闭。1988年,铁路重新启用,成为夏天的旅路游专线。

      老式的火车站站台,黄绿相间的火车头,棕红两色的车厢,车厢内古董般的取暖炉,都透着淘金历史的痕迹,勾起人们怀旧的情愫。

IMG_0609.JPG

IMG_0931.JPG

IMG_0619.JPG

IMG_0628.JPG

IMG_0613.JPG

IMG_0629.JPG

IMG_0626.JPG                   从火车上看当年淘金者的登山小路

IMG_0623.JPG

IMG_0630.JPG

五、杰克.伦敦的淘金路和他小说中的淘金者

 ac6eddc451da81cbe90b4da15c66d016082431e9.webp.jpg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在他的读书梦濒于破灭时,阿拉斯加发现金矿的消息传来,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一八九七年三月杰克伦敦踏上了淘金之旅。

   他求得了一点支持,和三个同伴筹备了八千磅物资准备在克朗克过冬。他们在寒冬到来之前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了靠近北极的育空河,在那儿度过了冬天。

    在到育空河流域去的路上,伦敦的巧妙的驾船技术得到一次精彩的表演机会。他们自己砍伐木料,造了两艘船,沿育空河往下游航行。途中他们遇见了一段湍急凶险的河道,许多人都曾试图通过而失败,说那段河是无法穿越的天险,但是杰克伦敦却说他有把握通过。他果然和两个同伴驾了船在围观者的一片欢呼中安然度过了急流,再回来驾驶第二只船。这件事引起了许多进退两难的淘金人的注意,他们陆陆续续来请求杰克他们帮助把船只驶过急流。杰克伦敦向每只船索要二十五元报酬,他掌舵,和伙伴们一起把一艘又一艘散的木船驶过了险区。他们为此挣了三千元之多。他们原可以再赚五千的,但是已经没有时间了,他们还得在严冬到来之前赶到下游去。

    因营养不良,杰克伦敦患上白血病,后经千难万险从白令乘船返回美国。他运用这段淘金梦的非凡经历,创作了《野性的呼唤》、《热爱生命》、《荒野的体验》等《北方的故事》系列。这些作品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陌生又异常广阔的世界:那荒凉空旷又蕴藏宝藏的阿拉斯加,波涛汹涌岛屿星罗棋布的太平洋,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线,形形色色的鲜活人物,人与自然的严酷搏斗,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杰克·伦敦的创作,笔力刚劲,语言质朴,情节富于戏剧性。他常常将笔下人物置于极端严酷,生死攸关的环境之下,以此展露人性中最深刻、最真实的品格。杰克·伦敦赞美勇敢、坚毅和爱这些人类的高贵的品质,他笔下那“严酷的真实”常常使读者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

《热爱生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07年。  《热爱生命》通过讲述一个孤独的淘金者在荒原上陷入困境,最后克服困难,得以生存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  该小说的部分片段已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材(旧版)。  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在越过一条小河时扭伤了脚腕,他的伙伴——比尔无情地抛弃了他,他独自在荒原上寻找着出路。脚伤让他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更可怕的是难以忍受的饥饿。处于无奈,他将淘来的沙金平均分成两份,将其中的一份小心翼翼地藏好,带着另外的一份继续艰难地前行。令他喜出望外的是,他在途中发现了一只受伤的松鸡,他似乎看到了希望,忍着剧烈地脚痛拼命地去追赶那只松鸡,结果迷路了。此时的他消耗掉了相当多的体力,因而他选择把剩下的金沙又分成了两份,然而这一次他把其中的一份儿直接倒在了地上。没过多久,他就把所有的金沙全都扔掉了。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只生病的狼。他发现这只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身躯,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1609-1415937.html

上一篇: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三文鱼精神-------乘公主号邮轮游阿拉斯加(四)
下一篇:在阿拉斯加看冰川
收藏 IP: 221.219.107.*| 热度|

9 郑永军 杨卫东 黄安年 宁利中 王成玉 康建 胡泽春 刘秀梅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